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洋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上   作者:龙威
[导读]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是国家长期发展战略。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要求,海洋环境保护职责划入生态环境部,强化了陆海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的统筹协调。随着国内核电项目进入新一轮快速建设期,沿海核电对海洋辐射环境安全的压力与日俱增,周边国家核设施存在的潜在风险同样不容忽视,都对我国海洋辐射环境监测和应急保障能力提出了更大挑战。

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龙威   536000

摘要: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是国家长期发展战略。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要求,海洋环境保护职责划入生态环境部,强化了陆海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的统筹协调。随着国内核电项目进入新一轮快速建设期,沿海核电对海洋辐射环境安全的压力与日俱增,周边国家核设施存在的潜在风险同样不容忽视,都对我国海洋辐射环境监测和应急保障能力提出了更大挑战。因此,海洋辐射环境监测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海洋辐射环境监测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撑,构建海洋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将为实现海洋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基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紧迫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海洋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思考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如今的水质监测技术也日益完善和成熟,对海洋的监测技术和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和科学化,然而相对于近岸海洋的监测最可靠和经济可行的手段还是运用近岸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目前的近岸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近岸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站的工作效率和功能。例如:现有系统保持工作的周期较短,且需要由人工进行海洋检测试剂的配置。因此,迫切需要开发自动化程度高、无人化运行周期长的试剂调配系统。目前国内外已经通过多种手段开展了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相关研究,如生态浮标、海洋生态传感器等。针对现有系统的不足,拟设计一种全新的近岸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以提高自动化、智能化程度。
        1现状分析
        1.1机构队伍不够健全
        在国家层面,仅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转隶至生态环境部,新组建的各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还没有成建制、成体系的海洋监测队伍,导致监测任务难以有效落实。在地方层面,原海洋系统内从事海洋辐射环境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有限,且未划转到生态环境系统,仅江苏省和广东省原省级海洋与渔业局下属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转隶至省级生态环境部门,也均无辐射监测能力。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可协调的资源极为有限,沿海各省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普遍存在编制压缩、人员短缺、任务超饱和等问题,普遍反映全面承担海洋辐射环境监测工作难度很大。
        1.2保护意识不够
        海洋是发展的潜力所在,在于不断提高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保障支撑能力,促进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产业优化发展提供广大的发展空间和承载能力。在“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省高度加快海洋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进度,重点海域环境污染整治措施稳定实施,加大管辖海域保护建设管理力度,不断增强海洋环境监测力度和保障能力,稳步提高海洋综合管治能力,全民海洋保护意识显著增强。



        2建议
        2.1健全海洋辐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一是紧扣海洋辐射环境监管需要,着力加强海洋辐射环境监测顶层设计与工作规划,将海洋辐射环境监测工作有效融入“十四五”核安全规划和“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二是明确监测任务分工。国家级力量负责实施近岸海域外的其他管辖海域和域外海域监测,牵头应急监测;省级力量负责实施近岸海域国控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及核设施周边海域监测,并承担管辖海域的应急监测任务。按照采测分离的原则,统一实施海洋辐射环境监测与生态环境监测采样工作,实验室分析由国家及省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承担。三是明确技术支持单位的任务分工,根据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推进海域环境监测中心辐射环境监测实验室能力建设,统筹承担海上辐射环境监测工作任务。
        2.2智能无线传感器网络硬件设计
        智能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个网关节点(检测数据收集中心,即汇点),硬件设计中利用分布式处理方式。网关节点则是利用外部网络和无线传感网络进行中转,主要实现能够将上层指令下达(例如查询,分配ID地址等),也能够将其他请求数据进行发送和接收。它具有数据融合,请求仲裁和路由选择的功能。设计中的宿节点由无线通信适配单元(通常意义上的宿点)和CDMA数据传输模块组成。无线传感器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功耗低,成本低,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强,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通过将ZigBee通信与GPRS和卫星通信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将功能相同或不同的无线智能传感器组成一个联网的智能传感器网络,这极大地提高了传感器的监视能力,为我国海洋环境决策提供了技术基础。
        结束语
        海洋生态环境中主要的污染物是陆源污染物,排污口和排污河流是陆源污染物进海的主要渠道,如何控制好并解决好陆源污染物进海是解决海洋生态环境的关键,而其重中之重就是排污口和入海河流的有效控制,在减少排污口和排污河流的排水量的同时,提高排水质量就成了提升海洋生态环境的着力点。另外还要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因为大部分的海洋垃圾来源于公众的无意识排放,我们是“天更蓝,海更清”的优良海洋生态环境的直接受益者,更应该亲身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去,而不是只是期待和苛责监管单位担负责任,我们也是生活污水的排放者,旅游景观中垃圾的丢弃者,也有责任义务进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我们是否应该学习国外先进的海洋环境保护举措,通过支付合理的海洋环境保护税来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这也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
参考文献
[1]GB/T39479-2020,海洋平台辐射噪声预报方法[S].
[2]黄河,邹明松,蒋令闻.海洋波导中目标声辐射场的计算方法[J].声学学报,2019,44(06):1027-1035.
[3]邹明松,蒋令闻,黄河.海洋信道环境中结构声辐射的简单源分析方法[A].中国力学学会、北京力学会.力学与工程——数值计算和数据分析2019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力学学会、北京力学会:北京力学会,20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