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彭佩萱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7月下   作者:彭佩萱
[导读] 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教师也在不断探索适合幼儿成长的重要方法,以期能够及时优化教学的内容,为幼儿素质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江西省南昌市铁路第一幼儿园  彭佩萱  330077

摘要: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教师也在不断探索适合幼儿成长的重要方法,以期能够及时优化教学的内容,为幼儿素质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经过实践我们可以发现,结合区域活动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丰富教学的模式,并为幼儿素质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开展
        引言:我国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应该为幼儿提供自主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选择、计划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能够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幼儿区域活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尊重了幼儿的个性差异。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活动的方式,不仅可以玩耍,还可以学习,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不断练习、逐渐建构起自己的心智,并促进自身的发展。
        一、建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良好环境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的地方,幼儿需要在舒适宽松的环境中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学习和自我发现;教师在创设区域活动环境时要采取多种不同形式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区域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和直观感受。在建立区域活动时采取比较形象的环境表达方法来满足幼儿不同的活动体验。另外就是在幼儿园创建时重视幼儿心理环境的构建,在舒适感比较强的环境中能使幼儿集中精力的沉浸在活动中,良好的活动氛围更容易促进幼儿尽情的玩耍和学习。在幼儿园区域活动时要重视环境的舒适性和和谐性,使幼儿能尽情的发挥自身天性和同伴进行相互的配合,很有成就感的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更能灵活的对活动材料进行使用,如果完不成老师给的任务,幼儿也不容易形成心理负担,更有利于从活动中汲取经验和知识。
        二、活动材料投放要富于层次性
        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是指教师在往科学区投放材料前事先思考,将要投入的活动材料与幼儿要通过操作该活动材料预期达到的目标逐一对应。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教育规律,分解为若干能与幼儿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操作的层次,将区域活动材料“层次化”。因为在同年级、同班级之中,每个孩子之间有着认知水平与操作能力的差异,可以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提供不同层次的科学活动材料,才有可能确保每个幼儿都能获得应有的发展。因此,在孩子们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提示与引导,促使他们在选择活动材料、动手操作时可以依据本人的年龄层次与能力水平,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操作材料。换而言之,就是用自己熟悉的手法,自主探索,自我实践。实践表明,幼儿获取科学知识和经验的最佳渠道不是书本,不是教师,而是通过自主探索活动,通过对活动材料的具体操作、感知客观,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的探究过程中获得的。活动材料是探索的物质基础,是孩子们操作实践的根本。


教师在为小朋友们科学区域活动创设活动环境、提供活动空间的同时,一定要把投放科学活动材料放在诸因素的首要位置考虑。这对科学区域活动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投放科学活动材料时,还要注意具有材料的层次性。
        三、突出创新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教师应尊重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创新性与创造能力,帮助幼儿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实际上,教师可让孩子们自由操作投放到活动区域的材料,无须借助外界的力量。从幼儿的年龄特征可知,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应注意投放的方法,尤其是一些需要摆放材料较多的空间,但是又不能显得拥挤,否则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比如,在摆放“超市”货柜的物品时,若我们摆放得过于密集,孩子们就很难拿到,导致孩子们的自尊心受损,这也会扼杀孩子们玩的积极性,最终也就与我们设置这个区域的初衷相悖。又比如,当孩子们在收拾区角材料时,很多孩子会一头雾水,不知应该往哪儿放,这时教师应主动给其提供正确的方法,在摆放的地方做好标记,帮助幼儿识别,如此也能让幼儿形成责任感,提高其独立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
        四、注意区域活动的实效性
        区域活动的开展要体现其存在价值和教育意义,不能是单纯为了完成教育改革和教学任务的目标而进行的形式活动,完全体现不出其实效性。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一定要让幼儿充分参与进来,发挥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体验到活动的乐趣,提升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幼儿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创设有意义的活动,从而使活动不断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体现活动的教育意义和存在价值。例如,在进行阅读及相关训练的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幼儿平时阅读的情况以及阅读的兴趣来开展活动。有的幼儿比较喜欢图画书,有的幼儿倾向于童话故事,还有一些幼儿则更喜欢冒险类的书籍。因此,教师要结合幼儿的阅读情况,从阅读兴趣等方面来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在将幼儿的阅读兴趣逐渐培养起来之后,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给他推荐别的书籍,培养幼儿广泛阅读的兴趣。这种基于幼儿的兴趣不断开发幼儿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方法,不仅能够体现区域活动的价值,还能实现其教育意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教学中提高区域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幼儿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内容和幼儿的成长需求,主动探索适合幼儿成长的区域活动,从而让每一名幼儿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长处。此外,幼儿教师还有必要结合教学的效果进行分析反思,从而不断优化区域活动开展的效率,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助力。
参考文献
[1]李雪艳.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教学[J].天津教育,2020(33):187-188.
[2]张霜霜.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2020(30):107.
[3]吴雪萍.探讨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区域活动[J].课程教育研究,2020(23):1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