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张慧
[导读] 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诵读中华经典美文,是幼儿们从小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捷径。让幼儿们从小扎根在自己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体现。

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何庄幼儿园   张慧

摘要: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诵读中华经典美文,是幼儿们从小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捷径。让幼儿们从小扎根在自己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体现。诵读经典,可以陶冶品行、加强修养,起到儿时诵读终身收益之功效。
关键词: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实践;研究
        近年来,中国传统教育日益受到教育领域用到其他领域的关注,国内掀起了一股经典诵读热,幼儿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经典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作品。诵读是念,读出声音来。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是指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3~6岁幼儿轻松愉快地朗读我国古文经典,从熟读到熟记,一部部地朗读、背诵古典诗文;合理地将我国古今的经典故事、名画、音乐、名剧的欣赏教学穿插进幼儿的学习活动,融入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让幼儿接触经典,接受经典的熏陶。
        一、创设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的环境,激发幼儿诵读兴趣
        蒙台梭利说:“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幼儿是在环境中学习的,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教师应为幼儿营造“经典诵读”氛围,激发幼儿的诵读兴趣。首先是物质环境的创设,是通过物品的摆设、墙饰和一些辅助教材来实现的,以让幼儿置身于轻松自然的环境中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园内楼梯、走廊、墙面进行布置,介绍经典人物的生平、著作、贡献以及传诵至今的经典故事,教师还可以提供诗配画、古代儿童常规礼仪图、古典绘画作品引导幼儿欣赏等。在每个班中创设经典诵读的墙面布置,教师根据诵读内容自制教玩具、操作材料,幼儿园内每天播放经典名曲、名剧,为幼儿创设一个口之能读、耳之能听、目之能视皆是经典的环境。其次要发挥家长的作用,家园配合,共同引导;同时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快乐的诵读氛围,坚持运用正面教育的手段,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幼儿快乐地诵读,喜欢诵读并逐步养成诵读的习惯,在诵读中成长发展。
       二、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点滴渗透,学习国学经典
       3~6岁是幼儿记忆的最佳年龄,所以背诵对幼儿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学前幼儿在学习经典诵读时并不要求完全理解其含义,在熟读经典诗句后感受经典诗句的韵律,抑扬顿挫、气定神闲、摇头晃脑,让幼儿遨游于经典之中,感受经典。比如,在幼儿饭前十分钟、离园前十分钟、集体活动前的走礼仪线、喝水时的三字经、餐后阅读经典活动、午睡前的词赋音乐入眠以及活动等待环节等比较零碎的时间,都可以组织幼儿们诵读古文经典。


教师不要求幼儿字字明意,句句通晓,而是通过讲解大概的意思,让幼儿心领神会、熟读成诵。幼儿有自己特有的生活体验,在教师的点拨、启发、梳理下,一字一词、一句地反复吟诵、体味,慢慢就能内化吸收。可以采取跟读法、对送法、接龙法、默念法……使经典诵读活动与游戏相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古诗,使幼儿置身于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诵读过程中书声琅琅、情绪昂扬,幼儿慢慢内化吸收,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优秀品质,那么,我们国学经典的学习也就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选择合适的作品,让幼儿感受经典魅力
        经典文学,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作品内容包罗万象,有的寓意深刻,有的富有哲理,有的寄情山水,有的诗情画意。但这些内容并不是都适合幼儿学习。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幼儿生活的年代相差很远,对幼儿来说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幼儿的好奇心强,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经典诗文的选择应与幼儿的年龄、认知特点密切结合,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幼儿感兴趣的诗文作为教材。
        1、结合季节诵读。比如,春天诵读《咏柳》、《春晓》;夏天诵读《小池》、《江南》;秋天诵读《静夜思》《秋浦歌》;冬天诵读《江雪》等,这些古诗简单美妙、意境悠远,读起来朗朗上口,使幼儿仿佛感受到了一幅幅清新、流动的四季的画面,感受到了语言美、意境美,引起他们在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增加了诵读的兴趣。
        2、童趣作品引领。充满童趣的古诗文特别能激起幼儿诵读的兴趣,幼儿感受到了有趣,往往就理解了作品。比如《咏鹅》这首古诗,是骆宾王七岁那年观鹅时随口吟唱的,语义浅显、用字自然,勾勒出儿童眼中的白鹅形象,充满童趣,展示了一幅白鹅浮清波的画面。引导幼儿用眼睛去观察,用行动去探究,用语言去模仿,展开充分想象去丰富挖掘诗歌的内在含义,使活动增添趣味。
        3、教育作品升华。在选择古诗文时,教师应取其精华,选择一些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内容,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幼儿今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奠定基础。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的学习,使幼儿在快乐诵读中得到更多生活知识的启迪和为人做事的启蒙道理。
        总之,幼儿园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给了幼儿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同时也丰富了幼儿园的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提升了教师和幼儿的文化品位,使经典文化成为幼儿们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幼儿们成长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刘永艳. 经典诵读在幼儿园的开展与实施策略[J]. 儿童与健康, 2019(9).
[2]雷玲. 幼儿园国学经典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J]. 试题与研究, 2020(24).
[3]王春艳. 幼儿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J]. 陕西教育:教学, 2020(1):11-12.
[4]田玉. 经典诵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施策略[J]. 新课程(综合版), 20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