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黎超宇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黎超宇
[导读] 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有效体现。从当前的教学来看,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还有所欠缺。小学数学中学生接触到的计算都是基础运算内容,且占据了小学数学课程的大部分内容,因此,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广西梧州市马王小学 黎超宇 543101

摘要: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有效体现。从当前的教学来看,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还有所欠缺。小学数学中学生接触到的计算都是基础运算内容,且占据了小学数学课程的大部分内容,因此,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之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使用“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师过分注重学生的数学成绩是否有所提高,但是却忽略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与掌握情况.因此,学生的知识学习停留在表层阶段,学生无法深入掌握数学知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之处,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基础数学计算能力的教学抓起,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从传统的形式化教学中走出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素养
        一、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口算内容作为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方法。在小学数学的习题中,不管是简便的加减乘除运算,还是复杂的综合运算,都是通过多道口算题构成的。由此可见,学生口算能力的高与低,将会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产生直接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为学生精心策划不同的口算问题,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信心,让学生在口算练习中,掌握相应的口算技巧,逐渐达到各种运算方法的熟练应用,使自身的计算能力不断提升。
        例如,在讲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这一课时,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课堂表现,为学生精心策划口算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口算练习之中,以此达到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教学目的。教师为学生设计口算习题,如“33+6、33+17、33+28”等口算练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在教室中的座位排序,依次站起来回答相应的口算问题,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在学生回答口算问题时,教师坚持以循序渐进为原则,不断加大口算题的难度,并采取激励教学的方式,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适当肯定,提高学生的口算信心。针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能对其展开严厉批评与指责,而应采用鼓励、提醒的方式,如“你再想一想、答案真的正确吗”“不要着急,慢慢思考”等,使学生即便回答错误,也不会产生太大失落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此种教学方式,学生逐步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师可在口算题卡的练习中,适当增加难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在面对难度较大的计算题目时,也可运用自身扎实的口算基础,轻松化解数学难题,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与计算效率。



        二、提升学生对数学计算的积极性
        如果学生对于数学计算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那么不论教师做出多少教学努力都是无用功.因此,教师应该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于数学计算的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处于好奇心强烈、贪玩好动的年纪.因此,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关于数学计算的游戏.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应用硬纸壳制作一些小卡片,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在这些小卡片上随机写出零到九之间的数字,并制作出几个加号、减号卡片.在数学课开始以后,教师可以将这些小卡片发给学生,与学生开展数学计算游戏.当教师随机说出一个数字以后,学生就可以拿着小卡片进行自由组队,并将卡片中的数字进行相加、相减,使其结果与教师所说的数字一致,以此作为过关的标准.通过这种游戏模式的应用,教师不仅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反应速度,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多媒体教学已经普及到了各个学校中,小学数学教师也发现了多媒体教学的诸多益处,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都会运用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在运用多媒体时,教师可以查找一些与数字计算有关的图片,也可以找一些动态漫画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的注意力转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带着好奇感和满足感来学习数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多媒体除了能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其还能创设有效的情境,突出教学的重点内容,将其通俗、易懂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便于学生理解。
        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认识10以内的数”时,数学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数字歌谣的视频,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对数字的形象比喻来进行快速的记忆。学生也可以根据视频学习歌谣: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能听话,4像红旗飘啊飘,5像挂钩挂月亮……由此一来,学生不仅学习认识了10以内的数字,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一些实物来深刻的记忆数字。同时,为了让学生能进行有效的计算,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小动物的图片来让学生进行计算,如:教师可以对小学生说:“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棵树上有几只小猴子?”学生回答道:“2个”,教师又问:“那你们看旁边的这棵树上有几只小猴子呢?”学生回答道:“3个”,教师最后问“小朋友们,动动你们的小脑筋,想一想这两棵树一共有几只小猴子呢?”这时学生就会想2个小猴子加上3个小猴子,一共是5个小猴子。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无形之中提升自己的计算水平。
        结束语
        在小学生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训练学生的口算和估算,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一定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位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帮助学生学好数学,时刻关心学生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下学习数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最后,教师要以身作则,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自身的教学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杨洋.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2]赵巧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22):171.
[3]姚颖.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书育人,2018(0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