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广播文艺“节目+活动”模式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廖伟斌
[导读] 在智能化高速发展的现阶段,不仅社会的发展脚步在不断地加速,同时信息的传播途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逐步迈进融媒体时代。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传统的广播文艺节目要创新模式,并且通过节目与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才能让广播文艺节目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广东广播电视台   廖伟斌 510012

摘要:在智能化高速发展的现阶段,不仅社会的发展脚步在不断地加速,同时信息的传播途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逐步迈进融媒体时代。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传统的广播文艺节目要创新模式,并且通过节目与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才能让广播文艺节目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通过本文的研究,针对广播文艺节目的发展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提供一些策略,帮助广播文艺节目获得更高效合理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广播文艺节目;策略分析
        引言:在数字化与智能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广播文艺节目,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智能设备的广泛运用,更是让传统媒体的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因为在智能化手机随身携带的当下,人们可以涉猎的内容更广泛,这样让传统广播文艺节目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广播文艺节目,原本是属于传统的媒体形式,它主要向人们传递文化娱乐相关的资讯,凭借听觉魅力获得广大听众的喜爱。在融媒体时代,需要进行不断地创新,才能在发展中顺应时代的潮流,吸纳更广泛的受众。信息技术革新对广播文艺节目带来了更广阔的提升空间,也会为广播广告经济的增长,创造出非常好的优势条件。让广告通过传统广播文艺节目+活动插上新媒体的翅膀,呈现出多元化的样式,将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拓展。
        1融媒体时代的特征
        融媒体时代,主要将数字化与网络技术作为主要发展的基础,通过互联网让电脑与手机以及相关的设备作为主要的接收终端,为广泛的受众群体提供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形式,这种形式不仅包含娱乐内容,同时也将多样化的信息呈现给受众人群。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无法阻挡的新形势。融媒体时代的发展特点,主要包括共享性、快捷性以及互动性。首先,传统媒体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与合并,同时形成了完整的融合媒体体系。其次,融媒体的传播速度快,很多内容通过实时更新,可以让更多的受众群体方便快捷地接收到各类信息。最后,传播媒体的传播方式在时代的发展下改变,不断地向双向传播进行转型。人们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手机,对实时发生的事件进行了解与评论,让互动性可以得到更加明显的体现。
        2融媒体时代广播文艺“节目+活动”模式的优化意义
        广播文艺节目的种类繁多,包含了音乐、娱乐、戏曲、综艺等节目类型,在广播的领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网络科技的发展下,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广播文艺节目也受到一定的冲击。网络媒体的发展速度迅猛,同时加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出门随身携带的设备,因此让许多人的爱好可以直接用一台小小的手机来满足,如听歌、看影视剧、打游戏等,让传统收听广播的习惯逐步改变,让人们对广播节目的关注度也逐步递减。智能化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铺天盖地的音视频节目迎面而来,受众可以在不同的节目中进行选择,这样也让广播文艺节目的关注度受到影响。因此,广播文艺节目,需要将呈现的方式、制播的模式进行整合改变,才能在时代的发展中不被淘汰。需要针对听众的需求,进行满足与挖掘,通过“节目+活动”的方式,可以让广播文艺节目的发展空间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调动听众的参与度,带给听众更多的新鲜感,这样才可获得听众的青睐,进而实现广播文艺节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3融媒体时代广播文艺“节目+活动”模式分析
        3.1注重“内容为王”和呈现方式的多样化
        融媒体时代中,广播文艺节目的内容和呈现同样重要,并且这是延伸活动的基础,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如果只是为了追求商业的利益,而让节目的质量受损,就会让节目的发展更加举步维艰[1]。
