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的新视角探析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左佳琼
[导读] 如今我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幼儿园的道德教育有了很大的改变。信息技术为幼儿园德育提供了一个更广阔和更新奇的环境,还拓展了幼儿园德育信息资源,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德育。

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保集蓝郡幼儿园  左佳琼  321000

摘要:如今我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幼儿园的道德教育有了很大的改变。信息技术为幼儿园德育提供了一个更广阔和更新奇的环境,还拓展了幼儿园德育信息资源,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德育。在信息技术这一优质的媒介提供的优良条件下,幼儿教师究竟该如何处理其与德育的关系,从而为幼儿提供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此本文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幼儿园德育教育策略展开探讨,旨在推动我国幼儿教育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德育;教学策略
        1 信息技术对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出现对幼儿园的德育教育工作是一个冲击,更是一个发展。当今社会处于信息高度融合发展的社会,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之中,人们也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这些新型信息技术颠覆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也促使人们的生活、学习模式发生变化,教育也因此而发展,这为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路径。
        首先,信息技术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工作内容,能够实现知识之间的整合、实现德育知识的传输,对幼儿园原有的德育教育内容做有效补充;其次,信息技术的出现创新了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促使“线上”、“线下”有效结合,实现了即时教育;再次,信息技术的出现能够实现“家园双向互动”,将家长引入到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中,丰富德育教育的主体,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最后,它能够以信息技术的方式开展、储存、记录幼儿的德育教育活动,能够将其活动信息以数据形式转变为资源,为教师进行后续的深层次德育教育工作提供资源支撑,从侧面提高幼儿园的德育教育效果。
        2 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的新视角
        2.1 借助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教育资源与德育实际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愈发成熟,大大提高了信息化教育资源的价值,也完善了过去传统德育中的许多弊端。在传统的德育中,教师更多会以文本作为基础,通过口头说教进行教育,甚少有拓展延伸,难以促使幼儿发散思考,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德育带来了许多媒体工具,教师可结合德育内容利用图片、动画、音乐等功能进行延伸,为幼儿德育创设良好氛围,改变了过去德育模式枯燥乏味的环境。同时,对于幼儿教师来讲,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够进一步丰富德育方式,促进幼儿对德育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实现发散性思考。比如,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拔河游戏时,提前对幼儿进行安全知识宣讲与游戏技巧传授,要求大家要团结一心、互相帮助,才能在游戏中获胜。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相机将整个过程记录下来,然后在德育过程中呈现这些素材,结合信息化资源与德育实际,让幼儿深刻认识到拔河是一项集体运动,自然而然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在今后的生活中更注重与同伴互帮互助。如此看来,信息化技术能实现教育资源与德育实际的有机结合,实现德育方式的改良,有助于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



        2.2 创新教学活动,提高幼儿活力
        除了向幼儿传授基础的教育知识,幼儿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中组织一些教学活动,养成幼儿勤动手、爱动脑的好习惯,为幼儿的学习注入活力。幼儿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很多联想,也能够懂得很多道理,这些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凭借简单的教学灌输幼儿是无法习得的。因此,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活动的表现形式,吸引着幼儿参与其中。例如,在教学《玩纸系列》这部分内容时,幼儿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活动材料,就“纸飞机”的主题开展教学。首先,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展开思考“怎样才能让‘纸飞机’飞得更高更远?”这一问题,然后让他们进行动手操作。紧接着,幼儿教师可以给幼儿播放一些科普视频,让幼儿了解“纸”隐含的奥秘。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幼儿活力,还能够给幼儿普及更多的知识。
        2.3 借助信息化技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在幼儿园德育活动中,需要重点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身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平时不仅要在幼儿学习与生活方面做好引导,还要重视在德育中促进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达成这一教育目标,教师可借助信息化技术合理设计具体的教育内容,促使幼儿在直观情境中进行体验,助力其产生正确认知,并且将良好的行为习惯持续保持下去。比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讲文明、懂礼貌”的动画课件,让幼儿对讲文明、懂礼貌是好孩子的表现有直观认知,从而在生活中逐渐向动画课件中的行为举止靠拢,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如,在开展“好朋友”的社会活动过程中,教师可将幼儿园内小朋友平日玩耍的视频播放出来,让幼儿直观感受互帮互助的情景,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到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并且将这一认识落实到自己今后的生活行为中。
        2.4 有效开设德育活动,实现线上“新积累”
        德育教育并不是简单的说教式教育工作,它更多的需要幼儿的直接体验、直接参与、直接实践。因此幼儿教师基于原本的理论德育课程,进行实践德育活动。并且通过信息技术来对幼儿的德育活动进行线上上传和记录,这些德育内容都会成为幼儿道德成长路上的宝贵资源。
当然信息技术的出现也为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支撑环境,为幼儿园的德育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教师必须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在环境中的独特作用,提高德育教育效果。首先,音频、视频环境为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提供了声像支持,满足了德育教育的需求;其次,多媒体信息的出现为幼儿园的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空间体验。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是孩子接受启蒙教育的起始阶段,为了从小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切不可忽视德育的重要作用。幼儿园在德育工作中需要巧妙利用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教学资源与教学实际,并且实现促进师生互动、拓展园本德育课程、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强化幼儿纪律意识以及促进家园合作等德育目的,助力幼儿在信息化环境中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潘福明.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视角[J].科普童话,2020(04):168.
[2]廖月丽.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视角[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12):240.
[3]祁彩君.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视角[J].当代家庭教育,2019(23):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