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提琴的演奏方法对音色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7月下   作者:肖铭
[导读] 本文主要探究低音提琴的演奏方式对音色影响。

珠影乐团 广东广州     肖铭    511442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低音提琴的演奏方式对音色影响。研究过程中,以低音提琴自身特点的影响为切入点,分析琴弓、定弦、琴弦材质均会影响音色,以此为基础,从右手演奏和左手演奏出发,提出演奏方法的音色影响,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低音提琴;演奏方法;音色影响
        前言:音乐作为声音的艺术,音乐作品以独特声音表达感情、描绘形象。因此,无论何种音乐作品,均追求以特定语言表达情感和反映生活,以好的音色随时应和音乐家的内心呼唤。音色作为声音基本要素,也是表达音乐作品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同样音乐作品、一把乐器,不同演奏者手中却会产生不同演奏效果,低音提琴也是如此,需加强研究演奏方法对音色影响。
        一、低音提琴自身特点
        音乐艺术中音色作为重要因素,低音提起声音低沉、体积庞大,自身特点也会影响音色[1]。低音提琴自身特点对音色影响,属于乐器客观因素,从物理层面分析影响低音提琴音色情况,可从以下方面出发:
        一是琴弓。琴弓由马尾螺丝、弓毛金属箍、弓毛、金属线圈、马尾库、弓杆构成。弓毛多以马尾经过漂洗去杂制作,可分为黑色与白色两种,其质地影响音色,通常白色弓毛音色细腻纯净,黑色则粗犷有力;弓杆用料也有所影响,通常使用蛇纹木和苏木,前者密度大柔韧性差,发音较更有张力。后者木质较为柔韧音色温暖柔和在音色控制上更易于更多变化。
        二是定弦。低音提琴定弦分为乐队定弦与独奏定弦。管弦乐队常用4根弦低音提琴(EADG),之后出现了五弦低音提起或延长指板,延伸了乐器的最低音域,丰满低音音响,可更好表现戏剧冲突,对于描绘恐惧、不安情绪效果良好。如《德意志安魂曲》中,结尾乐谱将低音提琴E变为D,获得良好效果。
        三是琴弦。低音提琴琴弦分为乐队弦与独奏弦,前者使用张力大、触感硬、饱满结实的弦,用于交响乐队中,后者则应用张力小、手感软、直径细的弦,穿透力强、音色明亮柔美,通过对定弦的改变(AEB#F)用于独奏。并且,琴弦材质也十分重要,音色暗淡,易受湿度、温度影响,手感较硬,在钢弦出现后,改善了音色音质,音色集中浓密、明亮,还有人工合成材料,音色复杂,重低音饱满浑厚,高音明亮集中。
        二、低音提琴右手演奏方法影响
        1.持弓方式
        低音提琴弓可分为小弓、大弓,根据国家地区划分,可分为法式、德式(包含两种)。其中德国式分为西曼德尔式与德拉戈耐蒂式,前者以手掌包裹马尾箱,手心牢固贴合马尾箱,弓杆螺丝柄位于虎口,手型为握铅笔姿势,符合人体肌肉状态,可传递肩背与自然重量,声音有力结实、富有激情。后者右拇指上半部分在弓杆上,手掌掌面与马尾库贴合,小指关节处于马尾箱金属箍平面,具有固定支撑作用,手为自然弯曲;法式弓持弓是指拇指指肚内侧处于马尾箱下面,拇指与中指相对,其他手指自然弯曲。法式弓在演奏上音色较更柔美细腻、音质纯净,但前者音量稍小,较为灵活。
        2.弓速、弓压、触弦点
        右手运弓中弓速、弓压及触弦点作为重要技术。触弦点靠近琴码,则音色刺耳响亮,靠近指板音色暗淡柔和;弓压不同也会有不同声音色彩,小弓压音色虚弱暗淡,强弓压音色明亮丰满;弓速较慢导致声音难以共鸣,穿透性不足。改变任意一点,均会影响音色变化。通常,触弦点靠近琴码,阻力较大,需使用大力压制,影响了弓速,适用于长弓缓慢演奏,相反,弓弦阻力较小,运弓较为灵活。表达辉煌饱满的音色,可采取适当弓压与平稳弓速,表达情感充沛,激扬高亢乐句,需将触弦点靠近琴码[2]。如,《轻骑兵》乐曲选择洪亮结实的音色,体现不凡气势,弓子需稍靠近琴码,予以弓压,保持运弓平稳,发出集中明亮音色(见图1)。

            
        3.弓法
        分弓也称为平弓,上下弓交替演奏,弓子平稳,穿透力强、发音清晰,可保持充足速度与力度,其表现力强,不仅可演奏浑厚饱满的乐句,也能演奏轻快、柔美的音乐。运弓长度不同,可分为小分弓、中分弓与大分弓,小分弓演奏于弓中部、尖部,适用于力度弱、节奏快的乐句;中分弓演奏于弓子中间,能够演奏任意速度与强弱乐句,音色均匀清晰;大分弓为全弓演奏,节奏快演奏中,音色粗狂生硬,节奏慢演奏中音色饱满柔和。如,《第五交响曲》在第三乐章中,由于乐曲速度快,需演奏出饱满、清晰地音色,选择中下弓演奏较为恰当,能够发出弹性强、颗粒性声音(见图2)。
                
        三、低音提琴左手演奏方法影响
        1.揉弦
        低音提琴中揉弦作为重要技巧,可提高音乐表现力,美化音色,只有掌握正确方法,方能演奏符合需求的声音。揉弦主要是以按弦手指为中心,小臂摇晃,大臂带动小臂运动,除了按弦手指外,手指、手掌放松,保持手肘、小臂、手腕为同一平面[3]。揉弦存在表情性质,需结合音乐性格变化,可柔美、悲伤、激昂、热烈。如,《#f小调协奏曲》第一乐章中,曲子情绪饱满积极,开头每个长音均需揉弦,以快速积极的揉弦动作方能奠定情绪基调。而《g小调奏鸣曲》第一章则为哀伤、安静的性格,缓慢揉弦频率,幅度小,以体现动听、柔美的音色(见图3)。
          

         2.触弦压力
        落指与抬指要求触弦中抬起按弦手指,以获得势能后迅速按下,如同敲击指板,类似弹钢琴手指触及琴键,按下立马放松手指,准备下一个动作。低音提琴琴弦张力较大,演奏中手指易疲劳,需选择适当休息和放松手指的方式,掌握落指也断抬指,发出弹性、清晰的声音。如《#f小调协奏曲》第一乐章,无一例外均采取连弓技法,乐句出现变化音与半音阶,需注意落指和抬指动作,使音色更富有弹性和干净。
        总结:综上所述,低音提琴作为提琴家族的巨人,音域宽广、体型庞大,演奏技巧多样复杂,无论是在乐队还是独奏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艺术表现力较强。而不同演奏方法会影响低音提琴的音色,需结合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述,采取相应演奏方法,从而提高演奏技巧。
参考文献:
[1]杨智皓.低音提琴教学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文艺家,2020(01):217.
[2]郭一惠.低音提琴的演奏方法对音色的影响探究[J].参花(上),2021(04):75-76.
[3]陈翰叡.低音提琴演奏技法在三首当代作品中的探索和运用[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0(01):122-133+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