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天津市分级诊疗现状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赵若楠1 安倩男2 王菲3
[导读] 本文从分级诊疗的医疗联合体、信息化建设、医保杠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这“四大抓手”入手,研究天津市分级诊疗制度采取的措施及运行状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专家咨询法,探讨天津市实施分级诊疗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完善天津市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议,实现大型三甲医院的患者分流,力争做好医患匹配,让患者少等待、少跑路,节约医疗资源,促进制度健康、稳定发展。

河北唐山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赵若楠1 安倩男2 王菲3     063210

摘要:本文从分级诊疗的医疗联合体、信息化建设、医保杠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这“四大抓手”入手,研究天津市分级诊疗制度采取的措施及运行状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专家咨询法,探讨天津市实施分级诊疗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完善天津市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议,实现大型三甲医院的患者分流,力争做好医患匹配,让患者少等待、少跑路,节约医疗资源,促进制度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  分级诊疗  医联体  信息化建设    医保  家庭医生
        一、天津市医联体运行现状
        1.1天津市医联体总体现状
        天津市医联体试点从2015年开始实行,2016年医院入院指数、居民平均就诊次数、病床使用率的数据呈上升趋势,在政策实行的一年期间,基本没有太大效果,大部分居民还是会选择到大医院看病。从2017年开始,医院门诊量逐渐下降。
        2015年到2016年市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疗人次下降了4.5万人,政策实行初期效果不明显,在2016-2018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疗人次有了质的飞跃,增幅较快,可见基层首诊初见成效,患者出现了向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回流的趋势。
        1.2针对天津市医联体现状的建议
        天津市医联体运行已经有5年时间,经过不懈努力和不断尝试,积累了一定经验,机制的运行有了一定成效。但放眼全国,与全国其他领先省市相比,天津市医联体起步晚,建设时间短,仍处于发展阶段,政府应提高对医联体的投入,各级医院加强互通互认,引导医疗卫生人才下基层。
        二、天津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概况
        2.1天津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在互联网诊疗开通方面,截至2020年10月底,天津市级互联网监管平台已收到互联网医院申请接入47家,接入完成37家。医科大学总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中研院附院、肿瘤医院、等医院都已开展了互联网医院。
        在智慧门诊建设方面,截至2020年1月,“健康天津”app预约挂号功能已接入39家三级医疗机构(全市共42家三级医疗机构),家医服务预约功能覆盖全市全部26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户达到近16万人,累计提供预约挂号服务约6.3万人次。
        2.2天津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线上医疗的公信度较低,部分患者依旧依赖传统医疗。部分患者患病后依然首选大医院,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第二,患者用药安全性问题。互联网医疗飞速发展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部分医生开具没有经过审查的处方,为患者健康带来威胁;第三,基层医疗机构对互联网医疗的参与度不够。天津市参与互联网医疗的医院大部分都是二三甲医院,基层医院的线上诊疗服务质量还有待提升和完善。
        2.3针对天津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第一,促进更多基层医疗机构加入互联网医疗,增强基层的医疗能力;第二,扩大医院间的信息共享,加强医院合作;第三,加快实现分级诊疗信息系统全覆盖;第四,提升智慧医院的便民惠民服务水平。



        三、天津市医保与分级诊疗联动改革分析
        3.1现行医保制度运行效果分析
        在报销范围方面,相比以前的医保政策与诊疗工作,当下的门诊报销范围逐步扩展,能够基本覆盖各个级别的医疗卫生机构,甚至可以通过转接,从基层医院转接到三甲医院或者从三甲医院转接到基层医院,都能够有相应的报销政策。
        在医保付费方式方面,城乡居民在一二级医院和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住院、门诊报销比例逐年上涨,同时医保付费方式和重大疾病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按病种付费病种数呈增长趋势。
        3.2适应分级诊疗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议
        第一,完善针对需方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制定出最佳起付线标准、报销比例等一系列支付措施,并跟踪统计分析居民的就诊行为,评估分流效果,动态调整支付策略。第二,需要对分级诊疗整合支付的模式进行绩效考核,调动相关部门积极性,把医保资金支付和绩效考核结果挂钩。第三,建立健全转诊制度,制定与双向转诊相协调的医保支付方式和管理办法,加强各成员机构的互通互认,提高转诊效率与质量水平。
        四、天津市家庭医生概况
        4.1天津市家庭医生签约情况
        据统计,天津市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约占签约人数的60%左右,截至2020年11月,河西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患者签约率达80%以上,人们对家庭医生签约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保持在中等偏上的水平,总体来看,天津市家庭医生签约率在不断上升。
        4.2天津市家庭医生签约存在的问题
        第一,家庭医生的居民认知度有待提高。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是近几年推出的新制度,居民对该制度的知晓率还不够;第二,家庭医生签约率有待提高。就天津市目前的签约情况来看,签约主体主要是老年人、孕产妇、残疾人等人群,健康和亚健康人群的签约率较低;第三,服务项目不足。家庭医生工作量较大,难以对每户家庭都提供全面的服务项目。
        4.3针对天津市家庭医生签约的建议
        第一,要细化宣传方案,加大宣传力度,使用多种途径对家庭医生制度进行宣传。第二,要加强家庭医生队伍建设,要增加家庭医生的数量,发挥离退休人员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和稳定家庭医生人才队伍。第三,要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增加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药品数量,扩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范围,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和社区医疗的认可程度。
五、参考文献
[1]秦盼盼,郭珉江,雷行云,胡红濮.互联网+时代的分级诊疗体系构建[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6,25(04):21-25.
[2]张玲玲,孙华君,王延赏,邹佳辰,杜汋,陈欣.天津市家庭医生签约居民首诊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07):794-798.
[3]孙华君.天津市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实施后患者满意度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31(10):31-32.
[4]张兆东. 天津市分级诊疗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9.
[5]姚蕊. 我国医联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8.
[6]武杰.天津医疗保险与分级诊疗联动改革研究[J].管理观察,2019(17):180-181.
[7]姜瀚. 天津市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现况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8.
[8]雷勇,林春光,贺桂泉,张荣慧,揭子慧,白曦,韩伟,张建国.“天津市做实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专家主题研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S2):40-43.
作者简介:赵若楠(1999—),女,汉族,河北廊坊人,本科,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