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韵紫钟传吉声——论紫砂壶作品“如意掇钟”艺术特色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陈夕良
[导读] 紫砂壶艺术发展到今天产生了大量的经典款式,这些经典款式是紫砂壶艺术一路走来不断探索的证明,为后续创作提供了必要的思路。“如意掇钟”这件紫砂壶作品结合了两种紫砂壶中的经典款式,将吉祥文化作为内核,在表现作品艺术特征与紫砂壶工艺水准的同时传达出悠扬的祝福钟声。

江苏宜兴市陈夕良紫砂艺术馆  陈夕良   

摘要:紫砂壶艺术发展到今天产生了大量的经典款式,这些经典款式是紫砂壶艺术一路走来不断探索的证明,为后续创作提供了必要的思路。“如意掇钟”这件紫砂壶作品结合了两种紫砂壶中的经典款式,将吉祥文化作为内核,在表现作品艺术特征与紫砂壶工艺水准的同时传达出悠扬的祝福钟声。
关键词:紫砂壶;如意掇钟;艺术特色;吉祥如意;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一件非常重要也是非常独特的作品。从紫砂壶诞生的明朝正德年间推算至今,紫砂壶艺术已经走过了五百余个春夏秋冬,然其魅力却丝毫未曾衰减,中国人始终有着一种“紫砂情节”,这不仅反映出紫砂壶艺术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与价值,更反映出中国古典美与茶文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力,对于紫砂壶艺术的发展亦是重要的内部推动力。
        经过了无数能工巧匠的探索,紫砂壶拥有大量的经典款式,为后来人的创造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德钟壶”与“掇球壶”就是紫砂壶艺术中十分经典且受人喜爱的两款壶型,这件“如意掇钟”有结合这两款壶型之意,并将中国传统的吉祥如意思想作为主题,融汇了高雅的与民间的两种传统艺术气质,以精湛的紫砂壶工艺向人们传递祝福,表现了紫砂壶创作重视优秀传统与人民心理需求的艺术品质。
        1.古典又吉祥的泥料
        泥料是紫砂壶的优势,也是构成紫砂壶艺术特征的重要部分。纵观大量紫砂壶作品的颜色,比较常见的有紫色调、红色调与黄色调,也有比较独特的绿色或黑色。从泥料本身特点来看,红色调的泥料含铁量高,泡茶或养壶的效果都较好;从文化层面看,红色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中国人对红色具有审美认同感。因此在紫砂壶创作中,红色调的泥料是较为常见的。

       
      为了表达“如意”的主题,创作选择了红色调泥料来制壶。此壶的色彩非常饱满,有洋溢着喜气和朝气的感觉。红色调使作品倾向于古典美的表达,橙色调则将作品衬托地非常鲜亮,倾向于吉祥之感的营造,两方面统一起来就构成了作品古典又吉祥的气质。在质感上,细腻光滑如玉如丝是紫砂壶创作对泥料最基本的要求,此壶也践行着这一标准,壶表洁净无瑕,十分光洁,柔和的光泽使作品的气质也温润起来,体现了紫砂壶的基本气质特征。
        此壶泥料首先对主题进行表现,奠定了作品的气质;其次是体现了紫砂泥的特点;最后是体现了制泥工艺的水准,三方面统一起来既具美感又可达意。
        2.“掇钟”之型
        “掇钟”二字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紫砂壶中的两个经典款式:“掇球壶”与“德钟壶”,这两种款式均出自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的制壶大家邵大亨之手,且均是优秀的光素作品,将邵大亨作品追求简练、朴素的特征体现地淋漓尽致。创作取“德钟”之庄重沉稳与“掇球”之灵活巧妙,更显大亨所创器型之智慧与创作的独创性。
        首先,作品整体上呈现出“德钟”之形。壶身为一较宽的圆柱,高度较矮,一方面使作品较为娇小,另一方面使壶的气质更加稳重。筒身部分为弧面构成,顺畅平整,保证了气息的流畅。壶身上部衔接有一小段圆柱形的壶颈部,加强了作品的结构感,上部的圆形壶盖与壶颈部贴合紧密几乎不见缝隙,顶部则稍稍凸起,保证了壶结构过渡之间的节奏一致。壶盖中央运用了桥型壶钮,两侧与壶盖衔接部分加以强调,壶钮主体弧度精美,棱面交替,更显立体。壶身两侧镶嵌了简单的一弯嘴与环形端把,壶嘴略带弧度,与壶身之间承接完美;把手上下线条较为平直且对称,转角圆润,方中寓圆。创作延续了“德钟”的稳重与朴素,仅在壶钮上体现出个性,传统又不单一。
        其次,创作将“掇球”的特点融入进去,增强了作品的灵巧感。壶盖、壶颈与壶身三部分从平面上看均为圆形,是对传统“掇球”的一种变式,为了体现出“掇球”的圆润感,创作将壶身的转折部分也打造地较为圆润,壶嘴与把手造型采用曲线也是为了烘托“掇球”特征。在这样的设计中,作品就实现了方圆相融,刚柔并济的更为全面的美感表现。
        最后,创作为了追求朴素感,在壶身表面制造出了一些裂纹,这些裂纹使作品更具陶器的真实感与历史感,烘托的是光素作品所追求的自然美,也使作品更具个性。
        3.“吉祥如意”的内涵
        最后要来谈谈作品的内涵。创作对泥料、造型的选择均围绕着“如意”这一内涵,其所反映的是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从泥料上看,红色象征喜气、吉祥、幸福等各种美好含义,也是最直接地能引起人们审美共鸣的部分;从造型上看,“德钟”之型的沉稳之气给人们以安稳、平安之感,这是人们最简单的生活愿望,“掇球”的圆所代表的是团圆、完美、顺利与生生不息,是人们更高层次的生活追求。简单的“如意”二字在作品中得到了更为丰富的展现,这也说明了中国吉祥文化的丰富性。在“如意”的融入中,作品更饱含温情,在这精湛工艺打造而成的雅韵紫钟之中,传出那悠远真挚的祝福之声。
        结语:紫砂壶经典款式的价值毋庸置疑,它们是前辈智慧的结晶,更凝结着匠人精神。本文说明了“如意掇钟”这件作品的艺术特色与吉祥内涵,指出了这一作品对经典款式的继承与创新。紫砂壶艺术正是在继承与创新中才走到今天,让更多的人见证了紫砂壶的美,将中国紫砂壶工艺与工匠精神继续传播与弘扬下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