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晏德会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0月   作者:晏德会
[导读] 事实上,九年级的化学教学任务并不繁重,且大多为十分基础的化学知识.然而,学生往往因为心理原因或者预习不充分导致基础不牢固,成绩逐渐下降.

云南省曲靖市民族中学  晏德会  655000

摘要:事实上,九年级的化学教学任务并不繁重,且大多为十分基础的化学知识.然而,学生往往因为心理原因或者预习不充分导致基础不牢固,成绩逐渐下降.这时,教师应该给这些暂时处于“学困”阶段的学生更多的鼓励,并引导其他学生继续发掘自己在化学方面的潜能,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热爱化学,乐于学化学”基于此,以下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策略
        引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化学是一门内容比较抽象的学科,而初中生的思维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对于部分内容还不能做到很好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若是教师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有较好的提升,教学效果也能够得到保证.
        一、巧用化学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是化学的重要构成,可以说,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的基础.通过化学实验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些化学知识和一些化学反应原理.很多的化学知识都比较抽象,很多的化学反应也都比较复杂,这都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兴趣进行学习的支撑.对于学生而言,单纯的课堂讲授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若是将化学知识与化学实验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就能够大幅度提升学习兴趣,并在实际操作中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初中学生是比较活泼的,相比于课堂理论教学,化学实验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这一内容时,就会涉及一个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通过这个方程式以及教师单纯地解释,学生能够知道二氧化碳是通过石灰石或者大理石和稀盐酸进行化学反应得出的.那么,反应具体是什么样的?反应的过程又是什么样?这些问题学生则不得而知,学习兴趣自然不高.所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将学生们分成小组,在给学生讲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步骤之后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看到石灰石在稀盐酸中溶解并产生气泡(二氧化碳气体).像这样,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实际地感悟化学知识,从而能够有效激发其自身的学习兴趣与探索心理.
        二、对当前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趣味化学实验进行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课堂,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化学实验来激发学习的兴趣,而且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教师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创新教学方法,最好能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对象。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进行教学,通过实验现象,将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结合,并让学生独立思考,与学生积极地进行交流和沟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从而引导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进行思考、探讨并解决,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上海教育出版社)“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变浑浊”的化学实验时,可以提前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猜想,提出假设,并且教师要提前做好相关的工作准备,将上课需要的各种实验器材都准备好。在实验进行时,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随机挑出一名学生来配合实验,让其他学生认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要对相关实验现象和理论知识进行总结,以此达到预期的实验教学效果。
        三、联系实际,将化学与生活巧妙结合
        俗话说,知识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化学同样如此.学生对某一学科提不起兴趣,有极大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该学科与生活相距太远,毫无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化学与生活巧妙结合,吸引学生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氧气的制取”时,教师可以先进行课堂引入:“众所周知,我们呼吸的空气里氧气约占21%.植物同人类一样,细胞呼吸需要消耗氧气,而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又产生氧气;人类的运动通常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病人呼吸急促时医院一般会给病人进行吸氧处理……可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氧气.那么,氧气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是否能在实验室制造出如此珍贵的氧气呢?”因为氧气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生很容易对这节实验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接着,教师可进行介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在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第二种是加热高锰酸钾,让高锰酸钾分解产生氧气;第三种则是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需要注意的是,在介绍完这些方法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完成这三组实验,以及带领学生检验氧气的性质,从而让学生对氧气的制取,氧气的收集,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一系列内容都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效率才有可能提升.同样,只有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更高.因此,教师要从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孙旭鸿.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阐述[J].学周刊,2020(26):19-20.
[2]梁春逢.关于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0(09):75-76.
[3]曾小雄.浅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3):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