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蓝秀云
[导读] 初中是一个人身心发展最不稳定的阶段,也是一个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诱惑,往往会难以自控,容易受到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家炳第一中学 蓝秀云   514200

摘要:初中是一个人身心发展最不稳定的阶段,也是一个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诱惑,往往会难以自控,容易受到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本文从实践活动中的道德教育、班会中的道德教育以及教学中的道德教育这三方面,具体阐述初中班主任促进道德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道德教育;
        在班级管理过程当中,班主任要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渗入道德教育,通过德育的渗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一、通过实践活动开展道德教育
        班主任要充分运用实践活动的形式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在实践活动当中,学生身体力行投入具体的活动中,能够在活动环节体会到树立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同时,运用实践活动的形式,也可以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例如,在“雷锋日”活动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雷锋,做好事”的主题活动,运用实际行动,让学生投身帮助他人的集体活动当中,让学生在集体活动当中树立道德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给老人扫地、洗衣服、洗头,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尊敬老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班主任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参加社区义务劳动,帮助打扫社区卫生,从而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以及社区工作人员工作不容易,让学生更加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生活,促进学生的环保意识;班主任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组织学生开展纪念馆参观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通过对纪念馆的参观和对相关影片、视频的观看,学生就能够认识到国家强大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生身体力行的相关实践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道德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实践活动中领悟相应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二、通过班会开展道德教育
        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会的开展是不可缺少的。在班会中,教师要对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心理发展等多方面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班会促进班级更好地发展,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班会开展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通过主题班会还可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多元化发展,帮助学生更加积极向上地学习新知识。
        例如,在十九大召开之际,教师就可以开设“弘扬十九大精神,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相关主题班会,促进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带领学生了解十九大召开的意义,让学生对国家体制政治有更深刻的了解。在学习课本知识之外,更让学生开阔眼界,了解国家大事,通过这样的形式促进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操。爱国主题班会可以分为几个流程来开展,第一个流程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十九大的相关资料,并在班会上进行分享,向学生普及什么是十九大,十九大的召开具有什么重要意义?第二个流程是学生讲述爱国故事,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讲述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通过故事,将爱国教育融入到故事当中,促进学生的成长。


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奏唱国歌,通过这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促进学生的道德建设。在主题班会中,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方法促进了德育工作,使学生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
        三、通过学科融合开展道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为了促进学生的课本知识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一定的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道德教育可以融入文化知识的教学中,通过双管齐下的方法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
        四、用导向的方法进行德育渗透
        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以此为行为准则,明确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然后通过分析班级中发生的事情,某些同学的行为,讨论最近社会上发生的事情等,班主任从中作正面引导,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班主任也可以播放一些青少年题材的影片,如《放牛班的春天》《风雨哈佛路》《当幸福来敲门》等,让学生感受到片中的温情,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体会主人公的励志成长路程,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五、班主任以身作则进行德育渗透
        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直接体现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和素质。班主任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等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班主任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道德素质和修养,这样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才会更有说服力。如果班主任自身的道德水平和素质不高,就很难让学生信服。
        六、在主题班会中进行德育渗透
        班会课是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也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主渠道,是班主任针对班级情况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方式,对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会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及身心特点,思想发展的脉络,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的问题,结合社会、学校、家庭,多方收集素材,进行比较、选择、提炼、策划,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主题班会,不仅可以对学生开展教育,还可以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自我教育,增长德育知识,凝聚班级力量,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七、在沟通交流中进行德育渗透
        学生在生活和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往往很难通过表面的观察去发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给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指出学生行为中的优缺点,帮助学生找到思想中的闪光点,明白行为中的不足,改正缺点,不断进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班主任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时教育指导,从而更大程度地达到德育渗透目标。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使道德教育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美丽绽放。
参考文献
[1]王和.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J].文学教育(下),2020(08):174-175.
[2]贺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3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