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高考下艺体类班级管理现状及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7月下   作者:贺静
[导读] 中国传统中学教育过程中,各类学校依据各项标准和条件进行教学分层的情况很是普遍,但自新高考实施以来,传统的高中教学分层即简单直接的分班教学流弊甚多。

重庆朝阳中学      贺静      400700

摘要:中国传统中学教育过程中,各类学校依据各项标准和条件进行教学分层的情况很是普遍,但自新高考实施以来,传统的高中教学分层即简单直接的分班教学流弊甚多。特别是教学分层管理中由于文化成绩不突出但却有艺术和体育特长的学生通常会被划分到同一个班级进行专门的教学管理,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艺体类班级的管理却是当代教师十分头疼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分层、个性化、班级管理、个体差异、职业规划
        艺体类班级的管理不畅通常是因为新高考下学生突出的个性与教师陈旧的管理模式之间冲突日盛。当代中学生除了文化成绩升学以外多了很多选择,各类艺术和体育项目能够满足文化课程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升学需求。现今对于人才的需求多样化,艺体不再是文化成绩相对较差学生的被迫选择,而变成了学生兴趣爱好驱使下发挥特长进行升学的有效途径。但这些也导致艺体类班级的文化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如何进行专业的教学和有效的班级管理,应是当代教师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去探寻的问题。
        一、分层教学的流弊
        中国历史传统告诉我们要“有教无类”,现今科教发达,全民素质普遍提高,学习是每个公民所必需。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基本构建已经完成,高中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更成熟的心理和更明确的人生方向,所以面对学生的多样性以及差异性,高中在“人文教学”“有教无类”的前提下,通常会因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分层教学,以便更好地做到教育的规范化和专业化管理。艺体类班级的出现符合现今教育改革中对于教学专业和特长化的基本诉求,但简单的教学班级分层却无法满足当代教育改革的现状。
        学校的管理使得分层教学不可避免。一般的全日制高中对于学生的管理普遍也是利用教学分层,但这种教学分层划分的普遍依据是学生的文化成绩,高考是需要学生应试,所以文化成绩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单一以文化成绩的划分,不顾学生的兴趣特长,虽然便利了教学管理,但也确实流弊甚多。新高考改革下,重庆实行“3+1+2”的选科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必修和选修的科目,这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性,也给了艺体类学生相匹配和适应的学习选科模式,艺体类班级相应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权。
        分层教学也是对学生个性化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它要求班级教学分层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以及知识传授也需要分层。这类教学分层的要求较高,考验教师的职业技能和素养,更需要师生在教学中较高的契合度。传统的教学分层模式下艺体类班集体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分层都略显粗糙,没有专业化的考虑和指导,学校普遍的会用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去处理艺体类班级当中的问题,但是对于学生专业领域,这样的教学分层却无法突出学生的个性差异。这无疑为后续班级管理和教学的顺利进行埋下隐患。
        二、班级教学的困境
        除了传统分层教学的流弊,艺体类班级的管理现状也是举步维艰,首先是班级内部分化明显。学生学习生活和日常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都明显的两极分化。从个性而言,艺体类学生普遍性格鲜明,各有特色。体育类学生好动积极,艺术类学生喜静内敛,这种差异和冲突导致分化明显,甚至在班级中容易形成分化的小团体从而导致班级风气败坏;从家庭环境而言,艺体类班级的家庭环境经济实力相对较为均衡以便维持学生高昂的训练和培训费用,但成长的环境却各不相同,有的家庭教育相对严苛学生各项行为就能适应学校规范,而有的家庭教育相对忽视就导致学生在校无法规范自身行为,从而导致行为习惯的分化也非常明显;从学习而言,艺体类学生对于文化成绩要求视各个大学的要求而定,但普遍会比只参加高考的同学分数要低,所以对于艺体类班级而言,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成绩也是分化严重。这种班级层次分化和班级内部各个方面的差异是现今新高考下对于艺体类班级管理的困境之一。
        其次,艺体类班级中风气冲突日盛。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非常明显,所以班级内部管理过程中的方式必须符合其特征,不然会导致不可调和的矛盾。现今艺体类班级管理中明显的现象是班级风气的冲突明显,这种班级风气的冲突并没有到违背中学生守则和学校管理秩序的程度,但却是与其他文化类型的班级风气大不相同。由于侧重点的不同,艺体学生对于文化成绩的重视程度不够,抑或是学生无法合理的分配时间去平衡艺体与文化学习,导致这类学生在学校中成为一种不同于其他学生的存在。当然,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会有一些规定进行粗略地管理,但这并不足以解决艺体类班级的管理困境,更多的还是需要老师在实践中去逐步建立相应的班级管理秩序。
        另外,新高考改革使得艺体类班级的学生差异更大。


