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谢小丽
[导读] 生活常规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幼儿园为了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

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何庄幼儿园    谢小丽

摘要:生活常规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幼儿园为了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师生关系;鼓励表扬;因材施教
        生活常规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包括:进餐、睡眠、上课、盥洗、穿脱衣服等十多个环节,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则。它是幼儿园为了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常规教育既是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第一“必修课”,也是教师做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功”。众所周知,管理一个班级,建立常规是必要的,对于初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良好常规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能使新入园的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呢?
        一、常规培养从入园的第一天开始
        幼儿第一天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不容易摆脱对家人的依恋,会时时刻刻哭闹,这样不利于常规的培养。首先要为新入园的小班幼儿营造—个熟悉的环境,当小班幼儿第一天入园,设法用玩具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幼儿玩自己喜欢的玩具,稳定幼儿情绪,使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愉快生活。实践证明,当小班幼儿离开家庭进入陌生环境往往感到不知所措,这时告诉他们“做什么,怎样做”,他们会比较容易接受,并且第—次的印象会成为良好习惯的开端。寓常规教育于丰富有趣的生活内容之中,有序、有趣的内容使小班幼儿们在不知不觉中服从常规要求,开始师生之间的亲切互动。这样会使小班幼儿更容易摆脱对家人的依恋,缩短情绪波动时间,比较顺利地适应集体生活。
        二、热爱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和小班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这是培养良好常规的前提。小班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如大、小便不会脱裤子,提裤子,教师要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一个个脱,一个个提。吃饭时有的幼儿不会用匙子,教师要一口一口地喂。遇到情绪不稳定的幼儿,要想办法哄。有的幼儿大小便在身上,还要毫不嫌弃地帮助他们换衣服、洗衣服。教师的爱还不仅是这些,还要体现在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和幼儿的教育规律上。要通过教师的关心和体贴,使幼儿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情感上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把关心热爱幼儿与耐心教育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师和幼儿之间形成一种深厚的感情基础,有了这种感情基础,教师就可以科学地管理幼儿,灵活、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良好的常规。比如,班上的嘉嘉小朋友,胆子很小,刚入园时教师组织的活动他不愿参加,甚至连吃饭、喝水也不愿意。我了解到这种情况后,经常耐心地帮助他,刚开始给他喂饭、喝水,后来慢慢引导他自己吃饭、喝水。在组织活动时也特别注意他,经常提问他。渐渐地,他对我不再害怕,还把我当成了朋友,对我提出的要求也会积极、认真地完成,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多了。


所以说爱幼儿是对他们进行常规培养的前提。
        三、多鼓励表扬,正面引导幼儿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多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进行引导,幼儿更易接受,当幼儿的点滴进步受到老师的赞许后,他会更自信、更快乐,因为爱与尊重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幼儿主动地学习。比如,小班幼儿在刚开始吃饭时,桌上、地上全是饭粒,这一直是想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在幼儿吃饭时经常表扬那些吃饭较干净、讲究卫生的幼儿。“佳佳今天吃饭吃得真干净”“东东有进步,他的桌上、地上一个饭粒也没有”“明明今天像个大老虎,他一口口地吃得多香啊”“今天我们来请吃饭干净、不撒饭的小朋友当值日生”。每当这时,幼儿们都大口大口地吃,而且撒饭的现象也明显有了好转。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因为事小而吝啬你的表扬和鼓励,因为幼儿会为了教师的赞许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件小事。这对幼儿积极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观念。
        除了多鼓励表扬幼儿,教师还应采用坚持耐心说服和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还不完善,因此,即使教师讲的对,幼儿也不可能完全接受,接受了也不一定按要求去做。所以,对幼儿的管理还应体现在耐心说服和引导上。对幼儿的正面行为和点滴进步,教师都应积极鼓励、充分肯定并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四、从小班幼儿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教师在组织领导小班幼儿日常生活活动时,—定要从小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循序渐进地实现《纲要》的有关要求,不能操之过急。在具体要求和指导方法上,也要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比如在对小班幼儿培养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时,要着眼于“教”。教师要以极大耐心,不厌其烦地采取多种形式,示范并结合具体讲解指导,通过游戏进行练习,重点放在幼儿学会技能上。在指导小班幼儿日常生活活动时,还必须看到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这些差异除了受家庭或幼儿园的教育影响外,还有受到体质的好坏、智力发展状况、精神状况和意志性格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必须予以重视,区别对待。
        总之,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培养是要从点滴开始,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师在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时,把握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关键,还要注意让小班幼儿成为生活常规的主人,促进小班幼儿主动思考、主动遵守,激发小班幼儿的主动性,教师应在实践中进行不断尝试,在工作中多留意,多运用方式、方法,做个有心人,让幼儿更健康、更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章淑芬. 浅谈小班幼儿常规的培养[J]. 新课程(综合版), 2019(8).
[2]严珊珊. 小班幼儿一日活动的常规管理[J]. 启迪与智慧(中), 2020(1):81-81.
[3]王冰燕. 浅析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的方法策略[J]. 考试周刊, 2019(35).
[4]古炎芳. 浅谈幼儿园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J]. 教育观察(下旬), 2019, 008(005):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