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田野调查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7月下   作者:胡永春
[导读] 田野调查是很多研究者都要遇到的工作,那么,田野调查的意义在哪里?田野调查要使用什么样的方法?田野调查要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平时我们在田野调查中主要是把握什么问题,等等。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文化馆   胡永春

摘要:田野调查是很多研究者都要遇到的工作,那么,田野调查的意义在哪里?田野调查要使用什么样的方法?田野调查要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平时我们在田野调查中主要是把握什么问题,等等。文章对田野调查进行一些思考。     
关键词:田野调查;方法;思考
        一、田野调查概述
        “田野调查”指所有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也称"田野研究",它被公认为是人类学学科的基本方法论,也是最早的人类学方法论。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一个有一个严格定义的空间和时间的范围内,体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境界,通过记录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展示不同文化如何满足人的普遍的基本需求、社会如何构成。这便是田野调查,也是成为一个人类学家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田野调查涉猎的范畴和领域相当广,举凡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行为学、人类学、文学、哲学、艺术、民俗等,都可透过田野资料的收集和记录,架构出新的研究体系和理论基础。
        二、田野調查的方法
        田野调查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留白。我们要关注对话中出现的姿势、沉默和断点,为非语言的声音和说不清的空白留出位置。同时,也要把偏离理论的事实纳入研究,因为生活本就充满了各种变故。
        二是经验性。我们对调查对象有同情和共鸣,才能理解他们的体验和感受。这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感受力和洞察力,是一种基于“内省”的认识方法。同时,不要一开始就去质疑,不要用科学的逻辑统摄生活的逻辑。世界恰恰是“和而不同”,才让我们学会尊重,这种“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才能实现“天下大同”。
        三是总体性。我们要对研究问题的完整格局有所关怀,理解所有构成社会的因素都是相互关联的。因此,我们既要看到结构和过程,也要看到人心和变化的枢纽。
        四是理论性。我们要阅读经典文本与核心文献,找到重要问题的真正源头及其演变,在“察其渊源,观其流变”中培养田野调查的想象力和预拟问题的禀赋。同时,不要认为文本中提到的事物在现实中能找到相同的对应物。
        三、对田野调查的几点思考
        (一)尊重民风民俗是田野调查的基本素养
        民族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活化石,是一个民族的有机载体,民族文化稀薄的民族显得没有生机活力,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挽救一个民族文化的重中之重。无论我们以怎样的工作性质进入民间都首先必须尊重民族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我们可以不信,但不可以不敬。其实无论是专家还是学者在进入田野的时候,我们只是一个外来者,是过来吸收民族民间文化养分的外来者而已,我们总不能高高在上、理直气壮的形象出现在人民的面前。民族文化是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结晶,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


不管我们是专家还是学者,其实我们什么都不是,我们只是客人而已,我们必须要尊重各民族的民俗和宗教信仰,我们可以不信但不可以不敬,千万不能把当地原有的东西给破坏掉。
        (二)客观无私是田野调查人员的基本理念
        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或文化精品可以塑造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时代背景、生活状况、文化素养等人文地理和文化状况的形象。这就关系到我们进入田野调查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进入田野,我们坚决不能以偷盗和主观指导的想法进入田野,要知道这里的一切早已属于人民,我们只是客人而已,没有任何权力把这里的一切因为我们的主观理念或私心而改掉,也没有权力把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结晶变为自己的化石,若是这样我们岂不是成为偷盗了吗?民族民间文化是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自然或不自然形成的民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将其延续。文化是多元化的,我们不能带有任何的主观理念和私心,把民族民间原有的传统东西给替代和破坏掉,否则将会变成文化的历史罪人。
        (三)客观真实性是田野调查的意义所在
        在田野调查中,我们不能带着主观意识和结论进行调查,要把问题的真正根源找出来,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除迫不得已尽量不要问卷试提问,问卷试提问可以在结论已经搞清楚,需要进一步确认答案时偶尔用一下。调查中,不能带着自己的主观理念和结论进行提问,并且做到调查范围要广而全面,不能加入一点主观的思想和结论,不能加入半点个人情感和恩怨,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调查结果一定要充分反映出调查对象的客观真实性,失去了客观真实性的调查结果将毫无意义,没有任何价值。
        (四)讲究调查方法是田野调查的核心所在
        1、团队合作是田野调查的重中之重
        既分工又合作是田野调查中调查人员必须做到的基本点。在进入田野调查中,所有调查人员都非常的重要,每个角色都缺一不可,一个调查组就是一个团队,这关系到调查人员之间的互相配合问题,调查人员之间既分工又合作,每个调查人员都必须坚守岗位,不能带有任何的个人情感,要知道合作,目的只有一个共同把工作做好。再专业的能人也不可能把调查的全部岗位职责由一个人孤立完成,因为调查中最基本的岗位有4个组,并且工作时间必须同步进行才能全面记录调查过程,一是文字组(访谈员和文字记录员,一般2人),二是摄像组(双机位或多机位,一般2人或2人以上),三是录音组(一般1人或2人),四是摄影组(一般1至2人)。
        2、多元化的调查方法是捕获客观真实全面的方法
        田野调查的方法是田野调查是否成功的关键,我们总不能以调查而调查,不能以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不能把调查当作单一的一项进入田野的理由,调查只是进入田野的总体方法和手段,但最终目标是得到最真实的数据。既然文化是多元化的,调查方法也肯定是多样化的。
        结语
        田野调查是进入实地获取某种最真实数据资料的一种形式,我们不得有一点主观理念和私心进行田野调查,不能把原有的东西给破坏掉。调查中我们必须以尊重民俗民风尊重真实为根基,把民族民间原有的东西原模原样地保存就是田野调查最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荣梅.省非遗中心非遗书籍[N]. 云南省非遗中心2019(8).
[2]文山州广南县.在文山州广南县进行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培训[j].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研究会,2016(5).
[3]周飞舟.从“志在富民”到“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晚年的思想转向[J].社会,20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