        在广播节目中,内容素材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不仅需要贴近生活,同时也要关注听众的需求,争取做成想听众所想的节目。在融媒体时代中,发展节目与活动结合的模式,首先要让节目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让活动的开展也同样收到良好的效果。要将听众的需求、喜好作为节目内容开展的主要方向。尤其在互联网时代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听众不再处于被动的状态,而是应该将他们内心的所思所想进行深度挖掘,改变原有的呈现方式,让广大听众可以更便捷地收听和参与。
        针对“节目+活动”的模式,传统广播电台可以充分地利用融媒体技术,让听众内心的需求可以达到充分的表达,同时也可以让受众至上的互联网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这样可以大大增强电台节目与听众之间的粘性。例如广东广播电台南方生活广播的《罗兰心语》节目,开播以来一直受到文学爱好者的青睐。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主持人罗兰,深谙夜间听众的情感需求,精选打动心灵的美文,用她甜美的声音和丰富的情感进行演绎,俘获了听众的心,收获满满的好评。2020年突然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灾情,面对考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积极抗疫,尤其是以医护人员、子弟兵为代表的最美逆行者,在抗疫过程中涌现了许许多多平凡而又感人的英雄事迹。该节目抓住这个社会热点,联合广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广东网络作家协会开展了《大爱有声——南粤学子“云朗诵”致敬抗疫英雄》公益展播活动。因为歌颂英雄,传诵大爱,这是社会共同的责任。他们向广东高校和大学生们发出邀请:凝聚青春正能量,用自己声音向抗疫英雄致敬。活动共收到各大高校学子发来的超过400个作品,学生自编自录,大部分作品制作效果精良,音乐、联播、报道等各种手段配合灵活,震撼人心,感人至深。经过组委会的筛选,有86个优秀作品入围并获得在《罗兰心语》节目中展播的机会,并通过“南方生活广播”公众号、“触电新闻”app、广东教育公众号、“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公众号等新媒体推送。参赛者可以把相关链接发送到朋友圈,让更多人欣赏并为其投票,在“触电新闻”app点击量超过15万的代表队获得“网络人气奖”。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极大提高了广东广播电视台的社会影响力,也突显出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开展,可以让电台的节目内容更加丰富而充实,并不断地迈向新台阶。



        3.2 组建细分节目和活动的团队
        在现如今媒体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广播文艺节目想要获得经济效益就需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广播电台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就是广告的投放量,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纯广告呈现逐步下滑的趋势。通过策划相关的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广播节目的内容,让广播中的广告形式更具多样化,更能够满足日常的广告业务需求。融媒体时代的广播文艺节目,发展“节目+活动”的模式,需要坚持以市场为主要的导向[2]。节目的内容与商业结合的模式,要在形式和内容上保持协调性,才能保证节目质量和经济效益和的双稳定。例如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生活广播的网络综艺节目《一点智缘》,在2020年曾和华标集团联合策划八期的《师傅驾到》国学专题内容。团队分工明确,各司其责。(一)节目组邀请文化、历史、美学、民俗等领域的专家和专业研究人员,沿着人类文明前进的足迹,以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为重点,向听众展示世界的奇妙、华夏文明的发展历程。让听众更好地了解历史,了解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继承和传承中华文化。在讲述过程中,结合华标集团的产品特点,探讨现代人的宜居方式,做到节目内容和广告内容的有机融合。(二)新媒体组对每期内容进行前期推文宣传,引发关注热度。节目播出时,除了传统广播频率,还通过“触电新闻”app、“粤听”app、“南方生活融媒直播”进行线上音视频直播,突破广播声音局限,全方位展示节目内容。(三)活动策划组精心组织了一场《华标峰湖御境特约“国学名家智慧讲坛”年中盛典》,活动集萃百家大师之智慧,传承国学传统文化。13位国学名家共济一堂,展开对未来城市发展趋势、新时代人文居住环境质量的提升、传统文化与宜居之道的关系等一系列话题的探讨,带来了一场高规格的智慧讲坛。当国学智慧与品质人居典范的战略结合,碰撞出别样的璀璨火花。该活动通过融媒体平台的直播,在线观看人数逾百万,收到的广告费是常规广播节目的一倍。
        通过将节目和活动团队工作进行充分的细化分工,不仅可以让节目的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也可以让节目的效果得到不一样的展现。深度地挖掘市场需求,将节目的策划能力进行提升,可以在保证节目质量的同时,让听众获得更多福利,因此让活动也受到显著的效果。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广播文艺节目想要立足于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就需要将服务意识不断地提高,通过团队细化节目的活动,可以更具互动性与挑战性[3]。听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收获的不仅是一份愉悦的心情,同时也收获知识和感动,可以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释放压力,通过参与节目获得一点小确幸。广告客户因精彩的节目和活动收获良好的宣传效果,广播电台也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3打造品牌活动IP增加黏性
