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兴趣”作文教学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郑秀根
[导读] 作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但这一阶段,学生们所掌握的语文知识还不够丰富,写作文对其而言还有一定的难度,这对作文教学来说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因此,就需要教师采取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才能成功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促进作文教学得以良好的发展。

广东省廉江市石岭镇中心小学 郑秀根   518108

摘要:作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但这一阶段,学生们所掌握的语文知识还不够丰富,写作文对其而言还有一定的难度,这对作文教学来说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因此,就需要教师采取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才能成功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促进作文教学得以良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小学“兴趣”作文的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辅导;兴趣培养
        古人曾经说过: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由此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生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是驱使学生理解、学习、运用新知识的推动器。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都好动贪玩,性格上也极其不稳定,如果教师以强制性手段要求学生学习,不仅会让学生厌烦学习,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打心底里爱上学习。
        1创设丰富情境,激发写作热情
        兴趣教学是在先进理念下,教师根据学生的求新心理和好奇心来创设愉悦的气氛,设计多样的授课方案,使之在放松心情的同时吃透所学知识,掌握相应技能的教学手段。为了更好地将兴趣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出能燃起其兴趣的写作情境,加深对写作题目的理解,打破定型式的思维,写出饱含个性特点的作文。
        例如,在《祖父的园子》的学习后,需要安排一篇习作练习,教师为了让学生看到作者如何表达情感,故利用多媒体设备播出相应的图片或视频,展示出文中昆虫和花朵等,随之引导“如果我们是作者,看到五彩缤纷,而且什么都有的园子,和家人一起栽花、除草、浇水,大家感受一下,能体会到什么?”,学生脑中浮想联翩,燃起热情并想象在这样的园子中拿着“锄头”乱刨,又把苗当成草,祖父非但没生气,还依旧在笑,马上明白并回答出:“作者在园中帮倒忙、瞎闹,但祖父因为对作者特别宠爱,所以作者其实是要表达祖父的爱,浓厚的爱!”。教师点拨:“这种爱在作者的笔下是如何告诉我们的,可以找到直接描写的句子吗?”,学生细读中质疑并询问:“为什么没有直接体现爱的句子,但又感觉到处都有爱”,教师提示:“这是含蓄的表达方式,将情感融入字里行间”,学生恍然大悟,立即在文中寻找,开心地回答:“祖父的大笑和对待作者的态度,都是源于爱”,另一学生也表达出:“作者在花、鸟和倭瓜的描写中让我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是自由,也是作者的回忆,这里面充满了怀念”。这时,教师提问:“如果让你们写一篇和成长或回忆有关的作文,该从哪里入手?”,学生A迅速回顾之前融入的情境,回答:“先确定让我感触最深的事情,然后描写经过,在字句中融入我的想法和情感”。教师顺势布置习作练习,让学生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将刚才的构思扩充成一篇完整且饱含情感的作文。



        2 互动教学,优化课堂氛围
        在以往传统课堂中,教师通常会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扮演着“演讲家”的角色,其目的就是能轻松掌握教学节奏,控制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然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通过认真听讲和做笔记来学习新知识,被动的接受教师对课文内容的讲解,由于缺乏必要的师生互动以及独立思考的机会,将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要明白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会让学生感到课堂枯燥无味以及深深的压抑感。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放下身段,走到学生中间,积极和学生沟通交流,并创造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在思考中提升创新思维能力。课堂上良好的师生互动,不仅会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面临的困难,并给予正确恰当的指引,同时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热情,进而激发自己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讲授《一封信》这篇课文时,课堂提问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最直接的方式,同时提问过后留给学生的独立思考时间,对丰富学生内心世界也大有裨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独自朗读完这篇课文,随后可以随机挑选一个学生,教师扮演妈妈的角色,学生扮演露西的角色,共同将课文内容演绎出来。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露西为什么这两次写信时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如果你是露西会写什么内容呢?这个过程不仅会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会拉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优化课堂氛围。
        3 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快乐
        传统教学中,多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留给学生最大的感受就是枯燥。因此,在作文教学起始阶段,教师应带领学生探索写作的乐趣,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其中的快乐,以此延续学生对写作的兴致。通常在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时,运用的都是仿写手段,但是单纯的仿写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此之上,教师可以以风趣的方式开展仿写教学。这就需要在选取仿写内容上,注重学生的喜好,结合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来提升仿写的成效。例如,在学习完《我爱故乡的杨梅》之后,学生就会对杨梅产生好奇心,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杨梅的图片,然后让他们按照课文当中对杨梅的描述进行仿写。这个时候,学生都会认真观察杨梅的图片,并仔细阅读课文展开仿写,在学生的兴趣点上进行仿写训练,能够使其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在仿写的基础上,教师再向学生介绍杨梅的内部特点、口感特点等,加深其对杨梅的了解,然后再让学生展开对杨梅的写作,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提升学生对写作的兴致,且整个过程丰富有趣,学生愿意参与其中。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凭借先进的理念,认识到写作的兴趣蕴含着强大的助推力,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故以生为本,将兴趣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中,配以鼓励式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创作出内容丰富且观点新颖的作文。教师在授课时对学生加以引导,使之有意识地注重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从中捕捉到有趣的素材,在后续的写作训练提起笔轻松地做到“有话可写”,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情感,提升自身的作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雪萍.兴趣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5):131.
[2]许海燕.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61+64.
[3]夏井梅.激情写作——浅析兴趣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8(1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