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章银
[导读] 自信,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的心理倾向,也是自己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何庄幼儿园 章银  226500

        自信,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的心理倾向,也是自己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幼儿期是个性品质处在可塑性较强的时期,从小培养幼儿相信自己力量的心理品质,无论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是提高群体素质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引导幼儿学会学习,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充满自信地走向未来,成为新时期高素质的人才,是幼儿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和任务。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本文就此进行了一些实践研究。
        一、自信心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是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或是在处事能力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时期,自我意识逐步形成,不断发展,是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无疑会对幼儿的人生发展带来很大的益处,可见自信心对幼儿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首先,拥有自信心,可以让幼儿的内心变得强大。有些幼儿从小生活在无忧无虑中,身边全是宠爱和呵护,没有经历过不顺,没有面对过困难,看似一路平坦,其实是为未来埋下隐患。当他们直面困难的时候,没有了教师或家长的帮助,没有了依靠,就会内心崩溃,变得萎靡,甚至自甘堕落。在现实生活中,教师或家长不可能一直陪在幼儿身边,也不可能帮幼儿解决所有的困难。那么为了让幼儿以后能独自生活的更好,教师或家长就需要从小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让幼儿有勇敢面对困难的自信心,让幼儿的内心强大起来,遇到困难时有勇敢面对的勇气才是让幼儿的未来更加精彩的正确做法。
        其次,教师应给予幼儿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如果幼儿做错了一件事或者没有很好的完成时,教师切忌不要急着否定,教师应该做的是适当的鼓励和指导幼儿,了解幼儿哪里需要帮助,耐心的帮助幼儿去改正、去做好。就算事情是不对的,也要耐心的讲解和指引幼儿。幼儿们都很敏感,如果教师一味的否定,甚至语气里包含明显的不耐烦和厌恶的情绪,那幼儿们就会觉得很没面子,很尴尬甚至于因此变得退缩。有些性格内向的幼儿,还会因此变得畏手畏脚,做一件事时总会担心自己做不好而不能发挥实力,怕受到别人的嘲讽,从而对自己没有信心,遇到困难也没有勇气面对。
        二、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策略
        1、赏识信任幼儿,树立其自信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就是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近来有学者把这句话概括为赏识和信任孩子。教师的言行对幼儿自信心的树立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微笑、点头、抚摸等都是给予幼儿的信任和支持。幼儿也会在老师信任的目光下、支持的话语中,重新树立起自信。


教师必须注意自己对幼儿的评价和态度,多给予幼儿以肯定,多给予幼儿以鼓励,比如爱抚、点头、微笑、夸奖等,切忌不要随意批评、训斥幼儿,总之对幼儿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幼儿遇到失败和挫折时,教师要给予更多的鼓励,而不要一味的指责,以保护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每当幼儿取得点滴成功时,都要给予幼儿表扬和激励,并讲给其他小朋友听,在全班树立榜样,用最美的语言、最甜的微笑、最诚挚的爱抚建立幼儿的自信心。
        2、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培养其自信心
        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成功的积极体验会增强幼儿的学习动机,激发幼儿再次尝试的欲望。成功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幼儿获得自信,失败的实践活动则可能给幼儿失败的教训,幼儿更不敢在集体活动中有自信的表现。教师让幼儿表现主要是让幼儿从成功的喜悦中增强自信。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为幼儿提供获得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积累成功的情感体验。幼儿期正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需结合幼儿的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活动,使所有的幼儿都能获得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幼儿们能享受到胜利的欢乐和成功的乐趣。比如,在以“我敢做、我会做、我能做”为主题的活动中,全班幼儿们互相交流,让每个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能干什么,内容可以包括学习、纪律等方面。活动前教师应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尤其是那些能力较弱或自信心不足的幼儿,帮助他们进一步明确意识到自己也有长处,从而培养自信心。又比如在开展以“小博士”为主题的活动中,教师在户外活动时组织幼儿们围坐在一起,请每个幼儿轮流当“小博士”给其他幼儿出谜语或脑筋急转弯之类的题目,请大家解答,如没有答对时,请“小博士”告诉大家答案。此活动中所有的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能使幼儿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长处,同时也获得了同伴的肯定和鼓励,进一步增强了自信心。
        3、发扬幼儿的优点、弱化缺点,增强其自信心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应该认真分析每个幼儿发展的特点,扬长避短,针对不同幼儿的独特性,因材施教。不要将幼儿作横向比较,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发展速度和发展优势,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个幼儿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树立起“我也行,我也很可爱”的观点,充满信心地面对自己,努力追求进步。比如,有的幼儿很调皮,但是表达能力非常强,教师就可以组织这类幼儿进行“小小广播员”活动,请他讲一讲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让他得到大家的尊重,增强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每个幼儿的优点,并及时启发引导,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三、结束语
        自信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幼儿充满信心地去努力实现自己愿望和理想的动力,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一种特别重要的心理素质。在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上,教师应赏识信任幼儿,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还应发扬幼儿的优点、弱化幼儿的缺点,于平凡细微处观察到幼儿的点点滴滴的进步并加以强化,去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从小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的一生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