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课堂 以生为本----核心素养下小学农村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评价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徐瑶
[导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其中就如何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并阐明了中长期工作目标,到2022年让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机制更加健全,到2035年基本形成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教育体系。

重庆市南川区水江镇双溪小学校    徐瑶   40840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其中就如何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并阐明了中长期工作目标,到2022年让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机制更加健全,到2035年基本形成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教育体系。《意见》专门就如何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参与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具体举措,其中就提到了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印发,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评价影响着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是小学体育课堂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活动的指引、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学过程的调控。目前,我国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并没有认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直接按照其他学科一样的考评方法,期末考试来进行评价,但体育学科和其他学科有着很大的不同点,体育教学更加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体育品德等方面的提升。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核心素养:它主要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它是通过体育学科学习,学生所能掌握形成的、终身体育所需的、健康发展必备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作为农村小学教师,我们要怎样立足于课堂中,在课堂中怎样去开展评价?
        一、立足丰富的评价语言、改变农村体育课堂传统的评价观念
        在以往的农村小学体育课堂中发现,当前的体育课的评价模式已经跟不上现在新课程的要求,有的老师在课堂中只是一味的强调终结性的评价,而没有真正在平时的课堂上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当中的评价,也没有将孩子们在平时上课中的表现也就是过程当中的评价以及整节课完之后的评价相结合,没有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帮助学生真正的了解自己到底这堂课掌握所学技能。没有充分的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自己评价的认识。
        其次在课堂评价语言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内容,它不仅有效地对教师的观点和学生们的表现进行描绘,而且对于学生兴趣度和参与度的感染与提升也是大有帮助的。第一教师必须要强化语言的激励,对于我们农村小学的孩子们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与认可,这就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需求”,基于此,教师就应当着眼于学生心理需求的满足,让激励在学生中尽可能地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让学生们产生更多想学习、想学好体育知识技巧的内生动力,比如在上《足球脚内侧传球》内容的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两两分组”以学习成效汇报交流的形式将学习到的知识与技术展现出来,在汇报展示完成之后,教师应当强化对每一名学生的肯定性鼓励与评价,让学生们提升自信心的同时对于自身在脚内侧技术运用的薄弱环节、不足之处等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的尝试性和锻炼性也就更为明显。


第二、要有幽默性的评价语言,我们教师要借助幽默的语言来进行对学生本堂课作一个评价,这样才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的同时,也不会让学生感觉特别尴尬,也可以有效的激励学生改变这堂课所学的知识技能。
        二、立足于评价方法与形式的多样化
        农村小学的体育课堂当中,很多时候都感觉学生很被动,总是一切都听老师的安排,特别是期中考、期末考核的时候,全部都是按老师所提的要求,学生去按照要求完成,在执行过程中,凡是学生按照要求去做的,成绩就高,不按照要求的话成绩就差,其实这种情况有时候也只是关注外表,而不够客观、不够全面,忽视了孩子们在课堂中学习过程的一个评价,在新的《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就提出要求我们的老师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除了要对考核结果的一个评价以外,还要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评价,除了有一定的量化评价以外还要有定性的一个评价,这样才能够把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的每个环节估计到,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体现了以人为本。就比如在很多农村学校的孩子,有些班上的孩子自身身体素质很不错,老师在讲解实心球投掷动作要领的时候,其中一些站在队伍后边高大的孩子没有注意听,也没有认真练习,但是每次在考核的时候他们总能够获得很好的成绩,而相对班上个子比较矮小的学生认真听讲了老师了动作方法之后,在课堂当中也很认真的去练习,但是到了考核的时候成绩不是很理性,通过这两类学生来看,我们不能单一的去评价最终成绩较高的学生,而是要从孩子们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去评价孩子,这样才能体现出核心素养下 学生身心发展的情感。创新性、新鲜化的想法和思路,人人都想得之有之。
        三、立足于综合素养在农村体育课堂评价范围拓展上下功夫
        着眼于农村小学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教师应该要注重“生活化”思维的运用上强化我们学生在体育课堂当中实践运用的提升,在每一堂体育课程当中的评价要正确树立导向,带动我们学生将整个体育的理论运用到我们实践当中去,在体育课堂中实现体育乐趣与体育价值的最大化的发挥。同时要强化对学生心理的培养和评价,因为现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当前国家教育提出的严峻的问题,很多孩子由于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同在压力状态下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这个时候要求我们农村的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结合每一个孩子的心理特点,采取最科学又恰如其分否评价进行点拨,既不能够过于激进同时也不能够毫无指向性,这样来推动我们农村小学体育课堂的核心素养和人格特征的同步性、协调性发展。
        总之,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目的是在于育人,作为评价这一部分是教学中重要环节,我们既要培养学生运动技能和方法,同时还要及时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我们教师要精心教导,“教”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玩”,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的“玩”,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强其创造能力。要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大胆突破以传授竞技体育项目技术为主的考核体系,树立终身体育为主多种体育形式并存的考核观念,重视在小学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幅度和努力求知程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锻炼身体,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让学生在自练、自评的体育锻炼实践中养成经常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在当下的大环境里,其实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培养学生全方面的素质技能,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愉悦身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