        在融媒体时代,“节目+活动”的模式,两者缺一不可。除了精彩的听觉盛宴,还要有丰富的活动,不仅可以拉进和听众的距离,同时也可以让很多听众朋友们和自己喜欢的节目主持人开展互动,是非常好的沟通桥梁。在过去的广播文艺节目中,活动的举办一般只限于广播节目中,如广播征文等,但很少进行线下的活动。但是在融媒体时代,听众需要更多的互动。因此,应该针对市场的需求举办线下活动,活动要不断地创新,还要插上新媒体的翅膀,让活动带动广播节目,不仅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收获一定的社会效益,让节目以后的开展,更加的顺利通畅。
        品牌活动,一般是在进行活动的策划过程中,通过品牌的塑造,让活动具备一定的输出价值观的能力。要让活动具有针对性,直达观众的内心,让他们内心的需求,获得最大的满足,品牌活动的打造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价值观的凝聚,是活动中的灵魂内容。引起听众的共鸣,才能让活动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同时也可以让广播节目,取得一定的成绩[4]。例如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生活广播的《粤韵晨曲》、《粤韵飘馨》这两个节目被誉为南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粤剧粤曲节目之一,从1996年开播至今,已有25年历史。由十佳节目主持人伟斌、戏校科班毕业的主持人郭权合力打造。据权威听众调查数据,节目深受粤剧粤曲爱好者尤其是中老年听众喜爱,收听率高居南方生活广播收听排名榜首,常常高居广州市收听率前30位。《粤韵晨曲》曾连续五年蝉联广东电台“十大名牌栏目”,专题节目多次荣获全国、全省的广播文艺政府奖、专家奖。节目组组建了逾千人的“粤曲听迷俱乐部”,每年举办十多场名家荟萃的戏曲晚会,依托节目,策划举办了每月一期的《红船星辉》戏曲名家系列见面会。这是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生活广播联手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等单位打造的活动,旨在弘扬岭南传统文化,展示艺术家风采。从2012年2月起,至今已为近百位粤剧曲艺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牡丹奖得主或极富潜力的新星在粤剧文化广场举办了专场见面会。在晚会上,戏曲演员与听众分享艺术人生,演唱代表作品,并与观众欢乐互动,不少戏迷专程从港澳及珠三角各城乡赶来,场面热烈感人。该活动架设了戏迷与名家沟通的桥梁,增加了演员的社会知名度,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使之成为传媒界、粤剧界的一大极有意义的品牌活动。原广州市市长黎子流、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陈笑风、黄少梅等嘉宾多次莅临,并对活动赞赏有加。活动展示了戏曲人的艺术风采,让人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动,并为他们的默默坚守和付出而感动[5]。活动除了在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生活广播声音播出,还在广东广播电视台岭南戏曲频道视频播放,更通过“触电新闻”APP全球音视频直播,每场活动均吸引逾十万网友在线观看。因此,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结合互联网技术现场进行直播,让很多无法到场的听众也可以通过直播观看到现场的情况,增强互动性,产生内心情感的共鸣[6]。在这些品牌公益活动中,听众参与度非常高。活动不仅充满正能量,也会让受众的价值观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价值输出,可以改变很多人的想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是非常成功的活动内容。
        结束语:本文主要针对广播文艺节目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融媒体时代,电台需要通过“节目+活动”的模式,针对听众的需求进行不断地挖掘,并且以市场需求为主要的导向,借助新媒体的技术,将广播电台的文艺节目进行更有效的传播,让活动的开展更具互动性和创新性。同时也可以让活动的品牌效应,得到充分的展现。要从广播平台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节目和活动进行科学的策划与实施,才能推进广播文艺节目向阳生长。
参考文献:
[1]刘晓辉. 融媒时代广播文艺节目创新路径探索[J]. 记者观察:中, 2020, 000(002):75-75.
[2]刘丽雯. 基于融媒时代广播文艺节目创新路径分析[J]. 传播力研究, 2019, 053(05):161-161.
[3]张婷婷. 融媒时代广播文艺节目创新路径探析[J]. 中国有线电视, 2019, 402(01):27-29.
[4]林裕翔. 融媒体时代下区域性广播文艺节目的走向[J]. 记者摇篮, 2019, 585(09):102-103.
[5]林丽菁. 融媒环境下广播文艺节目的创新策略[J]. 西部广播电视, 2020, 000(004):5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