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欣赏课教法的创意探索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7月下   作者:许强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经历新课程标准改革后,我国也逐渐重视起了初中生的艺术教育。与此同时,我国美术教育现代化与美术课程改革实验也随着当前美术课程改革实验的进展得到了空前发展的契机。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平南初中  许强  741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经历新课程标准改革后,我国也逐渐重视起了初中生的艺术教育。与此同时,我国美术教育现代化与美术课程改革实验也随着当前美术课程改革实验的进展得到了空前发展的契机。总的来说,美术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对初中生而言,美术则是一项易上手的艺术技能,于是这便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具有创意性的初中美术欣赏课教法,以期为初中生奠定一定程度的美术基础。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创意探索
        引言:美术教育是初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对学生起到劳逸结合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恰当的美术学习还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其全面的发展,而初中美术欣赏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同时也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的夯实的基础。
        一、美术欣赏课对初中生的重要性
        1.1美术欣赏课可以改善初中生学习的紧张氛围
        初中不同于小学的学习方法,学生需要调整好心态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而轻松愉悦的美术学习则可以较大程度的调节学生的心态,帮助其更好的学习。而良好的美术欣赏课可以帮助学生缓冲学习的进行气氛,帮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过后调整好心态,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新的学习,这一研究可以引导学生转换情绪,从而可以改善初中生学习的紧张氛围。
        1.2美术欣赏课可以丰富初中生的精神世界
        从古至今,有无数的相关学者都在倡导者美育,由此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一课程可以助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现如今,大部分家长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美术的培养,这一做法往往会导致学生发展不平衡。于是我们应积极探索创意化的初中美术欣赏课教法,以期在美育中培养孩子的道德修养和审美观,从而丰富他们的文化内涵以及精神世界。
        二、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难点
        2.1过重的课业负担挤占美术欣赏课的时间
        我国初中生经常会因为中考所带来的压力导致课业负担十分沉重,这也严重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进度。而过重的课业负担也严重挤占了美术欣赏课的时间,从而严重影响了美术教育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无法将对课业学习的精力和注意力高效率的转换到美术欣赏课中,过重的课业负担已远远超过了他们应有的精神压力,导致部分学生逐渐产生厌学、弃学的心理。这一心理的形成不仅影响了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效率,更降低了学生对初中学习的兴趣。
        2.2教材知识让学生难以下咽
        从客观角度来看,我国初中的美术教材更注重专业性知识的完善情况,与其他人文学科的互通性不足,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够,同时也与时代发展联系较差。


这样观念老套陈旧缺乏时代气息的教材对艺术在当代社会生活的的影响没有足够的关注,从而对学生审美意识的教育相对薄弱,很容易让学生对美术欣赏课产生厌倦心理。这样教材的也往往会由于对一些作品的欣赏措辞过于主观,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拓展空间,导致学生对初中美术欣赏课的知识难以下咽,最终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初中美术欣赏课创意教法的具体措施
        3.1问答型“引导、发现式”
        这是一种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可以充分发展学生视觉感受以及形象识别的能力。其不仅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还强调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例如在学习《纺织女》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询问学生一些需要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从而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引导学生认真收集了画中的知识,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想象能力,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回答教师问题的过程中强化了其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2讨论型“创境、领悟式”
        这一创意教法强化了初中美术欣赏课堂的赏悦性,其充分展示了教师创意造境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总结,帮助学生领悟所欣赏对象的深层含义,从而充分体现学生主观的欣赏能力。但要想较大成效的帮助学生领悟,教师就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创设正确的审美情境;②共鸣和理解。
        例如在欣赏《在激流中前进》时,教师可以播放乐曲《黄河船夫曲》引导学生融入到某种情境之中,从而帮助学生产生一定的审美意境。又例如在欣赏油画《粮食》时,教师可以给学生看农民在田间劳动的场景,然后再结合苏联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领悟绘画背景。
        3.3自由型“指导、自学式”
        而这个初中美术欣赏课程有着更高的要求,其需要学生随着知识层面的扩大学会自主的欣赏美术作品。而教师应尊重、保护学生的见解,并还要鼓励其以创新精神从多角度理解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开发学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初中美术课堂教育的主要目的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从而提高其艺术品味。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人们也对初中美术欣赏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便要求我们要具有创意的进行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这一研究不仅可以激励学生研究美、探索美,为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奠定坚实的基础,其还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谢宗恩.中学美术欣赏课的几种教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6,(21):76.
[2] 戴志明.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