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常规、润生活—论小班常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王瑛
[导读] 通过观察与记录,将收集到的资料做了分析与整理,将常规培养的目的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保证基本活动的正常运行,②保证幼儿健康与安全,③教授基本生活技能,培养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苏州高新区龙惠幼儿园   王瑛
 
        一、小班常规培养的现状
        (一)小班常规制定的现状
        1.小班常规培养的目的
        通过观察与记录,将收集到的资料做了分析与整理,将常规培养的目的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保证基本活动的正常运行,②保证幼儿健康与安全,③教授基本生活技能,培养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2.小班常规的内容
        小班是幼儿社会角色转变的重要开始,幼儿的角色从只是家庭的成员也变成班级的一份子,这时也正是幼儿养成各种行为习惯及各种常规的开始。为了让幼儿更好的融入幼儿园的氛围里,幼儿园的领导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和《纲要》,制定了一系列的常规,总的来说包括日常生活常规、公共活动常规和基本道德常规三方面。
        3.小班常规的制定的方式
        根据常规的制定方式可以将常规分为两种,一、教师制定的常规 :没有与幼儿一起探讨,教师直接给幼儿制定的一系列常规。二、教师与幼儿一起制定的常规:教师通过与幼儿商量来制定的幼儿能够达到且合理的常规。
        (二)小班常规培养的实施现状
        对教师常规培养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对常规的内容进行了研究,本文分析了常规的培养方式,通过观察教师具体的培养方法和常规培养的实施途径,研究者做出了以下总结。常规培养的途径有:环境渗透,游戏激发,榜样学习,语言指导等。常规培养的方法有:指令,行为强化等。
        1.小班常规培养的途径
        常规培养的途径是指教师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展示常规培养的。经过笔者的观察,幼儿园小班的常规培养途径主要有环境渗透,游戏激发,榜样学习,言语指导。
        2.小班常规培养的方法
        班级里的常规无处不在,教师运用他们能够想到的所有方法来培养幼儿的常规。笔者通过实习发现,教师使用最多的方法是语言教授。笔者通过整理收集到的大量方法,最后将常规培养的方法归纳为指令、行为强化两大类。
        (三)小班常规的维持现状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明文规定或约定促成的标准,这就是规范。”但是由于小班幼儿对于常规要求还不够明确,且做错事反而会引起更多关注,所以小班教师对于那些犯错的幼儿更应该倍加注意。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总结了维持常规的策略和方法,将其归纳为教师与幼儿分别对常规维持的两大部分。
        1.小班教师对常规的维持
        教师不只是确定常规内容,小班是幼儿一切活动的开始,假如你在开始阶段就不能好好的维持,等幼儿后期将无法管理。在幼儿园里,教师主要通过预防和处理这两种方式来保持对常规的维持。
        2.小班幼儿对常规的维持
        一旦确定班级常规,幼儿经过反复认同和强化,就会逐渐内化为幼儿自己的习惯,幼儿在理解常规后,会用常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幼儿也会对身边的违反常规行为进行维护。总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同伴间互相纠正,(2)告状,(3)幼儿自觉更正 。



        (四)小班常规培养的评价现状
        幼儿园常规培养评价是为了从评价的过程和结果中看到哪些是利于幼儿发展的合理常规,哪些是要求改进的不合理常规等,从而制定出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常规,而不是为了得到最终的结果。
        1.评价的主体以他人评价为主
        经过在幼儿园工作中观察发现,因为幼儿年龄较小,他们并不能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所以幼儿在进行常规评价时,主要是以他人评价为主。
        2.评价方式以正面评价为主
        通常对幼儿进行评价的都是本班教师,所以对幼儿的评价的可信度就会很高,在幼儿园中,大多数教师都采用的是正面评价。这样幼儿通过积极效应会给幼儿自己本身带来自信心,获得愉悦心情的同时还能够为幼儿良好的内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小班常规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1.小班常规培养存在的问题
        通过在实习期里对幼儿各种行为以及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的内容方面存在以下几种问题:第一:过度注重生活常规;第二:常规内容太繁琐;第三:常规内容主要侧重于班级管理。
        2.小班常规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幼儿园常规培养基本都是老师按自己的需求来制定的,大多只是为了方便教师的集中管理。教师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往往真正考虑的是自己如何能够管理好整个班级,从而忽略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幼儿的想法,这就造成了常规培养只注重管理功能,忽略了本真的培养价值。
        四、小班常规培养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常规培养理念
        幼儿园教师首位考虑对象就是幼儿,幼儿园常规培养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幼儿的整体发展。幼儿园常规培养就是根据幼儿的需要来创造幼儿成功成长的阶梯,这样就对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努力做到每一位幼儿在学前期都能拥有一个幸福的培养环境。
        (二)制定合理的幼儿园常规
        幼儿园常规是为了幼儿身心发展而创设出来的,它创设的规律跟幼儿发展的客观规律相同,所以更适合幼儿的健康成长。如果创设的规律与幼儿客观发展规律不同,那么幼儿将无法做到。所以常规一定要在幼儿的发展规律里培养,这样既能保证幼儿积极配合,又能让幼儿体验到培养的乐趣。
       (三)采用多元化的常规培养方法
        由于教师不能一直只采用同一种反方式来进行常规培养,所以很多其他效率较高的方法应运而生。其中包括:多采用鼓励等积极的方法、利用一切幼儿感兴趣的正面人物作为模仿对象等。
        (四)创设家园共育的培养途径
        小班是幼儿从家庭到集体生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此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只通过幼儿园单方面进行培养也是非常吃力地,《纲要》中提到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要与家庭密切配合起来,共同打造培养幼儿常规的良好环境,不然就会形成5+2=0的场景。
        五、总结
        幼儿大多在三周岁的时候就要进入幼儿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集体生活。但是由于社会角色与环境的改变,幼儿会出现排斥反应。有些自制力好的幼儿很快就适应了集体生活,但是也有些幼儿无法适应周围的环境,常规培养就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幼儿的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吴云.对幼儿游戏规则的探讨——兼谈幼儿规则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2003, (1).
[3]鲍欣钦. 幼儿园小班班级规范事件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文,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