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演奏中情感的表现力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雷佳
[导读] 大提琴是一种西方拉弦乐器,在演奏中具备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它是将音乐和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作品更加优美、动人。

广东民族乐团 雷佳   510075

摘要:大提琴是一种西方拉弦乐器,在演奏中具备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它是将音乐和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作品更加优美、动人。一些优秀的演奏者除了重视自身的演奏能力之外,更加注重大提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力。本文先阐述了情感表现力在大提琴演奏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多个方面提出大提琴演奏中情感表现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大提琴;演奏;情感表现力
        前言:大提琴的音色既优美又苍凉,既可以表现出饱满的旋律,还可以表现出强烈的变化,在演奏中具备丰富的情感表现。如果在大提琴演奏中只注重演奏技巧,而缺乏一定的情感表达,那么所呈现的作品就会比较空洞、没有感染力,无法让听众有好的音乐享受。由此可见,在大提琴演奏中情感的表现力十分重要,演奏者在注重提升演奏技巧的同时,也要重视注入一定的个人情感,提升作品的感染力。
        1情感表现力在大提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1.1有助于情感和演奏技巧的融合
        在大提琴演奏中,绝对的音准、好的音色是非常重要的,演奏者不仅可以通过练习培养自身的音准概念,还能够借助个人情感更加精准地把握音准,提升对于音准的判断。这主要是由于在演奏中投入一定的情感能够增强演奏者的注意力,使其投入到作品中,更好地把握发音点[1]。同时,大提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力有助于丰富演奏技巧,演奏技巧是需要经过长期的练习才能够熟练,而在演奏中投入一定的情感可以帮助演奏者感悟作品的情感变化,更加灵活地运用演奏技巧。在大提琴演奏中演奏技巧和情感是不可或缺的,若没有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也无法将大提琴的魅力表现出来。
        1.2有助于表达作品、感染听众
        乐器是传递情感的重要载具,在大提琴演奏中,其音色可柔和、可激昂,表现出的艺术张力十分强烈。而大提琴演奏作品是否能够表现出很强的情感,主要是取决于演奏者自身的情感表现力。大提琴是一种非常精密的乐器,需要演奏者完美配合,并集中注意力、投入一定的情感,从而完美地将作品呈现给听众,通过情感表达带动听众融入到作品情境中,感染听众,使其全身性投入到艺术欣赏中。同时,演奏者也要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够准确把握演奏力度,赋予作品不一样的灵魂,带动听众的情绪,使听众对作品产生共情。由此可见,演奏者的情感表现力不仅有助于表达出作品的内涵、感染听众,还能够提升作品的艺术层次。
        2大提琴演奏中情感表现力的培养策略
        2.1重视日常的音乐作品鉴赏
        大提琴的乐曲作品通常是表达出人们的情感和精神寄托,只有在演奏中把握住情感变化,才能够提升其艺术层次。所以,演奏者应该重视提升自身的情感表现力,注重日常的音乐作品鉴赏积累,挖掘现有作品中蕴含的情感。


大提琴演奏者在鉴赏音乐作品时应该立足全面,用心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变化,比如在鉴赏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一首前奏曲的时候,先领会乐曲前面的温馨感,随着乐曲地推进了解情感的变化,最后,把乐曲末尾的悲伤情绪和最前面温馨的情绪相比,全面领悟乐曲中复杂多变的情感,通过不断地积累,掌握大提琴的情感表现方式[2]。
        2.2加深对音乐作品的了解
        音乐是一门非常抽象的艺术,也正是因为如此,演奏者可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通过个人的想象力了解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把握作品的创作意图。音乐作品不一样,其蕴含的情感也不相同,所以,演奏者应该在演奏前做好准备工作,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首先,可以对作曲家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情感、基调、色彩等,音乐是用来表达情感的,只有充分了解创作者的背景才能够了解作品的含义,并借助个人想象力在演奏中注入一定的情感,使用扎实的演奏方法把作品完美呈现给听众。其次,演奏者要明确作品的节奏,在作品的高潮部分充分释放个人情感,使听众能够产生共鸣并沉浸在作品欣赏中。
        2.3加强练习基本技巧
        想要呈现出好的演奏作品,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技巧,这也是在演奏中展现情感表现力的重要依据。演奏者在平时一定要加强技巧练习,并逐步感悟作曲家的情感变化,从而促进自身情感表现力的提升。在日常训练中,演奏者应该重视每一个肢体动作的练习,并将其作为正式的演出,加深演奏中的情感体验。比如在进行大提琴颤指的练习时,演奏着应该把大提琴视为自己身体中的一部分,先确定左手的手形,然后逐步练习一至四把位的演奏技巧[3]。在大提琴演奏中情感的表现力主要是将肢体、表情以及情感相融合,通过肢体动作以及表情的变化可以感染到听众,并提升情感表现力,演奏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合理把握情感的张力。除了基础技巧以及肢体技巧的练习之外,演奏者也应该注重作品结构和演奏之间的关系,根据作品结构的变化适当转变演奏方法,更加全面的表达出作品的主题。
        2.4注重调整个人情绪
        大提琴演奏的过程是演奏者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过程,也是演奏者和听众之间产生共鸣的桥梁,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的情绪变化对演奏中情感的表现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演奏中演奏者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从而更好地表达作品蕴含的情感。部分演奏人员由于在演奏中对演奏的过程过于关注、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出现呼吸不规律的情况,比如吸气短促、呼气绵长等,对于这种情况,演奏者应该注重控制呼吸节奏,使呼吸节奏协调、柔和,避免影响演奏情绪。同时,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应该加强呼吸练习,使呼吸和节奏控制完美配合,并形成身体记忆,保证呈现出完美的作品演奏,从而为听众带来更好的听觉体验。
        3结语
        大提琴演奏不仅是一种主观的艺术创作形式,也是演奏者的二次创作,想要提升演奏效果,一定要重视提升演奏者的情感表现力。通过加强日常的音乐作品鉴赏、加深对音乐作品的了解、加强练习基本技巧、调整个人情绪等,提升演奏中情感的表现力,呈现出更加完美的作品。
参考文献:
[1]买买提艾力·阿不都克力木.提高大提琴演奏音乐表现力的策略探讨[J].戏剧之家,2019(20):53.
[2]周扬.大提琴演奏中的情感表达探讨[J].戏剧之家,2019(10):76.
[3]宋芙蓉.大提琴演奏中情感的表现力探讨[J].山西青年,2019(11):2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