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民族音乐学方法论对西方音乐史学研究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陈杰
[导读] 随着各学科领域界限逐渐被打破,融合加剧,民族音乐学方法论对西方音乐史学研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本文从民族音乐学方法论的角度出发,对民族音乐学方法论对西方音乐史学研究的重要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以实地考察、历史维度以及西方音乐史学研究发展的新方向为基础,多角度、多层次地讨论民族音乐学方法论在西方音乐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西北民族大学 陈杰 730000

摘要:随着各学科领域界限逐渐被打破,融合加剧,民族音乐学方法论对西方音乐史学研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本文从民族音乐学方法论的角度出发,对民族音乐学方法论对西方音乐史学研究的重要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以实地考察、历史维度以及西方音乐史学研究发展的新方向为基础,多角度、多层次地讨论民族音乐学方法论在西方音乐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方法论;西方音乐史学;学术研究;研究方向;
        引言:
        民族音乐学主要研究传统以及固化、历史的音乐文化以及历史,而西方音乐史学主要研究目前现存的、鲜活的民族音乐,二者在研究对象上有着较大的差别。除此之外,民族音乐学的研究重点是音乐历史,而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方向则侧重于具备东方化、民族化的西方音乐形式,二者在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上都差别巨大。但二者虽然差别巨大,却也有融合之处,无论是音乐内容、音乐分类都存在一定的融合,这也正是本文探讨的基础。
        一、民族音乐学方法论
        方法论像是一个动态的观察过程以及研究方法,包括民族音乐学的范畴以及具体研究方法和原则等内容,本文也以此为基础对民族音乐学方法论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是民族音乐学方法的涉猎范畴。在民族音乐学中,其涉猎范畴绝不仅局限于中国甚至是东方音乐历史当中,它涵盖古今,从全球观的角度出发研究不同国家、不同历史以及不同民族文化、不同社会形态下的民族音乐,并且从这些民族音乐中提炼观点和共性、特点。从此角度出发,民族音乐学的内容涵盖已经十分广泛,甚至超过了西方音乐史学。
        其次是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与西方音乐史学有较大的不同,后者主要倡导以“局外人”的角度研究西方音乐史,而前者则更提倡深入实践,扎根于孕育民族音乐的土壤以及地域当中,充分感受不同民族音乐地域的民族特色以及所处的氛围、人文思想等内容,以此来探究民族音乐中的宗教内涵、社会内涵以及音乐所承载的民族的共性和情绪。在此,本文以新西兰的毛利族音乐为基础进行分析。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要求研究学者在探究毛利族音乐背后的历史文化以及内涵、情绪扎根于毛利族人的真实生活当中,通过共同生活、交谈、吃住来研究毛利族音乐对于民族的重要意义,并且通过了解毛利族人的民族迁移、文化信仰以及内部的等级制度和独特的社会文化来分析毛利族音乐中的仪式感和情感表达[1]。
        最后是民族音乐学的遵循原则。民族音乐学的遵循原则主要有三:第一为空间原则,即在研究民族音乐学时将研究角度以及研究方法放在音乐所处的空间和地理环境当中,分析民族音乐不能遗漏民族音乐所处的空间环境。例如在研究中国南方的民歌文化时,需要带入不同地区的空间以及地域文化,江浙一带的民歌文化同两广一带的民歌文化有着较大的不同,地理因素在此占据了较大的比重。第二位时间原则,即考虑同一民族音乐在不同时间、不同历史以及不同场所等条件下的情绪变化,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祭祀等时间都是特定的条件,同一首民歌在这些特定时间条件下不仅会产生音乐音调的变化,更会发生情感以及表达方式的变化,这都是学者研究的重点。第三为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是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重要原则之一。


一方面歌曲需要人的谱写,另一方面歌曲需要人的传唱才能够流传至今,因此学者在研究民歌时要考虑到该音乐作品在特定人群中的文化呈现以及情感表达,对歌曲背后的历史进行充分调研,将人的因素放在重要的研究内容当中,挖掘音乐作品的人性光辉。
        二、民族音乐学方法论对西方音乐史学研究的影响分析
        (一)实地考察法
        根据相关学者的理论,音乐学研究主要分为体系音乐学和历史音乐学,而民族音乐学属于体系音乐学,西方音乐学属于历史音乐学,前者主要研究不同地区的音乐特征、音乐历史以及音乐文化,而后者主要研究西方音乐史的历史进程以及历史变化,二者在过去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向是相互独立、没有关联的[2]。
        但随着研究方法的革新以及研究方向的融合,民族音乐学和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工作开始有所重合。根据以往的经验,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学者以文献资料等文本为主要研究内容,但是资料的解读以及分析往往会受制于地域文化等外界因素,解读较为吃力,而在融入民族音乐学方法论的实地考察法后,研究学者能够将史学资料带入到音乐的发源地以及传承方式当中,将史学资料田野化,令史学资料充满生命力,便于学者研究。在这样的融合下,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学者能够将史学资料与实地的原始资料对比分析研究,以更加真实、可靠的角度分析资料的真实性,进而填补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空白。
        (二)新的发展方向
        在20世纪后期,由于批判性思潮的影响,西方音乐史学研究界开始发展“反对宏大叙事主义、历史实证主义”的运动,这对传统的以研究历史资料分析为主的西方音乐史学发展研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这些运动背后,是西方音乐史学研究者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文文化为本的研究角度的原则。这同民族音乐学方法论的研究方向不谋而合。
        在此背景下,西方音乐史学首先从民族音乐学方法论出发,认同民族音乐学方法论中关于非主流文化研究的相关内容,考虑地域、历史等实际文化背景对于西方音乐史学发展的意义以及影响,例如女性主义运动与西方音乐的发展、帝王北京对西方音乐史的发展等内容,这些内容在研究方向上存在一定的突破,促进了民族音乐学与西方法音乐史学在方法论上的融合。
        除此之外,随着二者融合范围的不断扩大,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领域逐渐与民族音乐学融合,开始探讨“局内-局外”的联系以及相关方法论,不仅从西方的角度出发分析西方音乐史,更发展了“从非西方的角度看待西方音乐史”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方向更加客观、全面,研究内容也不断扩充。在此影响下,大批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学者开始研究民族音乐学方法论中的相关内容,并积极借鉴,促进二者的融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西方音乐史学与民族音乐学逐渐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学者开始以民族音乐学的方法论为重要研究角度,探讨实地考察法对西方音乐史学的史学资料研究的重要意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丰富了西方音乐史学的空白领域。
参考文献:
[1]刘汉瑾.民族音乐学田野工作的意义及方法论思考[J].鸭绿江(下半月),2019(08):107.
[2]赵文秀.浅谈民族音乐学方法论对西方音乐史学研究的影响[J].北方音乐,2017,37(24):26+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