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吴曲川
[导读] 写作是一项集创造性、实践性、思维性为一体的综合认知体验,更是提高学生语文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的关键途径。而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的开展,则应在学生认知与生活现实之间架设互通桥梁,以引领学生近距离接触生活、深层次感知生活、全方位了解生活。

广东省雷州市调风镇中心小学   吴曲川  524243

摘要:写作是一项集创造性、实践性、思维性为一体的综合认知体验,更是提高学生语文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的关键途径。而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的开展,则应在学生认知与生活现实之间架设互通桥梁,以引领学生近距离接触生活、深层次感知生活、全方位了解生活。并将自己的生活体验、认知收获充分融合至写作教学领域,脱离思维定势的桎梏,在灵活驾驭各类生活化素材、资源、现象的基础上拓宽自身认知视域,提升自身写作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生活化教学的驱使下,学生获取写作素材、丰富认知积淀、发展写作能力的手段与途径也将更加多元丰富、鲜活生动,其作文的生命力、感染力势必会得到充分增强,更利于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塑造。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
        叶圣陶曾提到:要使学生觉得作文使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全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写作的定位是:学会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作文素材。据此可以发现,实现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且具有更为显著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师在开展高年级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时,应以学生认知实际为基础,并结合新课改理念与新课标要求,切实做好对生活化素材的开掘、生活化活动的开展,生活化命题的引入,使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的实施,充满生活之魅力与特色,以达到开掘学生认知视域、丰富学生写作积淀、增强学生应用意识、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使高年级写作教学的开展更加丰富多彩,为学生健全人格塑造与全面发展实现而铺路架桥。
        一、在写作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强化对学生的观察意识培养
        生活本身就是写作的源泉,更是发展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而一旦将生活与写作相割裂、相分离,学生的写作活动开展势必犹如无本之木、无水之鱼,难以彰显其生命力与感染力。因此,教师应从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入手,着力强化对学生的观察意识培养,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灵感,搜集写作素材,感知写作魅力。并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予以加工,进行创造,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感想、体验,获得写作能力的逐步发展。而且,学生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由于其站位、视觉不同,所获得的感受与认知也会呈现出一定差异,写作的源头活水也会慢慢涌现于脑海。长期以来写作素材匮乏、写作情感干瘪的现状自会得到充分改变。另外,教师还应倡导学生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将对生活的感想、思考、体味等及时进行记录,供写作时借鉴、参考、利用,实现对学生良好观察习惯、积极观察意识的培养。例如,春天来临,教师可以组织高年级学生去观察小草、小树、小花的成长与变化;窗外下雨,教师可以引导高年级学生悉心观察雨点大小、雨珠形状、雨水多少,并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来写“雨”中的感受,“雨”中的思考。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就自己在生活中所经历的事件,所听到的故事,所了解的时事等进行记录,以丰富其体验,增强其观察能力。
        二、在课堂中组织多元实践活动,落实对学生的生活体验唤醒
        现实生活中很多魅力十足的游戏,鲜活生动的故事等,往往更受高年级孩子所喜爱、所热衷。


而强化对这些生活元素的开掘,并将其整合中高年级作文教学领域,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又可以实现对学生认知视域的拓展。因此,教师在开展高年级作文生活化教学时,应加强对生活化游戏、生活化故事的融合,并以此为辅助,来设计多元实践活动,以强化对学生生活体验的唤醒,生活经验的丰富。而且,面对生活化游戏的驱使,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也会得到充分调动,更利于对其写作情感的激发与调动;受到生活化故事的引领,学生的存在感、满足感必将获得全面实现,更利于对其写作能力的强化与提升。例如,教师可以以“鸡蛋浮起来了”为主题,当堂组织游戏实验:将一颗鸡蛋放入水杯中,让学生观察其慢慢沉入水底的过程,紧接着,在水杯中加入食盐,让学生亲眼见证鸡蛋慢慢浮起来的“不可思议”。随后根据其观察与体验,以及在游戏中收获与感想,开展写作,唤醒其兴趣与潜能。又如,可以在每节课上课前,组织课前三分钟“讲故事”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认知积淀,增强高年级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三、在教学中构建鲜活生活情境,确保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
        对于一些学生了解甚少,且比较抽象空泛的写作素材、议题等,教师可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模式来实施指导。并借助对网络媒介、信息技术的利用,使一些辅助性视频、图画、音频等融入学生视域,变抽象的写作项目为具体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真实感知中去整合素材、开展写作、尝试创新。而且,由于不同生活化情境所蕴含的信息量不同,更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原本枯燥、乏味、单一的写作教学瞬间充满活力与生机。此外,教师还可将一些学生比较喜爱,或者与写作指导关联紧密的生活实物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其开展想象、联想,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化写作需要。受到生活化情境的感染,高年级写作教学的生命力会瞬间得到彰显,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也会慢慢得到实现。例如,为了帮助学生丰富生活积淀,教师可以倡导学生利用写日记的方式来记录自己每天的生活经历;又如,教师可以经常借助视频剪辑,向学生来展示一些大自然的奇妙事物,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四、结论
        总之,生活化教学的显著优势,使得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与渗透、融合与借助,显得尤为必要,且更为关键。而且,面对诸多鲜活、生动、丰富、精彩的生活素材刺激,学生的思维也会更加活跃,其驾驭生活资源、故事、场景、体验开展写作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也会获得充分激发,更利于生活化作文实效性、针对性、目的性的增强。同时,为了实现对学生关注生活、了解生活、拥抱生活的意识培养,教师还可结合写作教学需要,即时构建一些辅助性生活化教学活动,让学生走近大自然、走进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去感知、去思考、去探究,以切实拓宽生活化教学的路径,为学生写作能力提升,核心素养塑造而提供助力。使以生活化教学为驱使的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开展,更好服务于学生认知迁移,更好作用于学生能力培育。
参考文献:
[1]赵伟芬.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12):53.
[2]宗丽萍.浅谈作文教学活动化、生活化、个性化的有机结合[J].中华少年,2019(30):250.
[3]吴梅生.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探究[J].教师,2019(24):28-29.
[4]林美秀.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J].新智慧,2019(21):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