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互动讨论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考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0月   作者:柳启英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好的教学策略已经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西宁中学  四川西昌  柳启英  615013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好的教学策略已经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初中物理具备很强的思维性及逻辑性特点,很多知识点都非常抽象和复杂,初中物理已然成为初中教育体系中教学难度较高的教育学科之一,使得不断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势在必行。互动讨论教学是新课改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够轻松自如的进行沟通及交流,对树立良好师生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进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打造高效物理课堂,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动讨论;教学模式;初中物理;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渗透, 使得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及模式等被应用到不同教育学科,既丰富了各学科教学内容,又增加了课堂趣味性,使得各学科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所以初中物理作为初中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也应用到了互动讨论教学模式。合理有效的开展互动讨论教学活动,不仅为老师提供了更多师生互动机会,还能够营造出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引发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自主思考和分析,从本质上掌握物理概念、公式的灵活运用方法,从而喜欢上物理,最终提高了学生物理学习有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关于初中物理课堂互动讨论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分析
        (一)让教师有更高效的教学效率
        在互动性较强的课堂中,教师作为知识和学生之间的传递者要对整个流程进行有效的把握,保证知识传递环节的完整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这其中对知识点的讲解则是知识传递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想保证其质量就要让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得到有效集中,使其身心融入教学活动中,同时教师还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在教材的利用上教师则要根据学期的课时进行教材进度的合理安排,并将其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起来,保证教学进度快慢适宜。
        (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
        在进行互动讨论教学模式的应用时教师还要使用引导的方式逐步进行知识的提出,所以在刚开始进行知识的讲解时教师就可以先给出教学内容的框架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且在学生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后,教师则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反问。在这一问题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解答,而在学生给出相应的回答后教师则要及时地给予一定的表扬以及鼓励,如此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就可以得到有效激发。
        二、初中物理课堂上互动讨论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创设活跃课堂氛围
        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是面临的主要难题,教师以教材内容为中心,设计趣味性、引导性地问题,调动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欲望和热情,进而主动参与到互动学习中,推动互动讨论教学模式的构建。在物理串联并联电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设计贴合实际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在互动探讨中掌握串联和并联的特点、区别,加深学生的认知程度。


比如,向学生提出“当关闭电灯的开关时,冰箱会关闭吗?”引导性问题,引入物理课堂学习的内容,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明显得出冰箱不会关闭的答案,进而提出“为什么?”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对生活中自身经常忽视的现象互动讨论,在学生的思维下展开并联电路知识的讲解,并简单阐述串联电路的特点,引导学生筛选出生活中的现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采用情境教学策略
        教师采用情境教学的策略,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定义转化为直观可见的物理现象,推动学生互动探究物理知识,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认知水平。在大气压强概念的教学中,学生对大气压强是否存在的疑问,从心理上对其呈现出忽视的现状,在相关物理习题的解答中忘记大气压强的影响,降低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所以,教师结合大气压强的特点,设计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对大气压强物理知识的探讨热情。首先,教师准备一张硬纸板和一杯装满水的玻璃杯,将硬纸板贴合在玻璃杯的水表面,不存在任何的缝隙,迅速将其翻转过来,让学生观察到不可思议的现象,玻璃杯中的水并没有洒落出来,推动学生产生疑问。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以互动讨论的方式探究其中的原因,学生结合自身对物理教材内容的了解,认知到玻璃杯中充满水其处于真空的状态,而在硬纸板的侧面存在大气压强作用于硬纸板上,进而呈现出上述的物理现象,推动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讨和分析,养成高效的物理知识学习方法,提升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设计互动讨论环节
        在初中物理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提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其呈现出关联性差的问题,导致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降低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设计递进性、问答式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以互动讨论的方式加以解答,逐步加大物理问题的难度,推动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点的本质。在光的折射讲解中,教师从学生所喜爱的推理解谜电影出发,从其中选择适当的节选片段,向学生提出“人眼看到的是否是真实的?”探究性问题,调动学生互动讨论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表明自身的观点并加以阐述。比如,部分学生认为看到的就是真实发生的,若其结果与所看到不一样,则是因为自身不了解其中所蕴含的奥妙。进而引入光的折射教学内容, 让学生观察一根筷子倾斜放置在装有水的玻璃杯中,学生观察到筷子不在一条直线上,似乎被折断,再将筷子拿出来其依旧完好无损,映合上一个问题,调动学生探究其中所蕴含奥妙的热情,构建积极活跃的互动讨论氛围,积极发表自身的见解。
        (四)渗透现代教学手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和快速发展,为教育事业提供了多种便捷的教学设备,若依旧按照传统观念构建互动讨论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脱轨。所以,教师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其合理性地渗透到互动讨论模式的构建中,逐渐形成新颖、完善的物理课堂教学体系。在传统教学环节中,教师仅仅能够通过粉笔绘画、理论讲解的方式展开物理概念的学习,学生的理解程度取决于自身的想象能力,无法保证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动态图、视频等形式将抽象知识理论化,将学生带入肉眼不可见的微观、宏观世界。同时,借助微课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各个环节互动讨论的目标,也为教师提供更加充足的时间参与到学生互动讨论中,给予建设性意见和思考方向,进一步提高学生互动讨论的学习质量。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学生在课堂上主体作用的体现就成为各学科教师需要重点探讨的话题,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就可以对互动讨论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利用,以此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以及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如此一来也可以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剑锋.初中物理互动讨论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当代家庭教育,2019(27):83.
[2]吕万兴.初中物理课堂互动讨论模式构建[J].情感读本,2018(1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