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礼仪品格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路径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周梦珊
[导读] 在计划生育的观念下,很多孩子是家中的唯一,从小便在父母的溺爱中成长。因此他们存在个性强、抗挫能力弱等普遍问题,这些问题能够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在社会不断发展、经济快速运行的今天,礼仪品格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重点内容,只有人们都具备了良好的品格,才能不断地促使自身的素质得到提升。在幼儿时期培养人们的礼仪品格是非常重要的。

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章谷镇第二幼儿园   周梦珊  626300

摘要:在计划生育的观念下,很多孩子是家中的唯一,从小便在父母的溺爱中成长。因此他们存在个性强、抗挫能力弱等普遍问题,这些问题能够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在社会不断发展、经济快速运行的今天,礼仪品格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重点内容,只有人们都具备了良好的品格,才能不断地促使自身的素质得到提升。在幼儿时期培养人们的礼仪品格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够促使人们从幼儿时期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人们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礼仪品格教育 幼儿园教育 渗透路径
        引言
        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入园、进餐、如厕、游戏等,如何在这系列的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是所有幼儿园工作者需要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渗透礼仪品格教育
        幼儿园开展礼仪品格教育时,教师需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逐渐地渗透礼仪品格教育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时,潜移默默地促使幼儿规范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品格。比如,教师在学生吃午饭时,向学生讲述水稻种植、蔬菜水果种植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到每一种食物的来之不易,同时引导学生去了解食堂的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从而促使孩子体会到劳作的辛苦,之后教师再引导幼儿在吃饭时不能浪费粮食。这样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并且引导孩子掌握餐桌的基本礼仪。其次,在幼儿玩完玩具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将所有的玩具摆放到原来的位置上,在幼儿归位玩具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保证幼儿能够将玩具合理规整。最后,在幼儿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幼儿监督身边的小伙伴或者家人们的用餐习惯、生活用品使用习惯情况,然后给予幼儿时间让幼儿分享自己监督的结果,教师需要给完成任务的幼儿给予礼物表扬,在学期末时总结哪位学生获得的礼物最多,可以评为班级中的优秀榜样,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还促使学生能够去监督他人,潜移默默地培养了幼儿的责任意识,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
        二、丰富认知,在学习活动中培养文明礼仪习惯
        在幼儿园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习活动,在专门的学习活动中学习文明礼仪行为。比如,幼儿礼仪活动“如何打喷嚏、咳嗽”,学习内容与文明礼仪习惯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很多幼儿会出现打喷嚏对着他人打、擦鼻涕直接用衣角擦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在礼仪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表演、讲故事等方式向幼儿传递在遇到这类事件时应如何处理。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情景表演,请一名幼儿假装打喷嚏时对着他人,让其他幼儿针对这种行为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是故事中的那个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通过这种方式向幼儿普及打喷嚏、咳嗽要捂住口鼻,尽量不要对着他人。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故事渗透文明礼仪习惯,如向幼儿讲述故事《有礼貌的小白兔》后,提问:“小朋友,你们觉得小白兔好在哪里呢?”逐步引导幼儿讲出小白兔有礼貌的行为,了解生活中应该如何去和他人交流和相处,逐步激发幼儿懂礼貌的思想意识。
        三、设置一些主题月活动,帮助幼儿形成优秀品格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展开不同类型的主题活动,这样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幼儿在玩乐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道德品质。比如,在小班中,学生普遍年龄较小,很多孩子的胆子也比较小,那么这时,教师便可以设置以“勇敢”为主题的活动。教师还可以设置一系列的亲子活动,促使幼儿的家长能够参与得到活动中,使得幼儿有勇气去突破自己,逐渐地幼儿不再怯懦害怕,能够勇敢的上学。在中班的幼儿,教师可以设置主题为“感恩”的活动,教师带领学生编排《感恩的心》歌曲,在排练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充分的讲解什么是感恩,然后教师让学生自己举一些例子来说明感恩,通过这次的活动也要求学生需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他人。对于是上大班的学生,教师要举办的主题活动则是以幼儿行为判断有关的内容为主,比如教师举办以“合作”为主题的月活动,要求幼儿进行合作叠被子,或者拔河、三人两足等需要幼儿进行合作的活动,这样能够让幼儿在竞赛中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然后促使幼儿形成行为的判断意识和能力。
        四、幼儿教师应鼓励家长积极地配合学校
        例如,家长的做法非常简单,就是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他们在幼儿园所学习的知识,必要的时候家长可以对幼儿礼仪任务的完成发挥监督的作用。幼儿教师可以与家长建立微信群聊,教师可以把幼儿每天的在校表现发给家长,也可以把每天需要安排的礼仪任务在家长群中公布一遍,让家长对自己孩子今天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鼓励家长对自己孩子做到赏罚分明,认真及时完成任务的孩子,家长需要对其进行表扬,那些拖延时间不想完成任务的孩子,家长要适当地对其提出批评,并辅助他们完成任务。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终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注幼儿生活中具有生活性、经验性和适宜性的文明礼仪教育方式,将文明礼仪渗透在以观察、操作、交往和表达为主要内容的日常生活中,发挥教师和家长的榜样作用,有助于培养幼儿优秀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吕莹秋.幼儿礼仪品格教育的策略探究[J].快乐阅读,2021(04):66-67.
[2]许婧.幼儿园礼仪教育实践策略探析[J].教师博览,2020(27):81-82.
[3]邓燕.浅谈礼仪品格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成都会场)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