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陆佳
[导读] 什么是幼儿早期阅读呢?早期阅读顾名思义就是指学前儿童的阅读。早期阅读是幼儿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正确的阅读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幼儿注意力的集中。早期阅读是幼儿早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早期阅读对幼儿语言、社会、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只有使用正确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幼儿阅读,避免阅读误区,才能发挥早期阅读的作用。

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何庄幼儿园     陆佳

        什么是幼儿早期阅读呢?早期阅读顾名思义就是指学前儿童的阅读。早期阅读是幼儿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正确的阅读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幼儿注意力的集中。早期阅读是幼儿早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早期阅读对幼儿语言、社会、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只有使用正确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幼儿阅读,避免阅读误区,才能发挥早期阅读的作用。那么,培养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有哪些方法和策略呢?笔者作为一名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近年来着重对此课题进行了一些研究。
        一、大班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 
        经过了小班、中班两年的培养,大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逐渐延长,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已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仍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因此独立阅读中的理解能力还是相对较弱的。首先,大班幼儿的观察有序性不够,不能很好地观察每一页画面上的人物与背景,很难理解关键性的故事情节。其次,大班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尽管大班幼儿已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概括分类,但思维过程常常呈现一种无序化的状态,表现在不能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形成对故事的整体理解,不能很好地根据前后画面想象补充故事发展中的空白点。再次,大班幼儿的注意稳定性不够。一些大班幼儿仍未掌握翻书的基本顺序与方法,常常一下翻到后面,一下又倒回前面。最后,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尽管大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但其中很多幼儿依然会出现无法很好地表达心中想法的情况,常常是心里想得多,嘴里说不清。
        二、大班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
        1、创设愉悦的阅读情境,激发大班幼儿的主动性
        美国教育家霍力斯·曼曾说:“一个没有书的家,就像一间没有窗的房子。”因此,教师需高度重视良好阅读环境的创设,让文字无所不在地环绕在幼儿生活的周围世界,让图书成为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帮助幼儿从小养成与书为伴的习惯,使他们受益终生。教师不可能期望幼儿用意志和努力来阅读,但只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及时发现幼儿的兴趣,并为幼儿创设早期阅读情境,就能够引起幼儿的阅读积极性。比如,幼儿对于一些童话故事很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将绘有《白雪公主》、《拇指姑娘》、《小蝌蚪找妈妈》、《龟兔赛跑》、《狼和小羊》等经典童话故事的装饰画布置在门厅、走廊、楼道两侧的公共部位,并定期更换,让幼儿走进幼儿园即置身于梦幻般的童话世界当中,激发他们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为他们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从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需要出发,为幼儿提供专门的、光线充足的图书室和阅读区。图书室和阅读区中应合理摆放小桌子、小椅子、地毯和软垫,尽可能布置得舒适而温馨。


幼儿可以坐在桌前看书,也可以坐在地毯上或靠在垫子上翻阅图书……实践表明,幼儿在宽松而温馨的环境中阅读,会感到阅读是件很舒服和惬意的事情,很自然地萌发和保持对阅读的兴趣。
        2、选择合适的早期阅读材料,培养大班幼儿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幼儿获得知识、接受教育、引起愉快情绪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的选择是影响幼儿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大班幼儿而言,教师应更加用心地了解幼儿阅读的现状和爱好,并精心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这样才能进一步有效地激发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并逐渐过渡到独立自主地完成简单的阅读过程。幼儿的阅读材料内容选材既可以涉及古今中外,也可以充满想象。既可以反映幼儿的生活,也可以反映幼儿园和社会的生活。只有符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符合他们的认知想象特点的作品,才能让幼儿产生共鸣,让幼儿们喜欢去阅读,在阅读中体会故事的精彩,产生自己的想法。比如《起点阅读》里面的《妈妈,我来帮你》,就是用幼儿生活里面的素材,能够引起幼儿的共鸣。
        3、巧设阅读提问,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提问,是成人与幼儿共同阅读并交流互动的重要方法之一。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引导幼儿观察图画,并就图画内容向幼儿提问。教师可以根据故事内容,运用“步步推进”式的提问,将复杂的情节点进行梳理,遵循由浅人深的教学规律,设计一连串有联系的提问,帮助幼儿逐步深入理解,最终拨开云雾,理清头绪。比如在阅读故事《第二块蛋糕》的第二个情节点时,教师可以这样一组提问来启发幼儿思考:小动物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还要做蛋糕?这次小狐狸抢走了蛋糕,小动物们为什么都笑了呢?猜一猜,狐狸的下场会是怎样的呢?通过一连串的问题,有效分解了故事理解中的难点,不仅使不同能力的幼儿最终都能理解这个故事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帮助幼儿梳理了思绪,习得了有序思维的方式。为了更好地发挥幼儿阅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具有活力的阅读教学氛围,同时更为了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积极思维的习惯,教师还可以运用“顺水推舟”式的提问。比如在共同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幼儿说说“你还有什么看不懂的”“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然后顺着幼儿们提出的问题,以点带面,鼓励其他幼儿来解答问题。这样既能有效地激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融洽幼儿间的关系,又能引发幼儿进一步阅读的愿望。
        三、结束语
        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应在“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下开展,教师应充分了解大班幼儿的阅读经验、兴趣需要和学习特点,为大班幼儿创设愉悦的阅读情境、选择合适的早期阅读材料,通过巧设阅读提问等,帮助幼儿观察和理解阅读内容,掌握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同时,教师作为大班幼儿早期阅读学习过程中的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还应尊重和落实大班幼儿在阅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每位大班幼儿成为早期阅读活动的主人,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早期阅读的快乐,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和习惯的养成,成为真正的自主阅读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