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在高职机械制造类课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王佳琦
[导读] 机械制造是我国制造业的基础,而在我国经济发展体系中,制造业以实体经济的形式在支撑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在高职机械制造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手段和模式来开展教学,培养优秀的机械制造专业人才。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王佳琦

摘要:机械制造是我国制造业的基础,而在我国经济发展体系中,制造业以实体经济的形式在支撑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在高职机械制造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手段和模式来开展教学,培养优秀的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可以将信息化教学应用到课程教学中,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此来构建更加高效的机械制造类课程教学课堂。本文主要分析信息化教学在高职机械制造类课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职;机械制造类课程
        引言
        将信息化教学在高职院校推广应用,是符合先进教学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课堂内容丰富度和授课质量,还能使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方便,帮助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高职机械类的课程需要的不单单是理论知识的讲解,还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好信息化教学的优点,把高效便捷、实时准确、丰富多彩的教学优势全部体现出来,寻找并应用最适合的措施,是每一位高职教师义不容辞的。
        1、高职机械制造类课程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教学是指充分利用信息化设施和技术来开展信息化教学,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近几年来国家一直在号召信息化教学的开展,并且很多高职院校也认识到了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具备了信息化教学的条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来购买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和设施,建立了一体化的多媒体教室,硬件设施方面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在课程的信息化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并且以传统固化和僵化的方式为主,缺乏创造性,长期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的心理,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课堂参与度难以保障。另外,在信息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有效融合,教师往往是为了信息化教学而采用各种信息技术,并没有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组织,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2、信息化教学在高职机械制造类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2.1搭建网络信息平台
        要实现高职机械制造类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搭建网络信息平台。网络信息平台和传统的教学课堂相比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学生更乐于接受信息平台的学习内容。因此,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形式来将机械制造类课程的知识和内容转移到网络平台中,搭建网络信息平台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途径。


例如,在钳工实习之前,教师就可以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将虚拟的教学场景放到网络平台上,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钳工实习应该掌握的技巧和技能,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呈现知识,通过一个个直观的小视频来讲解相关的内容,以此来让学生做好预习,让学生清楚了解下节课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能够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来实现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可以和教师在线提问,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在线解答学生的疑惑。
        2.2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着重开展实践课程
        机械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在许多高职学校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大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足,高职院校应当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着重开展实践课程。信息化教学可以带给课堂先进的设备,让学生在上学期间就接触一些先进的机械设备,对他们开阔眼界是很有帮助的。使用先进的实践设备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到最实用的知识,为今后参与机械制造、机械生产工作做足准备。教师也应当对信息化教学进行合理利用,发挥长处,多搜集整理实践教学的成功案例,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把最适合学生的实践教学方式带给他们。
        2.3展示教学视频,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在高职教学环节,机械制造类课程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一方面,机械制造类课程要求学生从认知与操作两方面进行学习,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自身的相关技能,导致综合学习难度上升;另一方面,机械制造类课程所涉及的制造工艺、制造产品不唯一,教学内容较为复杂,导致学生无法形成具体的知识结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要根据当前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还要在课后完成相关教学重点的整合,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要提升高职机械制造类课程的教学水平,只有帮助学生理解制造什么、怎么制造、如何制造,才能使学生更为扎实的掌握教学知识。信息化教学的引入为教学展示带来了更多思考,在连接网络的情况下,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与多元教学材料形成互动,获得更为直观、有效的教学展示,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使零星的教学内容结合为整体,提升教学效率。以钳工教学为例,在开展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可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为学生播放对应的教学视频,通过对视频的二次分解,实现教学的具体性、针对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基本技能,并不断总结经验,相较于以往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及时积累教学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提升综合学习水平。
        结束语
        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保证其人才培育质量,高校必须结合机械制造类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教学特点,综合教师授课能力等因素来调整信息化教学应用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以合理方式开展后续教学工作,保障其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连宝,陈猛.信息化教学在高职机械制造类课程中的应用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9,284(08):257-259.
[2]靖娟,程志清,熊玲鸿.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高职《机械制造技术》中的研究与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7,20(11):226-227.
[3]马磊.信息化教学在高职装饰装修施工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旬刊,2018,17(22):28-29.
作者简介:王佳琦(1984.12-),男,河北唐山人,硕士,机械工程,研究方向:机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