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罗彦
[导读]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对于降低课堂教学难度具有促进作用,针对具体生物内容的教学教师要丰富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结构图形导图、知识点导图和单元框架导图使得生物课堂教学变得积极高效,帮助高校中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并灵活应用于日常学习中提升课堂学习质量。

四川省南部县建兴中学 罗彦        637300

摘要: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对于降低课堂教学难度具有促进作用,针对具体生物内容的教学教师要丰富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结构图形导图、知识点导图和单元框架导图使得生物课堂教学变得积极高效,帮助高校中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并灵活应用于日常学习中提升课堂学习质量。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生物;高效课堂;应用
        生物学习要求学生有比较强的形象记忆以及抽象知识理解能力,这对教师的教学也是有着很大的考验的。然而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通常也都是死记硬背,学生背记的效果并不好,并且也无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理念出现以后,教育人员也开始纷纷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1在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预习是开展学习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只有提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才能促使学生在有效的课前预习中了解相关的知识点,从而在课堂听讲中有的放矢。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的时候,可充分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引导学生一边预习、一边整理知识点,形成思维导图。这样,学生在预习中就能构建清晰的知识结构,提升课堂预习的有效性。例如,在预习"构建细胞中糖类和脂质"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一边预习,一边绘制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关键词——糖类、脂质,之后对其进行细分,以种类、功能作为次级知识点,并借助形象的线条将其串联在一起。接着,教师可引导学生以次级知识点作为中心,对知识进行细分和填充,最终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结构,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
        2善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清晰记录课堂笔记
        真正把思维导图作为高中生物教学的主要模式必须发展配套的教学观念,调整教师的教学角色承担起引导者和传输者的任务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打造一个全新有活力的生物课堂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思维导图教学应用于生物课堂指导过程中可以优化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学生全面学习过程中对重要知识点做出特殊标记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尤其是色彩鲜艳的彩笔、不一样的标记符号等取决于高中学生的个人爱好.课堂的教学时间是非常宝贵的,高中学生要明确重点利用思维导图缩减笔记内容突出课堂重点,指导高中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有利于科学有效记录课堂笔记,极大提升了生物课堂整体教学质量.
        3开展小组互动讨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中生的学习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个人思考习惯。在课堂中,教师除了要将思维导图渗透进自己的教学模式中,也要留给学生时间进行讨论,让学生之间能够通过互动加深知识点的印象,同时也为学生解决简单问题提供机会,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中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例如,生物"细胞工程"讲求的是利用生物细胞而进行的人类工程,具有综合性的学科特点,不理解细胞的培养和生长、分化的知识,就难以对后续的组织培养产生正确的理解。


教师在小组讨论之前,可以在教室的白板上进行思维导图的填空设置,如"动物细胞工程"比较热门,教师可以在此条目下进行分支,将"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和两个空白并列,让学生在不查阅课本的情况下自行讨论,选出最恰当的生物术语,共同组合形成完整的"动物细胞工程"。在完成第一步的填空之后,教师可以提高难度,让学生闭卷进行讨论,在这四个分支后面进行补充,可以不追求唯一的答案,而是选择多个合理的方案。如在"动物细胞融合"的角度上,既可以按照融合的原因进行"人为融合"和"自然融合"分类,也可以按照细胞数目分类为"两个细胞"或者"多个细胞",从多种动物细胞的融合上,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同时安排某一名学生及时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讨论内容,进而避免了对课本讲义的死记硬背,也能够为学生熟练运用知识进行体系的填充带来一定的可行性,使学生养成思维导图的习惯。
        4改变方式,唤醒学生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进入生物知识世界的老师。在高中生物学习时期,教师理应最大化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喜欢上生物科目,那么将思维导图科学地运用在生物科目授课当中,不仅仅可以唤醒学习愿望,还可以唤醒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唤醒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促使学生能够不需要教师的监督便可以踊跃地融入活动的过程中。假设教师在教授"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围绕"基因"进行讲述,随后提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基因突变的情况呢?以各种问题来帮助学生开动大脑,主动展开研究,在学生经过思考之后,教师便使用思维导图给学生呈现出变异的原因,给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帮助学生快速地了解此章节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清晰地掌握生物内容。
        5应用思维导图提升课后复习效率
        在结束课堂教学后,大多教师都会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后作业,以此来引导学生对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复习、巩固,所以,需要学生认真对待。但由于一些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内容较多,且比较零散,极易给学生的总结、巩固带来一些阻碍,导致学生课后复习效果与效率难以得到显著提升。对此就可以将思维导图恰当引用到课后复习当中,这样学生只需要将框架记住,就可以明确各个部门的重难点知识。尤其是针对学习压力较大的高中生,教师可以尽量少布置一些训练题,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强化理解记忆,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
        教师每一次的课堂教学,都少不了必要的备课,如何进行有效并且学生喜爱的授课方式,与教师的备课环节有很大的关联。利用思维导图将繁杂的知识进行简单化,那么教师的授课就会变得轻松而高效起来。一个个简单的思维导图,其学习效果却十分不简单,它通过对知识的梳理,让学生在学习高中生物的时候记忆更加深刻。在学生进行学习复习之时,通过利用思维导图的模式,让知识变得简单方便记忆,通过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自主思考,从而远离老旧的死记硬背的传统学习方法。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不但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还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足有利的条件,大大提高了教学事业的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对于降低课堂教学难度具有促进作用,针对具体生物内容的教学教师要丰富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结构图形导图、知识点导图和单元框架导图使得生物课堂教学变得积极高效,帮助高校中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并灵活应用于日常学习中提升课堂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颜小艺.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4(3).
[2]孙志妍.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教学策略构建与应用的研究[J].亚太教育,2016(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