由于选科组合较多,教学分层过程中再组成的艺体类班级情况更加复杂,它不同于传统文理科下的简单分层,而是各个选科组合下的重新组建,这样的艺体类班级可能就是不再全部是艺体生,而是各种选科组合中留下的艺体和普通高考学生的结合,这对于教师的教学和班级管理更加困难。分散的艺体学生、班级内部的分化以及各类学生的差异,都让选科组合下的艺体类班级举步维艰。
        三、管理策略初探
        面对现今教育改革的形势,分层教学的种种流弊以及艺体类班级管理的现状,如何在实践中去探寻解决方法才是迫切的问题。
        首先,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是艺体类班级管理的前提。教师无法改变学生的个性,那便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不同,将学生之间的差异视为一种班级特色。允许鲜明个性的存在,在不影响整体的班级管理秩序前提下,让学生去充分展现和发挥自身特长。例如日常的班会、文艺晚会、家长会等都可以让艺术生去展现自己,当然运动会就是体育生的舞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应充分引导艺体类学生与其他普高学生进行交流,甚至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去增进情感联系,这样既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又可以磨合学生之间的个性,适当减少因为学生个性差异而引起的冲突。班级管理中少一些强制性的改变,多一点包容性的尊重才是艺体类班级的相处之道。
        其次,艺体类班集体应该建立系统的班级管理体系。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明显导致的一列问题,使得班级管理体系应该适时发生变化,艺体学生需要更细致的管理。学校对于艺体生的管理相对而言只是一些大致的行为规范,例如艺体时间的分配、艺体学习之间的安全问题以及减少对于班级整体教学的影响等,这样的管理很容易造成艺体生整体的松散更多是班级管理的不便。所以教师应该从班级实际出发制定更加系统的管理条例,除了基本的行为规范外,更应该包含艺体生的种类、离开班集体的行为守则,艺体培训时应遵守的条例以及回归班集体后的变化适应等,这些都需要细致的规划,当然实践中教师可以适当放手让艺体学生自主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因为相应的管理系统越细致就越能体现学校和班级对于艺体生的重视和保护。所以让他们细致的去思考和制定应遵守的相应条例,既体现了班级管理的民主,又能够让学生感受相应的关心和温暖。当然艺体生制定出的条例教师也应该进行审核和深化,让其与班级的管理体制融为一体。新高考下的艺体类班级由于选科组合的限制除了艺体生以外也掺杂着其他普通高考学生,在系统的管理体制中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才是制定细致班级管理体制的目的。
        另外,注重学生的兴趣与品德培养也是艺体类班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由于学生对于文化成绩的重视和学习兴趣相对较弱,那么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扬长避短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特长兴趣和品德素养的培养。激发学生兴趣,让其发挥自身特长找准在班级中的合理定位从而建立对班级的认同和依赖感。对于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可以进行合理的引导,适当将教学或管理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结合,减少学生对于事物的排斥心理,进而一步步培养兴趣。当然,除兴趣的培养以外,学生的品德素养在艺体类班级中尤为重要,由于学生行为的自制能力较差,学生的品德素养相较于其他类班级略有不同。所以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学生的品格塑造和素养的提升。例如日常班会课、社会实践以及各项活动中都可以渗透相应的德育品格教育,让学生从实践中去体会,从体会中去反思,从反思中去自我认知。了解自身行为规范的不足,从而通过反复训练去纠正进而提升内在修养。当然也可以开展故事分享、诗歌朗诵、艺术欣赏以及集体运动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对学生品行和道德教育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融于日常学校生活。
        当然,艺体类班级管理中更应该做好学生的职业规划。由于新高考的改革,选科组合的变化,不得不将学生对于未来的规划提前提上日程。教师在管理艺体类班级时,除了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应该在根据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指导。当然也可以借助家长的配合和许多现代软件,在尊重学生兴趣特长的前提下,让学生树立学习艺体的目标以及即将面对的道路选择,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对于学生是非常有益的,给予学生学习上的动力,改变在校除了艺体培训就虚晃度日的思想观念,明白艺体类学生的职业选择以及所面临的迫切压力,除了专业领域的要求以外更需要文化成绩的辅助才能达成自己的职业规划,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班级中有清晰明确的目标定位,既方便教师的引导和管理,更能够提升学生自我认识和规划的能力。
        总之,现今新高考改革下艺体类班级的管理现状,教师也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寻相应的缓解办法,应时而变,顺势而为,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明确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让学生做班级中管理者和规划者,去管理和规划自身的学业和专业,同时学会管理班级活动以及与其他同学的相处。教师适时从旁引导,及时给予建议或方法,提升班级中师生契合度,构建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对于学生清晰地职业规划让其更加明确人生方向,培养对于班级的认同和归属感,在艺体生自主的班级管理中,做自己的成长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2014.
[2]   吴明隆.班级经营与教学新趋势[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尼尔著.王克难译.夏山学校[M].海南出版公司.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