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教育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章燕萍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章燕萍
[导读] 树立幼儿的自信心能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让幼儿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并对幼儿作出正确的评价等,以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学前教育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保集蓝郡幼儿园   章燕萍    321000

摘要:树立幼儿的自信心能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让幼儿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并对幼儿作出正确的评价等,以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学前教育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关键词:学前教育;自信心;培养策略
        1.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作用
        1.1提高幼儿思维能力
        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有利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和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幼儿时期是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可以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去面对学习和生活,更快更好地适应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做好进一步的准备。
        1.2提高幼儿抗挫能力
        素质教育落实的主要路径和方法之一就是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这对于幼儿性格和品质的提升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注重培养幼儿自信心,还有利于幼儿抗压抗挫能力的有效提升。幼儿受自身各项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习信心造成影响。而教师如果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有利于幼儿抗挫抗压能力的有效提升,帮助他们正确面对困难,健全幼儿心理,全面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
        2.影响幼儿自信心形成的原因
        2.1家庭环境的影响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影响着幼儿的一生,温馨的、和谐的生活环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促进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不良的家庭环境影响幼儿的人生观、价值观、自信心,尤其是离异的家庭,幼儿缺失的爱在将来成长过程中影响幼儿的自信心,甚至出现自卑、自闭的心理。或者是过分溺爱幼儿的家庭、或过分严苛的家庭,都压抑幼儿的自信心。
        2.2教师教育的影响
        在幼儿的一生中,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其次影响孩子的一生是“教师”,教师的举动和评价都影响着幼儿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对周围的人、事物的看法。当幼儿走入学校的那一刻起,教师是除了父母、亲人之外最亲近的人,教师的鼓励可以使得幼儿的自尊心得到满足,树立自信心,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着美好的想象,对幼儿的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3.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策略
        3.1尊重幼儿的想法
        幼儿普遍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大部分幼儿能够对教师的问题给予奇思妙想的答案。不过一些教师还在采用应试教育的理念,通常会要求幼儿回答标准答案,而对幼儿所给出的独特答案基本上都会持否定的态度。


比如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月亮和什么比较像?”此时,有的幼儿说像小船、有的说像镰刀,尽管答案没有统一性,不过教师依然会告诉学生“是否和饼干比较像呢?”此时幼儿就会异口同声地认可教师的答案。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会觉得教师的这种行为是对自己答案的一种否定,并会开始质疑自身的能力,甚至会觉得以自己的水平根本不能够想出合理的答案,这样一来就会影响他们树立自信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想提升幼儿的自信心,那么就要对每一个幼儿所给出的答案予以鼓励。教师要站在幼儿的立场上来看待问题,并要激励他们勇于表达对问题的看法,要对他们予以鼓励,这样一来幼儿就会慢慢增强自信心。例如在讲到“我喜爱的蔬菜”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在提问后,教师要给幼儿留下一段分析的时间,并以小组学习的方式来让组里的成员讨论对问题的看法。等规定的讨论时间到了之后,教师要让一部分幼儿聊一聊他们都爱吃哪些蔬菜和其中的原因,一些幼儿会说“自己最想吃的是洋葱,因此能够和鸡蛋放在一块做”,有的会说“自己喜欢吃蒜薹,因为自己的父母很喜欢吃”。尽管学生的答案都各不相同,不过此时教师一定要予以肯定,并这样教导他们:“同学们表达的都非常好,一部分同学所喜爱的蔬菜是相同的,尽管出发点不同,不过‘我’认为你们的想法是真实的。蔬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所以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吃蔬菜,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采取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自己的想法已被教师所接受,这对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3.2幼儿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提出问题
        幼儿因为自身的性格和受成长经历的影响,在学习水平、语言表达等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别。一些学生自身能力突出,教师不用过多的指点就能够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而对于一些学习水平差的幼儿来讲,教师要通过耐心的指导,他们才能够完全的掌握。不过在过去进行教学时,教师普遍只采取一种标准来进行教学,造成一些幼儿跟不上教学节奏,难以理解教学内容,这无疑深深地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所以,若想提升育儿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能力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可以采取分层的方式来给每个幼儿进行提问,并且问题要随着幼儿能力的提升而逐渐加大难度,以提升幼儿的学习自信心。此外,无论幼儿的制作效果怎么样,教师都要予以合适的鼓励,这样就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主动地加入随后的学习中。
        3.3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自信心
        在进行教学期间,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安排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以使他们能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逐渐提升自信心,并在参与教学活动期间,有机会把自己的能力展现出来,提高自主意识和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创建“我是小能手”的教学活动,给幼儿提供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让幼儿在活动期间进行更多的沟通与合作,和同学展示自己的长处。采取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发挥出幼儿自身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提升幼儿的自信心,从而为他们将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幼儿自信心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缓慢的过程,更需要家长、幼儿园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幼儿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给予幼儿尊重,重视和鼓励幼儿,让他们能够体验到自己的感受和变化,从而不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王珂,胡万山,田萍.户外活动对幼儿人际交往的影响及促进策略[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40(06):106-109.
[2]覃丽.幼儿园盥洗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探讨[J].教育观察,2020,9(40):8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