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7月下   作者:李克能
[导读] 地方文献是指具有一定的地方特征的区域性文献,它对这个区域内的人文风俗、自然环境、发展情况都有一个详细的记载,对区域未来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图书馆   李克能

摘 要:地方文献是指具有一定的地方特征的区域性文献,它对这个区域内的人文风俗、自然环境、发展情况都有一个详细的记载,对区域未来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为此,县级图书馆应把地方文献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予以关注。本文首先阐述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重要性,然后分析地方文献建设面临的困境,进而对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提出一些建议,旨在推动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
        一、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地方文献建设是县级公共图书馆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表现。自我国确定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各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建设也愈发关注挖掘自身的地方潜力,同时构成自己的地方特色。县级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建设,是构成县域地方文化特色的关键手段。
        其次,地方文献是地区历史与文化等的记录与反映。地方文献涵盖面广,从宏观的方面而言,从古到今,几千年所有本地区资料和记载均涵盖在里面。从微观的方面而言,本地区经济政治与自然军事等所有自然的与人文的内容也统统涵盖于此。所以,县级图书馆建设地方文献资源,除去能实时反映本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情况外,文献收藏的多少、全面与否,还能反映出地方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高低,以及能否满足特殊读者研究本地区经济与文化的需求。
        再次,为本地修志工作提供很多史料。地方文献是本地文化经济的资料,是本地历史与各类地方专业史的基础史料。地方文献建设得好,可为本地修志工作提供很多史料,给政府机关研究与拟定方针政策提供有效的数据与资料,给科学探索提供重要依据。
        二、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宣传力度不够
        不少县级图书馆在开展地方文献收集工作方面,并未对宣传工作引起重视,导致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地方文献征集所具有的作用认知停留在表面,相关人员在开展收集工作时遇到的阻力不小。另外,不重视宣传工作带来的影响,还体现在难以吸引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等方面,同样导致了文献征集难度加大的情况发生。
       (二)建设经费不足
        和别的文献相比,地方文献读者群少,阅读量不高。在文献购置经费分配比例上,大部分县级图书馆把购置资金倾斜于大众阅读的一般性图书,投入地方文献的购置资金很少,因而导致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出现经费不足的局面。
        (三)征集手段较为落后
        多数县级图书馆在征集地方文献时,仍旧沿用传统的手工征集手段,计算机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作用也只局限于对地方文献进行编辑、记录等方面,不仅文献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人们对所需文献进行查询和阅读的步骤也相对繁琐。另外,多数县级图书馆尚未建立起符合自身情况的信息共享系统,上述情况的存在,不仅导致文献征集手段单一,针对所征集文件开展的整理工作也难以顺利进行。
        (四)缺少复合型人才
        缺少复合型人才是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一大问题。


当前,不少县级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偏向老龄化,大多数县级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图书馆内缺乏掌握图书馆服务管理知识与互联网技术这两者的复合型人才,致使县级图书馆不能有效利用网络环境来进行地方文献的建设。
        三、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之我见
        (一)加大宣传力度
        要想顺利开展地方文献建设,县级图书馆应制定与之相关的宣传、管理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其在普通大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公信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针对地方文献所开展征集、管理工作的效果。当下,以互联网宣传为代表的新型宣传形式效果明显,县级图书馆应当将新媒体作为主要传播载体,向人们展示图书馆对地方文献进行管理的目的,使人们明确县级图书馆的价值,以争取社会对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大力支持。
        (二)积极争取资金
        县级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收集工作,资金必不可少。要想解决资金问题,关键是需要县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此,县级图书馆应想方设法争取县级政府将地方文献收集资金列为财政预算,切实为地方文献建设工作提供所需的资金。同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以双赢的方式争取企业和社会团体的慷慨解囊。
        (三)将地方出版物征集购买作为地方文献建设的核心
        县级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建设,需要通过以地方内容出版物征集购置作为关键点,明确对内容牵涉地方的有关文献进行全方面收集的基本原则,只要内容牵扯到本地域,不管是何种文献载体形式,均需要兼收并蓄,进行全面征集与收藏。同时,积极争取县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出台地方文献呈缴本制度,让本地文献产出部门不定期向县级图书馆呈缴出版物。呈缴本制度的实施能够在制度上确保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来源,此乃政府采取宏观手段,调控本地文献出版编制部门协助图书馆展开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关键措施。
        (四)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
        互联网时代,要想搞好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建设工作,必须提高县级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意识,这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必然结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县级图书馆都以纸质作为记录地方文献的主要载体,这样做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针对地方文献展开的管理工作的效率也难以得到保证。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上述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就是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开展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不仅可充分发挥地方文献的价值与作用,还能推动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结语
        地方文献不仅是县级图书馆所特有的馆藏资源,更是对县域文化加以呈现的主要载体。县级图书馆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已经发展成其馆藏特色构建中的关键一环。当前,县级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建设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各地县级图书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依据公共图书馆法律要求,拟定出适于县级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收集规划,切实搞好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以促使地方文献变成县级图书馆的特色服务。
参考文献:
[1] 施劲锵. 关于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模式的思考[j]. 传媒论坛,2020,3(18).
[2] 赵春玲. 谈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管理及资源建设与利用[j]. 中国民族博览,2019(08).
[3] 王明霞. 网络环境下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3(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