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浅谈中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蒋丽英
[导读]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每每拾起教育的话题,却总伴随着异样的沉重与忧思。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将这样一个问题举重若轻?家长、教师,还是教育专家?谁也不敢许诺。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未来有很大影响,可以说,一个人所受的学校教育如何将直接决定他今后的命运。

福建省厦门集美丽中学  蒋丽英

[摘要]: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每每拾起教育的话题,却总伴随着异样的沉重与忧思。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将这样一个问题举重若轻?家长、教师,还是教育专家?谁也不敢许诺。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未来有很大影响,可以说,一个人所受的学校教育如何将直接决定他今后的命运。正因如此,家长们都认为学校是孩子的最好导师,他们把孩子的未来和自己的期望都委托给学校,孩子一旦出了问题,他们都会把责任推给学校,孰不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同样很大。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为提高学校教育的实效性,我对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学生的家庭学习环境条件、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关心情况、家庭教育的方式,并且根据调查情况做出结论和工作设想。
[关键词]:中学教育、家庭教育、分析、结论、设想
         一、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分析
        1、调查问卷的设计。本次调查问卷设计借鉴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系教授裴娣娜《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书中调查问卷设计案例,采用的是结构型问卷形式,从家庭教育的情况的四个方面共设计了17个题目,保证了问卷设计的科学性。
        2、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本次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我们共发放调查问卷368张,实际回收问卷266张,占总数的72.3%,可以作为研究结论的依据。
        3、数据统计和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设计的四个方面分别是: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学生的家庭学习环境条件、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关心情况、家庭教育的方式。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1)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
        本项内容共包括四个问题(问卷1—4题),涉及到五个方面:家长职业、家长的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收入。


具体情况相见下表:
        ①家长职业:
        行政事业机关(20 ,7% )
        工厂企业(75 ,28.2%)
        村内务农(100 ,37.8%)
        个体老板(35 ,13.2%)
        其他(36 ,13.1%)
        ②家长学历:
        大专以上(17, 6.4%)
        高中(105, 39.5%)
        初中、小学(139 ,52.3%)
        不识字(5 ,1.9%)
        ③家庭结构:
        四世同堂(7, 2.6%)
        三代同堂(72 ,27.1%)
        两代同堂(187, 70.3%)
        ④家庭关系
        和睦、协调(160 ,60.2%)
        多少有些矛盾(60 ,22.6%)
        彼此不关心(20 ,6.3%)
        关系紧张(26 ,7.9%)
        ⑤家庭收入(注:指人均月收入):
        500元以下(4 ,1.5%)
        500—1000元(24, 9%)
        1000—2000元(140, 52.6%)
        2000元以上(98 ,36.8% )
        从上表可以看出,当前,我校学生家庭情况总体是良好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的家庭结构大多为两代同堂,这与现代家庭结构的总体发展趋势相吻合,这样的家庭结构,利于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育空间,也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实施;二是多数学生家庭关系和睦协调,这是保证学生在家庭中身心健康良好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精神基础;三是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多数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在1000—2000元,这一指标与厦门市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相当,这样的经济条件为学生接受高中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是由于我校位于厦门岛外,生源又以周边的农村学生为主,家长的整体素质偏低。首先是家长从事的职业层次底、不稳定,仅有35.2%的家长属于工厂企业职工,其余65.8%的家长务农或从事其他非正式、不固定的职业;其次是家长的受教育水平低,仅有45.9%的家长接受过相当于高中水平的教育,其余54.1%以上家长的学历水平在初中以下。这两方面的不利因素,使得学生在家庭中很难接受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
        (2)学生的家庭学习环境条件。
        本项内容共包括5个问题(问卷5—9题),主要是从学习条件和文化生活用品两方面来进行调查。具体情况相见下表:
        ①学习条件:
        单独居室(有, 81 ,30.5%;无 185,69.5%)
        专用桌椅(有,105 ,39.5%;无 161,60.5%)
        采光照明、通风、温度(良好 212,79.7%;一般 38,14.3% ;较差 16,6%)
        ②期刊藏书:
        多种报刊、丰富藏书(22, 8.3%)
        1—2种报刊(187,70.3%)
        少量藏书 没有定购报刊和藏书(57 ,21.4%)
        ③购买用品
        大力支持,不讲条件(49 ,18.4%)
        支持,有节制(170 ,63.9%)
        不支持(47,17.7%)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家庭学习环境条件较差。在五个问题中,除了在对孩子购买学习用品方面,家长所持态度大多比较积极外,其他几个问题反馈的情况均不利于学生发展。主要表现在:由于农村家庭成员较多、住房紧张等原因所至,接近70%的学生没有自己的单独居室和专用桌椅,学生在家庭中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条件,学习生活不得不受很多外来的干扰,这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和自我教育的开展;在家庭定购报刊和藏书方满面,有90%以上的学生家庭没有定购报刊、藏书或只有少量的报刊、藏书,这样学生在家庭中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便十分匮乏,不利于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习惯、不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见识……;另外,从家庭经常进行的文娱活动来看,学生家庭中开展最多的是看电视,而其他比较有意义的活动如听音乐、体育活动、下棋等,均仅占30%左右,至于稍高层次的文娱活动,如集邮、观赏书画等,在所有266个家庭中没有一个开展。由此可见,学生在家庭中的文娱活动种类少,层次较低,不利于学生文明行为、高雅性情的培养与陶冶。在家庭成员之间经常讨论的话题中,仅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成员经常讨论教育话题,在所有九个话题中排在第五位,这表明,家长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待于提高。
        三、结论和工作设想。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可以对我校当前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做出下面的判断:
        1、经济基础为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提供了保障,然而家长整体素质不高,难以为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的家庭教育。
        2、受传统观念影响,家庭在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条件方面力度不够,难以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高质量的自主学习、教育。
        3、过高的学业期望值与当地社会教育大环境差、家长素质较低之间的矛盾,使得学生承担了过重的学习压力,而在兴趣、特长、智力等方面却得不到应有的充分发展。
        4、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但是溺爱型、权威型和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依然大量存在,学生在极端教育方式的影响下,道德价值观、个性心理等方面极易受的扭曲。
        针对以上问题,为进一步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提高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
        邢真在其论文《和谐教育》中指出:和谐教育的三大要素之一就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关系为主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教育关系的和谐”,“从广义的教育来说,儿童最先受到的教育是始于家庭教育,家庭是儿童最早体验到教育的地方。和谐教育把家庭教育视为学校整体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资源之一。学校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所独具的优势,如因血缘关系亲近而持有的亲情教育、融于日常生活关照之中的隐性教育、营造适合学生个性特征的微观环境和氛围的个别教育等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学生心中有他人、关心他人的意识,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首先发端并生长于家庭教育之中。指导家庭、帮助家庭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