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差异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7月下   作者:许唐学
[导读] 差异教学法,常被应用于各类教学的实践操作中,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提高其数学水平。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职教中心   许唐学   246500

摘要:差异教学法,常被应用于各类教学的实践操作中,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提高其数学水平。首先,教师要对学生合理分层,然后巧设差异化教学情境,由浅入深,逐步展开,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需分配精力,都有收获,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材施教和辅导。最后,以差异化为指引,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形成性评价,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注重学生在层次之间的合理流动,提升学生的适度紧迫感,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学会引导和鼓励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做好自己的学习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数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 差异教学
        引言:基于高中数学的特点,开展差异式教学的优势主要在于拉近师生距离,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等。为进一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应本着科学性的原则,设计更具实效性的教学计划。
        一、学生分层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分层后,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但要注意,这个层次的划分不能只从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虑,还要考虑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比如,班级中有些学生的成绩相差不大,但性格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就应该综合考量,将其分散开来,使其能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也便于教师管理。如此,教师就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上,而不至于在维持课堂纪律方面花费较多时间。比如,教师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成绩较好、学习态度端正且学习主动性较强的学生;B层是班级中学习成绩中等,具有较强的进取心与上进心,但对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理解不足的学生;C层是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不正确且学习不主动的学生。
        二、巧设差异化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实施差异性教学首先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情况下仅根据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部分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在流水线式教学过程中也不会产生学习热情。因此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尤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差异教学。其次,在差异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发挥学生主人公的意识,让所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创造学习的氛围与环境,让学生自己通过自身努力,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差异性和主体性要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学生进步。差异下强调每个学生都是教学关注的主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自己的成果。教师在进行情境设置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前设置多个难度不同的课件,待正式开课后予以展示。各类学生均需依据所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成果展示,以此来检验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



        三、授课方法分层,针对性教学
        在差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的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授课方式。具体来说,在数学教学的时候,应着眼于B层学生,实施中速推进授课的方式,并在课后进行辅导,兼顾A、C两个层次的学生,努力为A层优等生、C层差等生创造条件,促使其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对A、C两个层次的学生进行辅导的时候,针对A层学生应采用少讲多练的原则,引导其独立学习,并在学习中,不断提升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针对C层学生来说,则要将要求放低,采用浅讲多练的形式,不断查漏补缺,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点;而针对B层的学生来说,则要采用精讲精练的方式,重视双基教学,不断提升其数学能力。
        四、以差异化教学为指引,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关注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因为这直接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结果,也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但确实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度。差异化教学更为关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首先,差异化教学不强求学习目标的达成而是注重学生的收获与发展,这正是在教师差异化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其次,差异化教学不仅仅是书面上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在实践过程中内含多种理论和方法的综合体现,它关注学生的差异,要挖掘学生的数学学习潜力。教师可将课堂表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注重在课堂中和平时的形成性评价,即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态度,努力程度等为其打分。此外,对于各类学生,教师在制定章节测试的过程中也应设置不同的考题。A类学生多以难度较大、计算量较大的考题为主。B、C类则以基础性较强的题目为主。在进行成绩排名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依据学生的类别进行排序。此外,教师还要不定时调整层次划分,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入更高的层级,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如此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努力。对于B、C类学生中的前5名,则为其提高一个层级,而对于A、B类学生的后5名,则为其降下一个层级。这样就能够保证各层级学生之间的流动性,提升学生的适度紧迫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差异化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促使了所有学生的发展,全面提升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数学实施差异教学更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水平,实现高效课堂的同时也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玲彦.基于提升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差异教学实践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牟伟胜.实施差异教学优化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J].成才之路,2020(07):130-131.
[3]杨国成.运用差异教学法优化高中数学策略[J].天津教育,2019(23):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