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过程的评价指导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0月   作者:谭秀玲
[导读] 作文一直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分值也在语文试卷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小学是培养学生习作思维的最佳阶段,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语文习作教学,奠定了学生以后习作的基础。

广西百色市乐业县同乐镇九利村小学  谭秀玲  533200

摘要:作文一直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分值也在语文试卷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小学是培养学生习作思维的最佳阶段,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语文习作教学,奠定了学生以后习作的基础。然而,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目前一些教师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转变现有的教学策略,创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过程;评价指导;策略
        引言: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点领域,也是语文试卷分数比重较大的部分,无论是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还是升学考试总分的提升上,语文写作都不容忽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一些学生语文作文成绩不“漂亮”,对写作不感兴趣,究其原因,是学生只掌握了写作的真情实感,但是写出的作文却缺乏逻辑性和美感,这样的作文在高年级写作中很难获得高分。因此,在小学高年级中渗入一些写作技巧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一、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虽然说一篇文章是由文字进行创作的,但是不是所有的文字创作而成的都称作作文,在一篇优秀的作文中,不仅包含了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而且还能够使读者与作者之间产生共鸣。但是由于小学生并不具备较多的驾驶和写作技巧,所以说,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时,利用一两节课的时间来对学生进行作文的指导,并且引导学生展开练习,来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比如说,教师在进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篇文章的课堂教学时,由于文章中具有较多的修辞手法,所以教师可以将这些修辞手法来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这些修辞手法中所存在的相同和不同,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对修辞的手法展开深层次的理解。在语文教材的很多文章中,都包含了不同样式的修辞手法,并且这些修辞的手法都能够与写作的手法来进行有效的结合,还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所以说,教师在进行这些文章的课堂教学时,应该将这些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应该依据文章的内容来为学生讲解一些相关的写作知识,并且对其进行写作的指导。只有当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写作的方法以及技巧时,才能够真正地写一篇优秀的作文。
        二、放眼课外阅读,拓展写作思路
        写作活动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活动,涉及学生内部的多种心理因素,它不仅是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一种体现,也是他们思想认识水平、生活经验、基础知识等方面的表现,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综合性展示。小学时期的课外阅读是小学写作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小学作为基础教学阶段,对以后的学习之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高年级写作中,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及阅读面,实现写作技巧的自主性学习。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桥》中,教师根据课文进行“小小说意外结局”的写作手法阐释,如果直接解释“文章为什么最后交代人物关系”,会显得很生硬,学生印象也不会深刻,但是如果进行课外阅读拓展,就可以在知识框架上完善该项写作手法,富有深意。


教师可以在《桥》的阅读基础之上推荐阅读《雪夜》,通过对《桥》《雪夜》两篇文章的对比,学生可以明白小小说的写作特点——
        —言虽简但意无穷。在阅读了一组课文后,学生感受到了结果的“出人意料”。但教师并没有突然结束,而是引导学生找到相关句子,为结果做铺垫,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情节安排的合理性。意外的结果不是突然出乎意料,也不是一个杂乱无章的文章安排,而是通过铺垫进行阐释,具有合理性。另外,教师可以举行“课前三分钟”阅读分享活动,即利用课前的三分钟,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流上台分享自己积累的优美词句和精彩片段,时间虽短,但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长年累月的积累一定会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三、增加生活化教学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生活元素的注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在日常练习过程中,教师应有意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经历和生活实例进行写作,提升作文的可读性,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来增加作文的生动性,使学生的作文更具真情实感。例如,学生可以根据“家”的题材,将家庭中的趣味情节、生活琐事积累起来,为后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写作材料。首先,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其在学习某篇文章的时候,可以深入了解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进而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完成“母亲”这节写作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平凡的母亲》《母亲的书》等课外读物,向学生传输正确的价值观念,并积极鼓励学生将课外书中的故事穿插到作文中去。另外,教师可以将科普读物推荐给学生,让其掌握学术语言的应用和表达。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想象母亲在生活中为自己做的一些小事以及最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便打开了,写作上也有内容可写。学生的思路有了正确的方向,对写作也不会有抵触情绪,反而会对写作充满兴趣和积极性。另外,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为其推荐最适合的课外书籍。这样,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会更加认真地阅读课外书,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和表达能力。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进行学习,不断积累生活中具有支撑力的写作素材,久而久之,写作的素材便越来越多,学生写作的能力也会逐步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会大大提升,写出的文章也会更加优质。
        结束语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在语文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刻不容缓。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对于习作教学,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多听取学生的观点,还要鼓励学生多听、多读、多写、多积累。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系统,还可以促进学生独特的写作思维的形成,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柯元龙.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初探[J].华夏教师,2020(18):50.
[2]杨凤雯.小学语文写作评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第五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3]汪水梅.小学语文写作评价的策略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0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