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的嘉兴语言生活研究(下)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潘萱尔 邓彦 潘卓越 龚嘉宇 连婷婷
[导读]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等调查了城镇化进程中嘉兴居民的语言生活情况。研究报告分为上、下两部分,本文属于报告的下半部分,着重分析了嘉兴城镇居民的不同语言能力,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记录以期为后期调查留下真实数据。

浙江嘉兴学院     潘萱尔 邓彦 潘卓越 龚嘉宇 连婷婷     314000,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等调查了城镇化进程中嘉兴居民的语言生活情况。研究报告分为上、下两部分,本文属于报告的下半部分,着重分析了嘉兴城镇居民的不同语言能力,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记录以期为后期调查留下真实数据。
关键词:城镇化  嘉兴方言  语言
课题:嘉兴学院2020年校级SRT项目A3专业创新训练类“城镇化进程中的嘉兴语言生活研究”(编号:CD8517203137 )
        一、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嘉兴地区的语言生活也逐渐发生改变,社会语言文化生活呈现出日益丰富活跃的景象。本研究通过“言语社区”理论的人口、地域、设施、互动、认同五要素来考察嘉兴言语社区居民所处的语言环境、成员的语言运用及语言能力等,通过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目的是为了正确了解嘉兴城区居民目前的语言生活情况,把握、分析在城镇化进程中嘉兴市民语言使用与发展的趋势。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在嘉兴城区若干小区进行,采用问卷调查、观察录音法、访问法等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当地嘉兴居民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总共回收问卷600份,从中抽取嘉兴市南湖区解放街道虹桥小区的问卷抽样调查。该小区回收问卷总计64份,其中有效问卷60份。
        调查对象的年龄为17岁至60岁以及60岁以上,其中处18-44岁年龄段人数为27人,占比45%;处45-48岁年龄段人数为15人,占比25%;60岁以上人数为18人,占比30%。调查对象构成主要为中壮年人,有部分老年人,无未成年人。
        三、嘉兴城镇居民语言能力

        表3  不同年龄段人群不同语言能力自我认知情况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嘉兴方言和普通话在嘉兴本地不断接触碰撞。通过分析不同年龄的嘉兴当地居民对普通话和嘉兴话的语言能力,可以预测出嘉兴方言在当代社会中的历史命运。
        本题统计受调查者对于自身嘉兴话及普通话语言能力的自我认识程度,从嘉兴话和普通话的听、说能力两个角度出发,以赋分制进行计算。其中A选项“完全能听懂”和“非常流利”分别记4分,B选项“大部分能懂”和“会说但不流利”记3分,C选项“小部分能听懂”和“表达有困难”记2分,D选项“基本听不懂”和“只会说个别”记1分,E选项“完全听不懂”和“完全不会说”记0分,得分为听、说两项分数相加。得分在8-6分的为良好,5-4分为尚可,3-0分为较差。
        据统计、计算,受调者共60人,其中共35人觉得自身嘉兴话语言能力良好。得分为8-6分的人数较多,其中18-44岁有18人,45-59岁有7人,60岁及以上有9人;得分为5-4分次之,共5人;得分为3-0分的共4人。 在普通话语言能力自我认知中,共39人觉得自身普通话能力良好,得分为8-6分的人,占统计者中绝大部分,其中18-44岁有21人,45-59岁有8人,60岁及以上有10人;得分为5-4分仅1人;得分为3-0分的仅1人。
        根据所得数据,可知大部分受调者对于自身的嘉兴话及普通话语言能力感觉良好,可以流畅地听、说,而觉得自身普通话语言能力高于嘉兴话语言能力的人数更多。其中,年龄为18-44岁的受调查者嘉兴话和普通话语言能力高于其他年龄段。不同年龄人群的受调查者对于普通话和嘉兴话的语言能力认知基本呈现年龄越高,语言能力越低的态势。这一现象的产生可能与不同年龄人群所处生活圈有关,年龄低者使用语言的听、说次数会高于年龄高者。从现有情况来看,嘉兴方言的传承情况较为乐观,青壮年者对于嘉兴方言的语言能力自我认知大多为良好。
        四、问题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嘉兴市公共领域语言生活状况的实际观测,发现在嘉兴言语社区中,嘉兴话仍占主要使用空间,普通话则与外来方言共存。尤其是在日常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嘉兴话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同时,普通话正逐渐成为嘉兴市民在公共场所维系沟通的重要工具。嘉兴话不再是社会交流所必须的语言文字,但仍然从人们能够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语言以实现不同的交际功能,可以知道社会大众对于普通话和方言的功能分工已经形成较为明确的观念。[1]因此在市民的方言掌握状况良好的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语言生活呈现出了“后双言”的状态,普通话和嘉兴话在公共领域有一定的交叉和混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普通话普及与推广的过程中同样也不能忽略方言的传承。尽管嘉兴话现在仍活跃于嘉兴居民的生活中,但这一趋势仍有被普通话影响的可能。方言作为普通话的地域分支,作为局部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交往的交际工具,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文化感染力和文化认同。[2]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方言的传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方言,记录下历史及当下的语言使用情况,也作为城市历史变迁的重要记录,可以为后代留下真实而宝贵的生活资料。(指导老师:邓彦)
参考文献:
[1]俞玮奇.上海城区公共领域语言生活状况调查——兼与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比较[J].语言文字应用,2014,04:10-18.
[2]金皙坤,马永俊.方言保护与传承的意义浅[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05):127-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