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社团活动提升中学生自我监控能力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李福奇
[导读] 素质教育要求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加强自我监控能力的提升。本文结合中学阶段的社团活动开展现状,对提升中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必要性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具体的策略展开分析,以期提高教育活动的灵活性,有效应对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建设问题,使其核心素养得到提高。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梅林中学  李福奇  514400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加强自我监控能力的提升。本文结合中学阶段的社团活动开展现状,对提升中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必要性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具体的策略展开分析,以期提高教育活动的灵活性,有效应对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建设问题,使其核心素养得到提高。
关键词:社团活动;中学生;自我监控能力
        引言:对于中学教育而言,加强自我监控能力建设,是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和思想建设的根本保障,甚至关系到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由于该方面的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保证引导方式的多样性。对此,我们可以以社团活动为载体,通过具体的活动找到其中的契合点,让中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一、围绕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开展社团活动  
        在初中教育阶段,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新型育人模式。就过程而言,灵活多样的社团活动不仅可以给校园文化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而且还能促进素质教育活动的多渠道、高质量、深层次发展。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由于中学教育管理者的经验缺乏以及放权谨慎等问题,社团活动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如开办审核过严、限制条件多等。实际上,社团活动本应该是通过学生自主筹建、自发组织的,从集体管理角度来说,学校不仅要充分信任,而且要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从而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安排中通过自我监控提高自身能力,并保持协调性。与此同时,围绕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开展社团活动还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这也应该是社团管理的重点所在,从而引导中学生树立“为己服务、自我监督”基本原则,形成教育体系的良性循环[1]。
        二、建立一定的制度保障和条件支撑开展社团活动
        为确保社团活动能够对中学生自我监控能力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还要建立一定的制度保障和条件支撑。例如,对于许多学校而言,其对于社团活动没有产生根本性的重视,从而造成了社团活动没有限制和支持,最终沦落为一盘散沙、悄无声息的“死去”。鉴于此,学校在秉承“放松管理”的基本准则时,还要对规章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明确,以起到一定的条件支撑,保证社团活动和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高。例如,我校对于社团活动的开展有着明确的要求,即为保证活动的稳定时长,将每单周的周五作为社团集中活动时间,并在学期结束后进行优秀社团的评比工作。


在此过程中,首先学生能够按照规定定期参与社团活动,形成日常习惯,为自我监控能力的提高建立基础;其次,由于涉及社团评比,所以需要社团管理人员增强责任感,并具备总结汇报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形成了自我监控[2]。
        三、拓展有效的校园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社团活动
        拓展有效的资源开展社团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例如,为了解决校园师资力量无法满足专业社团发展的问题,学校可整合教育资源,通过与各类教育机构的配合,改善活动条件。如跆拳道、吉他等社团,并制定一定的学习任务,促进中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其次,坚持“骨干引领,全员参与”。学校应注重品牌社团的打造,并立足校本开发和科研建设等工作增强社团的活动体验,从而发挥骨干和教师团队优势,探索新颖的实践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代表的职能得到了强化,因此需要其重视自我监控,争取产生辐射性作用,保证校园社团活动的稳定发展。此外,社团活动还受制于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的监督,通过调查反馈可以不断总结发展问题,进而借助自控手段实现优化和改进。最后,注重文化教育资源的引入。文化教育资源渗透于社团活动不仅可以提高中学生的文化底蕴,而且还能够从道德意识、行为意识等方面进行直接干预。例如,“读书会社团”、“学生法庭社团”等都有很好的教育引导作用。
        四、精选对应的社团项目和活动内容开展社团活动
        从实际效果来看,社团活动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和自我监控能力的提高,但前提是精选对应的社团项目和活动内容。首先,社团活动要表现出一定的组织力,从而锻炼中学生的团队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其次,社团活动要具有思维创新力,从而形成一定的激励作用;再次,社团活动要体现表达力,通过对常规事务的沟通,强化表达能力,有效陈述自身观点;最后,社团活动要充分锻炼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实质上,社团活动更像是一种小型社会,其不仅能给学生不一样的教育体验,同时还能激发自身主动适应的表现,从而提升自我监控能力,不再任性妄为,是适合青春期教育引导的重要方式。
        结论:对如何利用社团活动提升中学生自我监控能力进行研究,首先要明确中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的重要性,然后把握心理成长特点做好社团活动的安排和选择,从而致力于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还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社团活动的监管力度,争取构建系统化、体系化的育人模式。
参考文献:
[1]顾志荣.初中生社团进阶式活动目标的设计研究[J].考试周刊,2020(76):9-10.
[2]刘强强.初中生社团活动的有效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