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蔡财贵
[导读] 一个国家物理学科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方方面面,小到生活常用机械的发展水平,大到宇宙航天科学技术。初中物理学主要让学生去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是物理学的基础。在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向教学法能够很好地帮助初中学生学习理解物理知识。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十中学 蔡财贵 341400

摘要:一个国家物理学科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方方面面,小到生活常用机械的发展水平,大到宇宙航天科学技术。初中物理学主要让学生去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是物理学的基础。在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向教学法能够很好地帮助初中学生学习理解物理知识。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实施
        引言
        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的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而且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引导,使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一、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传统物理教学不能保证学生的参与度,但是在应用问题驱动教学法时,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吸引学生参与到物理问题的分析过程中来。学生在物理问题的吸引下,往往更愿意认识物理知识,了解物理规律。学生只有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展开想象,并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才能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内容。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和同学合作探究学习,寻找关键性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自主探究物理知识时,也会提出一些困惑,并将这种困惑作为其下一次自主探究的契机。学生通过不断地分析物理问题,掌握解题思路、解题技巧方式,就可以理解物理知识结构,并能准确解决物理问题。
        二、合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精神
        问题导向教学方法是以问题为出发点的,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相应的知识,培养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建立,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向法,第一个步骤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问题是问题导向法的核心,也是问题导向法的“导火索”,只有学生发现问题,才能使其思考,从而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直接访问的形式让学生产生疑问。这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比较直接,适合于比较普及、比较直观的生活现象。教师也可以通过统计的方法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在课堂上举几个有共同特征的例子,引导学生去发现共同点,进而在学生脑海中产生疑问。这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相对高级,对学生的总结能力、对比能力都有一定的锻炼。但发现问题之后,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使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及其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探究科学的方法去解决相关的问题。



        三、分析思考问题,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一方面体现在对学生问题发现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注重对学生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训练.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其核心素养.例如,在教科版九年级第四章第一节《电路》的教学引导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电线、电池、灯泡、开关等材料,让学生自主设计电路,并分析所设计电路中电流的流动方向。教师可以为学生做最简单的教学示范,让学生理解如何搭建一个完整的电路。教师具体可以利用一个小灯泡、一个LED灯、两节干电池、一个开关等材料来进行演示实验,从而让学生理解电路的搭建注意细节。学生在自主组建电路时,往往会先设计电路或者先开始搭建电路。学生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最终会使小灯泡发亮。且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理解闭合开关时电路中才会有电流,且电流的方向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教师可以设置教学问题“如何设计电路减小灯泡的亮度?”学生在设计电路时,会设计出并联电路来减小灯泡的亮度。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电路图,并理解通路、断路、短路等情况。
        四、老师要注重对问题的解决
        问题和答案这二者是相互对应的,学生们积极提出问题的同时也需要老师对于问题的重视,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提问变得有用且有意义,初中生正是心思敏感的时候,如果每次提问老师都采取敷衍甚至不理睬的态度,学生们感觉不到老师的重视,时间长了就不会再主动提出问题,老师的认真回答也相当于对学生的一种鼓励和肯定,而且这也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根本目的,一个好的课堂氛围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学生已经鼓起勇气提出问题了,老师们也要积极做出回应,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或者当堂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老师可以课下给学生单独讲解或者在下一堂课上课之前做一些科普,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知识都和数学有联系但也有很大区别,例如速度和平均速度,重力和质量等很多相似的名称使得很多学生都会弄混,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老师们一定要把这些问题讲清楚,能够及时解决学生们对于概念的混淆,这也是让他们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让他们有问题不要放在心里,要及时地提出来,老师也可以及时解决,师生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问题导向法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其实现了传统课堂的转变,学生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体,教师起辅助作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究意识,进而培养出完整的逻辑思维。教师应该重视问题导向教学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问题导向教学灵活应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红英.初中物理课堂中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教师2020(18):96-97.
[2]余晓峰.浅析初中物理课堂问题导学教学模式[J].甘肃教育,2020(12):93.
[3]吴春雪.基于问题导学的初中物理教学浅析[J].智力,2020(12):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