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现状与培养策略 王敏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0月   作者:王敏
[导读] 新时期,教育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日新月异,以往的教学管理模式与观念已经无法与教育事业的改革开放以及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匹配。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第一中学中初中部  王敏  671099

摘要:新时期,教育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日新月异,以往的教学管理模式与观念已经无法与教育事业的改革开放以及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匹配。在这一点上,数学教师应秉盛这样的理念,实现从传统的自己的教学理念,以现代的变化,教学素养教育作为第一权重的核心,探索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不断延伸,同时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充分和有效整合。
关键词:初中数学 核心素养 现状 培养策略
        引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由最初的“双基”目标逐渐发展到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再到当前所确定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这是对于素质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特别是我国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深刻认识。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其终身成长和未来社会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的内涵。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现状分析
        首先,教学方法单一,存在形式主义现象。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的人格成长,更要注重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而从现实教学来看,存在着两种现象,其一是少数教师还是在坚持旧有的“讲授法”,这种单向输出的模式往往会使学生学习被动,积极性下降。其二是形式主义问题。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学生多动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对于整个课堂教学的预设与掌控不够,导致学生活动“虚假繁荣”,但是实效性不够,甚至存在无序性,这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重视情境创设,发展逻辑思维
        情境创设作为我国当前发展较为时兴的教学研究方法,能够为学生进行提供一个合适的学习参照,促使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分析得到良好地培养,对于核心素养教育的落实有着巨大的促进社会作用。为此,数学教师应总结教学内容,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相匹配的数学情境,为他们提供发散思维、推理归纳和知识应用的机会,帮助他们潜移默化地建立自己的数学知识框架。例如,在“线性方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创设生活形态的数学情境,如“一所初中在贫困山区组织了一次图书捐赠活动,一年级捐赠书籍占40%,二年级捐赠书籍152本,三年级捐赠书籍2本,是每年级平均捐赠书籍数量”。我问的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年级,分别有多少本书捐赠?”然后,教师可在班内组建多个学生数学教学小组,各组不但要有优秀生,同时也要包含中等生和潜力生,以此来构建相互合作学习、相互分享和共同发展提升的课堂教育环境。然后,教师可以指导每个组每年来分析捐书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假设X的方法,找到了答案。最后,教师可与学生一同进行探究将哪个年级捐书量假设为x最好,进而以多样化的求解分析方法,开阔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丰富他们的解题研究思路,促使他们的逻辑设计思维、解题教学能力等均得到一个充分有效地管理发展,为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做好奠基工作。



         (二)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魅力
        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在对知识的讲解过程中还要善于将教材内容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讲解,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化元素,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时,教师就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展开教学,引导他们学会自主收集整理归纳数据,首先,教师可在课前询问学生平时都喜欢收看哪些电视节目,知不知道平时经常听到的收视率是怎么得到的?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展开后面的教学。然后,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整理,为了更直观地看出数据信息,再进一步引导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通过这种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一步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并主动进行实践,在思考和实践过程中教学效率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根据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直观想象思维,但是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处于发展阶段。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也有很多内容都是一些几何类知识,这些知识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若是学生思维能力不足很容易出现学不明白的情况,要知道几何知识机会占据数学教学的一半,若是学生无法学懂这部分知识,只会导致数学教学质量下降,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强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动力。例如,在进行“三视图”的教学时,需要学生能够从投影的角度加深对三视图的理解,也要求学生正确画出三棱柱的三视图。这类知识靠语言描述显然无法让学生理解,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希沃白板中的图像构造的功能将立体图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可以从三个位置直观地观察立体事物,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合理设计数学习题,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学生进行习题练习。例如,当学生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对问题“已知两条长度分别为7厘米与10厘米的线段,如果将其组成一个三角形,便需要第三条边具备怎么样的条件?”部分学生根据定理:“三角形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便轻松的得出了答案,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时,教师可根据这个练习题进行适当的变换,再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求解,这样学生在探究中便能够掌握:“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个规律,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样则能够达到增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落实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需要教师直面当前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实际采取恰当有效的举措来不断完善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道生.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有效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45):28-29.
[2]黄光剑.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0(63):69-70.
[3]俞金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42):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