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路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7月下   作者:卓瑞 刘嘉汇
[导读]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国家和社会对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有更高的要求。

成都师范学院  卓瑞 刘嘉汇

摘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国家和社会对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有更高的要求。在之前的教育教学中,要求学生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重点培养学生提高应试水平,熟练掌握应试技巧,以达到理想的成绩标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创新,目前突破了原有的传统课堂教育理念壁垒,以学生本身的兴趣爱好为教学前提,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努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避免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本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改为基础,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教学路径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新课改、教学探索
        前言:初中作为学生身心发展和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因受到国内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这样的灌输学习方式使学生长期被动的接受知识,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不能深入理解知识,也不能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完全背离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初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综合发展。所以,在新课改的推行下,初中的思想政治教学要积极进行改革创新,教师要探索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模式,坚持学生以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一、情境模式的创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好一门学科的敲门砖[1]。一名学生,只有做热爱的事情时,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并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的完成。如果学生缺乏思想政治的教学兴趣,那么他就不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来参与学习。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采用创设情境模式的教学方法,能培养良好的课堂氛围。举个例子,教师在教学“认识自己”这一课中,讲课以自我介绍为导入,与同学们谈一谈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且通过哪些事情让大家对老师的这一特点印象深刻。教师在介绍完自己之后,让学生们也讲一讲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依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预测,学生会踊跃的举手发言,将自己平时的爱好,以及自己的性格通过一件或者两件事来进行描述,让同学们更加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我描述,适当进行分析,对于学生的优点给予一定的鼓励夸奖,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鼓舞。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出了今天的课题--认识自己。同时,也让学生在自我审视的过程中,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了新的认识,明确了自己是一名什么样的人以及将来要做一名什么样的人。教师通过这种让学生自我体会的情境带入,加上课堂上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客观的看待自己的缺点,学习别人的优点。
        二、运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就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旧的思想观念,探索出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2]。


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深入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在教学“让家更美好”一课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家有一定的认识,如提问:“同学们,你认为你的家里面一般都是谁说了算呀?”这时同学都会积极踊跃的举手发言,说一说自己家里面的情况。然后教师又问:“那你们在家里面是什么样的地位呢?”学生们又开始进行发言。由此,教师引出我们要创建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然后教师提出问题:“怎样创建和谐的家庭呢?有哪些途径和方法?”带着这样的问题,再结合课本内容,教师将学生分成讨论小组,每位同学都在各自的小组内进行讨论、分析,讨论结束后,由每组派出代表进行总结发言。教师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对课本内容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并且将课本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概述。教师在讲解这一课时。在教师教学传统家庭和现代家庭后,可以就二者之间的差异问题让学生再次进行小组讨论。运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本身就是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感受到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为创建更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埋下了伏笔。
        三、多媒体式教学,发展学生的情感认知
        伴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成熟稳定,教育也被信息化改革所影响、推动[3]。有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科技走进校园,并在校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课本的内容更加生动、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要充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将信息技术成果融入到教学中。如教师在教学“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一课时,可以通过PPT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出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数据,或采用视频动画的方式展现从古至今我国平均寿命的动态变化,让学生明白生命是短暂的、是宝贵的,是所有的人都无法抗拒自然发展的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然后画面切换,播放黄继光、董存瑞的英勇事迹,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然后再播放一段司机宋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将车稳稳的停好,守护了车上数十名乘客的生命。通过这些视频的播放,让学生感动的同时,也明白: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可以做出无限有意义的事情,并且将这种生命的品格延续下去。学生通过这种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深刻的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感悟生命的同时,又思考着怎样有意义的生活,不浪费生命的一分一秒,并且珍惜亲人、朋友,感恩每一位帮助自己的人。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了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论:综上所述,学生在初中的这一段学习中,对未来的人生道德观念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在这一阶段中,要通过教师要进行正确引导,为学生明确了人生的方向,争做新时代的建设者和社会主义的优秀接班人。目前初中的教育模式还有着许多不足之处,因此,教师要努力地改进教学思维,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教师要本着教育改革的新原则、新思想,突破传统教育的壁垒,开创更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田天.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分析[J].智力,2021(07):37-38.
[2]许可.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J].新智慧,2021(03):41-42.
[3]李敏锋.素质教育背景下情感教学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26):132-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