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0月   作者:陈华晖
[导读] 高中物理实验与生活中的常识联系很多,因此,现代化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实际知识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厦门市湖滨中学  陈华晖

摘要:高中物理实验与生活中的常识联系很多,因此,现代化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实际知识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直观地探究物理知识,从而主动地从实验现象中探索物理规律,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物理实验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对一些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产生了冲击,但同时也为教师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形成了新的教学方向。以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素养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而非要求学生简单记忆实验知识。本文根据高中物理教学理论内容,结合新课程对提高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及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方法策略,以期为提高学生核心素雅做出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引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核心素养理念之间存在较强的联系和契合点。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深入解读,优化物理学科实验教学。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受到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的影响,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没有太大提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对操作性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针对当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虽然许多中学都建立了物理实验室,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为了节省更多的课堂时间,常常直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实验演示,忽视了组织学生自主操作的重要性。核心素养难以通过实验教学环节渗透到学生的各个方面。二是实验操作方法僵化;虽然有的老师把一些实验的操作交给学生去完成,但要求学生按照教材中的方法和步骤去做实验。这种实验教学方法过于僵化,不能使学生通过实验环节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甚至使学生对物理实验形成呆板的印象,不利于科学思维的培养。四是重视模拟实验,忽视实际操作。近些年来,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化工具应用于课堂教学。因特网上有许多模拟实验软件,许多老师都会通过这个软件带领学生分析实验方法和现象。但这种实验方式仍然不能完全替代实际操作中的学习感受,学生不能真正融入物理实验活动,不利培养科学探究等素养。事实上,只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回归物理实验教学的本质,就能培养出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以生活为背景创设物理实验情境,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素养
高中物理教师以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研究,为学生进行生动的物理教学活动,并利用生活现象将实验内容引入课堂,从而帮助学生从思维角度建立生活现象与物理实验之间的联系。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物理观的角度思考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举例来说,当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平抛运动」时,为了让学生能从直观的角度理解,在他们自己做实验前,可以给他们播放一段动画,让他们了解一些较为熟悉的现象,如,飞机在飞行状态下向下抛物,运动员射出子弹后的行进路线等等。在学生对平抛运动的情境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斜槽、小球、方木板、白纸、铁架台等工具来设计和完成平抛运动实验。



        (二)积极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在合作式物理实验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使高中物理教师能够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完成一些实验操作活动。这种教学模式既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又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举例来说,当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到“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这一章节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自行完成“用打点计确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这一实验。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根据实验操作的需要给每组发相应的器材,如打点表、推车、纸带、砝码、细线等,学生要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物理知识和实验原理,设计出实验方案,在操作时要针对一些现象进行讨论,把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每组完成后,向老师递交一份实验报告,由老师根据学生完成实验的情况进行详细的点拨,帮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物理知识。
        (三)引导学生从深入角度探索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
        物理核心素养体系中,科学思维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深层次上进行物理实验探索,使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思考,逐步形成核心素养。比如,老师在讲解“传感器及其应用”一节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开放式实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来选择本章传感器的内容进行实验操作。这种教学方法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体现。例如,有些学生选择了“光敏电阻”这一主题,设计实验来探究电阻是否受不同光线的影响而改变,设置阳光、灯光等实验条件;有些学生选择了“感应器和温度报警器之间的联系”,并写出了实验计划等等。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验想法给他们提供指导和建议。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四)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课外实验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
        就高中物理这门课程而言,课外实验也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老师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详细的实验知识讲解,也可在课后布置实验探究任务,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运用所掌握的物理知识进行一些创新活动。该实验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理念已经成为了一种教育发展趋势,使得实验教学的针对性和合理性程度得到提高。在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目标指导下,教师可以生活为背景创设物理实验情境;组织学生以合作形式参与探究实验活动;引导学生从深入角度探索物理实验;对学生主动进行课外实验研究给予鼓励。
参考文献:
[1]石开龙.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一代(下半月),2017,000(024):77.
[2]吴妙燕.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落实的有效途径[J].高考,2018(22).
[3]林加进[1].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J].丝路视野,2019,000(001):P.33-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