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李茜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李茜
[导读] 学习的水平和学习的效率直接受学生学习状态的影响。在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条件下,课堂的教学对老师的讲解更加重视,对学生的主动性会很大程度上把它忽略掉。想要正确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的操作方法就是,让学生亲力亲为,从身边找到学习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兴桥中心小学  李茜   425300

摘要:学习的水平和学习的效率直接受学生学习状态的影响。在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条件下,课堂的教学对老师的讲解更加重视,对学生的主动性会很大程度上把它忽略掉。想要正确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的操作方法就是,让学生亲力亲为,从身边找到学习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引言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发展,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和按需发展学生的思维。随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将逐步得到培养,他们自身的数学素养将不断提高。
        一、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是众多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一种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之一。教学方式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新课改教学主题,这种方式互动非常生动,并且还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个性。所以多重教学手段的应用是必经之路,主要是要给学生留下属于学生自己的学习空间,能够激起他们参与自主学习的想法。让其能够体会到自主学习收获到知识后所带来的满足感。有趣而不枯燥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的利用各种优势让其明白自主学习的优越性,能够尽可能地发挥其所长。老师根据教材课程的内容设立一个独立的情景模式,并根据各情景模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共同协助学生深挖出数学知识在这个情景模式下的逻辑性和规则性,通过举一反三的思考行为帮助学生根据教材数学知识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将枯燥的语句用情景模式变为生动、简洁的话语。新型模式的教学情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还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增加教材的吸引力、注重学习策略
        以精美的图画和生动形象的道具对小学生进行兴趣建立,这是根据小学生年龄的特点来调整的,而教材的选取和调整也要根据这一特性来完成,务必让小学生保持兴趣,驱使他们不断的挖掘不断的模仿刺激他们的新奇点,可以让他们在每一堂课上都以探索的目光去求知,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全面的帮助小学生的提升。比如,角色扮演也是学习中可以利用的方式之一,根据教材的内容将其改为符合生活的情景模式。让学生和老师都在轻重扮演一个游戏角色,伴随着身份的演变来进行数学知识的掌握,如一个卖菜的场景,老师是买菜的人,学生扮演卖菜的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非常容易地让学生进入到学习的氛围里面,并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能力,想要学好数学逻辑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加强练习和锻炼,你才能自由应用它。


在这方面,数学能力更多地依赖于老师的指导,而一种能力的形成是学生自身努力的结果。
        三、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生活化的问题展现给学生
        小学生生性活泼、具有很强烈的探索欲望,与课本中丝毫没有乐趣可言的问题相比,如果学校教室条件允许的话,不如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打造一场充满数学色彩的“视听盛宴”。基于此,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应当综合考虑班级学生的男女比例、性格特点、平时爱好等要素,并积极地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给学生布置各种生动有趣、学生乐于了解的题目作为课堂作业。充满童真的图画与生动有趣的视频则能够动态地刺激学生大脑中的听觉中枢和视觉中枢,进而增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多媒体技术可以被称作联系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纽带,学生只有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并将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中,他的自主学习能力才会取得本质上的进步。
        四、互换师生角色让学生准备讲课内容
        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都是由教师制定课堂的讲课内容,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将下节课要讲的章节告诉学生,让他们自由组队选择同伴,然后在课下熟悉教材,探讨讲课的方式以及内容。例如,在讲到“分数除法”的时候,教师在上节课结束之后,让他们在课余时间自己准备下节课要讲述的内容和资料,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进行钻研和交流。当学生在课堂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当成学生的角色,对他们讲述不清楚的地方进行提问,问题尽量具体,这样学生在回答每一个小问题的时候,能够对分数除法中的知识点形成透彻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有可能自身准备的讲课内容不够全面,或者有的学生在某方面存在明显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留出一部分时间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习题,让他们自己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将解题过程和分析思路详细记录下来。由于分数除法主要考查学生的解题过程,有很多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粗心大意导致结果出错。如果让他们将解题过程写出来,可以在学生出错的时候,通过检查解题过程中及时找出问题。因为学生讲课的方式对于教师来说,也是初次使用,教师可以在下课之后,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询问他们在这样的课堂上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以及对数学课堂的建议等,可以通过与学生探讨,找到这种方式的教学规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而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需要从知识的引入、讲解、深入剖析、应用练习等方面进行考虑,对教学的过程、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
参考文献:
[1]李国平.试析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文理导航(中旬),2020(11).
[2]吕艳.浅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学周刊,2020(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