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活动中舞蹈的编排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罗娅林
[导读]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满足人们的多元化文化需求,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氛围,充实人们的业余生活。舞蹈是一种最常见的艺术形式,也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具有强身健体和愉悦身心的作用。

云南临沧市文化馆三级演员 罗娅林  677000

摘要: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满足人们的多元化文化需求,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氛围,充实人们的业余生活。舞蹈是一种最常见的艺术形式,也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具有强身健体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加强对舞蹈编排工作的重视,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舞蹈作品,有利于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高效开展,引导人们积极参与。本文将对群众文化活动舞蹈的特征进行分析,探索群众文化活动中舞蹈的编排策略,为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舞蹈;编排策略
        近年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对于推动文化事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有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的趋势下,群众文化活动也在增多,只有不断提升活动质量及水平,才能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舞蹈是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尤其是群文舞蹈具有很强的大众性特点,可以引导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在舞蹈当中获得快乐和幸福感。为此,应该注重舞蹈编排工作的创新,针对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舞蹈题材和形式,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舞蹈编排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真正符合社会核心价值观,实现对人们的正面引导和熏陶,发挥群众文化活动的社会价值。
        一、群众文化活动舞蹈的特征
        首先,群众文化活动舞蹈具有特殊性的特征。相较于专业性舞蹈而言,群文舞蹈不会受到场地的限制,在广场和公园等地方人们都可以参与到舞蹈当中。其次,群众文化活动舞蹈具有集体性的特点。舞蹈并不是针对某一类人所设计,而是针对全体人民群众,每一个人都可以尽情舞蹈。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多,会形成宏大的场面,成为人们文化娱乐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最后,群众文化活动舞蹈具有自发性的特点。很多舞蹈活动都是人们自发组织,尤其是音响、道具和灯光等也是人们筹集资金购买。
        二、群众文化活动中舞蹈的编排策略
        (一)体现群众性
        舞蹈编排具有一定的技术性特点,应该加强对舞蹈艺术的深入总结和分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舞蹈进行不断改进,激发人们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兴趣。在此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认识到人民群众在舞蹈中的主体性,真正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体现舞蹈的群众性,以赢得更多人的支持,促进群文舞蹈的繁荣发展。明确当地的文化风俗和文化特色,除了要在形式上加以创新外,更要凸显其文化内涵,推动舞蹈文化的普及。这就需要编排人员能够做好深入的社会调查工作,了解人们关注舞蹈的想法和建议,明确传统群文舞蹈发展中的问题,并在后续舞蹈编排中加以预防,确保舞蹈艺术真正来自于民间并服务于人民群众【2】。除了遵循舞蹈艺术固有的规律外,人民群众的想法也十分重要,应该构建完善的交流沟通机制,获取人们的反馈意见,有助于舞蹈的推广。
        (二)融合生活素材
        受到传统思维理念的影响,人们往往认为舞蹈属于阳春白雪的艺术,而事实并非如此,舞蹈起源于民间,只有从生活当中获得素材,才能逐步提高舞蹈编创的水平。


生活元素在舞蹈中的融合应用,也可以消除人们的陌生感和疏离感,从熟悉的事物中获得亲切感和归属感,是提高人们参与热情的关键。因此,舞蹈编排人员应该对生活素材进行整合与利用,善于发现舞蹈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编排出符合人们认知水平的舞蹈动作【3】。由于群文舞蹈适合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在舞蹈动作方面应该降低难度,使大多数人都能够通过练习而熟练掌握动作技巧,这也是增强其推广效果的关键。注重融合人们生活中的常见事物,真正贴近人们的日常,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引导人们提升艺术审美素养。
        (三)加强创新优化
        群众文化活动也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会有不同的活动主题、形式和内容,而在舞蹈编排中也应该注重创新和优化,使其更加符合当前人们的认知特点和文化需求,体现其时代性特点。注重在舞蹈编排中弘扬社会正能量,体现群文舞蹈的教育功能,促进全民素质的提升。在编排中应该进行精心设计,对各种舞蹈动作进行有效组合和变化,通过队形变换或者利用道具来创新,避免人民群众产生审美疲劳。注重生活细节的融入,增强舞蹈作品的感染力,对人们产生正面的熏陶和感染【4】。舞蹈编排不能按照既有模式,应该在舞蹈创作中充满想象力,促进思维的拓展,真正符合时代发展潮流,防止出现滞后性的问题。注重先进人才的引进,对当前舞蹈编排队伍结构予以优化,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将先进经验和技术融入到实践工作当中。
        (四)促进多元发展
        舞蹈编创还应该对其他艺术形式加以有效融合,以促进其多元化发展,体现舞蹈艺术的魅力。尤其是在动作编排当中,应该对各类舞种进行分析,博采众长创作出独特的群文舞蹈,体现舞蹈的创新性和特殊性。在跳舞中需要搭配相应的音乐,因此舞蹈编排也应该注重音乐的合理选择,确保音乐类型及其呈现的意境与舞蹈传达的情感相符合,防止出现较大的冲突感和突兀感。对于队形的设计也十分关键,应该明确不同舞蹈的参与人数,合理设计队形变换的线路,保障手上动作和脚下动作的协调性,体现舞蹈的观赏性【5】。对于舞蹈也应该加以合理选择,确保风格的统一性,与舞蹈呈现的故事主题相契合,将观众带入到特定的情境当中。
        结语
        群众文化活动舞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集体性和自发性特点,为人们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有利于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在社会教化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在舞蹈编排过程中,应该体现群众性特点,同时通过融合生活素材、加强创新优化和促进多元发展等方式,创作出更加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舞蹈,以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孟莹.广场舞在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参花(上),2021(05):131-132.
[2]赵香茶.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探索[J].牡丹,2021(08):130-131.
[3]王鹏.群众文化视角下当代群众舞蹈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J].戏剧之家,2021(13):130-131.
[4]崔英美.群众舞蹈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重要意义[J].艺术大观,2021(09):90-91.
[5]韩立.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探索[J].戏剧之家,2021(09):144-145.
作者简介:罗娅林,女,临沧市文化馆三级演员,长期从事群众文化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