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0月   作者:蒋文飞
[导读] 新课程改革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传统的数学课后作业布置方式大多都是练习册笼统的大篇幅作业。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   蒋文飞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传统的数学课后作业布置方式大多都是练习册笼统的大篇幅作业。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要认识到,提高课后作业效率的方式不能在沿用老套路,必须要跟着时代发展特色,找到适合小学生学习探究的课后作业设计。本文通过对小学生数学课后作业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以期能改变作业设计不科学的现状,提高课后作业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后作业;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典型例题。数学课后作业是指根据数学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完成数学知识点巩固的过程。正确布置小学生数学课后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学习乐趣。
        一、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纸笔作业过多,体验作业过少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还在沿用走量不重质的作业布置方法,缺乏典型例题精简整编,因此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作业布置中,要讲究循序渐进和精简整编,如在学习“小数比大小”时,老师为学生讲3道例题分别是:(1)试比较3.56分和3.55分那个分高?(2)将7.80分、7.9和8.5分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3)想一想,比9.00小、比8.5大的小数有哪些,试着写出来。从3道例题我们可以看出,例题的难度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顺序为学生展列出来。老师为学生讲解引导之后,学生开始做练习题巩固知识,此时既可以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也可以自己先思考。在此期间,学生也可以交流互动,掌握本节的知识。家庭作业便是将练习题后面的3页题全部做完,共9道大题,其中包括小数额排列5道题,其难易程度同课堂上所讲的例题(2)相似;比较小数的大小2道题,其难易程度同课堂上所讲的例题(3)相似;还有2道题是关于元、角、分等单位换算的内容,这是学生在以前就学到的知识。每一道大题中都含有2—8个不同的小题,共计30个小题,作业大约用时50分钟。大量的作业重复的出现,导致学生作业负担加重。在老师们眼中,为学生布置的作业越多,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也就越多。解决之后,难题的数量便会下降,学生的成绩就会有所上升,课后作业的数量与学生成绩的分数是成正比的。
          (二)作业内容超出范围
        作业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与深化,设计课后作业要紧紧围绕学习内容,但有的教师作业内容超出教学要求的范围。如在学习“数图形中的学问”一课时,老师和学生一起数一个图形中共有多少个角,例题如图:

                                                        
        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共同做题,一起数本图中共有多少共有多少个角。在老师帮助和指导下,培养学生形成做题的自信心,找到感觉之后又做两个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临近下课时,老师在黑板上展示出这样一个公式:点数×(点数一1)÷2,得出的结果便是一个图形中含有的角的个数,让同学们在后面的练习题中加以运用。而课后作业是这样的。练习一:下图中有几个三角形,如图:

         

        对于上两道练习题,学生不能很容易地将公式运用到练习题中,导致学生对本节课后的练习题有些摸不清头脑,只能一个一个地数,容易出现漏掉的现象,最后没有把本节课的练习题做对。维果茨基认为说教学应走在学生的前面,童年期的教学只有走在发展的前面对发展加以引导,才是好的教学,然而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量,将课后作业内容超出了范围,给学生布置的作业超过了学生学习的范围,时常像做奥数题一样,弄得学生摸不清头绪。
        (三)作业缺乏趣味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趣味性学习,只是一味的讲授课堂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有些教师仍忽视作业的趣味性。如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时,老师与学生一起将圆柱体表面积公式求出来之后,教师让学生做一下作业题:(1)圆柱体底面周长l8.84分米,高2分米,求表面积:(2)圆柱体水桶长60厘米,底面半径5分米,求水桶的表面积?(3)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求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多少?老师把作业只看作是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将会导致作业成为题型呆板、形式单调、重复,内容封闭的境地,削弱小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丧失学习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如果是这样的话,小学生也一定是在一种强迫状态下学习,消极地、不愉快地对待数学学习,开始应对数学作业,阻止学生潜能的发展。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由“繁琐”到“凝练”
        减少教师在作业活动的工作量,保证质量且有效的家庭作业,对学生而言,在减轻作业负担的同时亦可提升其作业效率,保证作业目的的有效实现。为小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为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的要求。在布置课后作业是应与课堂有关,较多的作业量只会给学生增加负担,并不会掌握更多的知识。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中走进了一个误区,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错误地让孩子从小就超负荷学习。如在学习“小数比大小”一节中,教师可以布置练习题后面的个别题,与本节学习内容相关的便可。
        (三)由“书面”到“实践”
        教师要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布置有趣的数学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离不开数学,学生也离不开生活,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做到独立学数学、独立做数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的作用。如教学“实际测量”以后,可布置学生课后到家里量一量学习桌的长度、电视的长度自己不行的长度;学过“统计图表”,让学生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用电、用水等等数据。这是书本知识无法带给学生的。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有效地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既巩固了对知识的理解,又深刻体会了数学为生活带来的方便,激发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还了解了社会、生产发展的状况。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生的学习中,课后作业一直是学生的重担,成为学生头疼的事情。适当安排课后作业,还学生一个属于自己的课余时间,不再为课后作业的烦恼成为他们的负担,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健康的成长要尽量精简作业,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他们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齐静.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5(35):157-158.
[2]李燕.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五).2019.
[3]龚颜生.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布置与反馈[J].成功(教育),2011(18):61-61.
[4]潘晓燕.新课改下如何预设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提高学习效率[J].文理导航(下旬),2014,000(030):P.29-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