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学的方法创新分析 龚邦明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0月   作者:龚邦明
[导读]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都在遵循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展开课堂教学设计,希望能够促进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并以此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湖北省仙桃市沔城高中 龚邦明   433014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都在遵循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展开课堂教学设计,希望能够促进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并以此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进入高中以后,数学知识点难度升级,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教师不仅要实现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还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活动中来,进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与能力也随之提高。基于此,以下对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学的方法创新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创新分析
        引言:我国教育部门在全新时期下,制定了新课程改革方法,该方案力求调整现有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与新时代接轨。正是在该方案的促动下,所以高中数学教学的方法,也需要在新课改的理念,作出有针对性的创新,如此才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虽然国内多数高校都着手展开了数学教学创新工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作业环节等各方面需要处理,这些问题需要引起国内高中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
        一、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对于学生而言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中的态度与表现,因此,教师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先进且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将课堂环境与学生合二为一的教学手段。对于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数学学科而言,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尝试创设生活情境展开教学活动和工作,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引起他们共鸣。例如,学生在学习“不等关系与不等式”内容时,高中数学教师一上课便将现实生活中“高速公路限速”“酸奶中脂肪含量不少于百分之多少”等实例列举出来,说道:“同学们知道这些关系怎样用数学符号表示吗?”很多学生都能够想到之前学习的“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符号,为教师顺利地引出不等关系和不等式打下了基础。紧接着,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不等关系时,很多学生都能够将“谁比谁重”“谁比谁高”“价格不低于50元”等例子列举出来,同时对不等关系的学习热情也逐步提升。在课堂学习氛围较为放松时,教师再将数轴画出来,同时标记上A和B两点,促使学生自主通过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能够引申出运算性质之间的关系,即“由a>b推导出a-b>0”“由a=b推导出a-b=0”“由a<b推导出a-b<0”,进而掌握作差法比较两数大小,学习热情也进一步提升。为后续学习不等式的性质等知识点奠定基础。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合作能力
        现阶段的高中生大多数在15-18岁之间,他们的成长发育都处于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也就意味着高中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往往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基于对于高中学生该种学习特点的研究,教师们需要在组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更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质疑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向纵深发展,学习能力得以全面提升。作为新时代的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新课改的“春风”中转变陈旧的传统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针对性强的措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合作探究,深入思考,真正提高自我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能亲自参与实践。当然,相关措施还不仅仅局限在一个环节上,形式尽量多样化,既避免单调重复,又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发展需求,从而扩大了课堂容量,从根本上提高了课堂效率。比如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先让每个人根据分工的不同积极参与,保证人人有事干;接着将小组学习结果汇总到全班,让学生有竞争意识;最后教师汇总后提出最终意见,解决问题,规范答题。这一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加强合作,强化学习效果。因此,更需要我们根据时代的特点以及学生的需求,做好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三、深入挖掘教材,提炼教学内容
        现行高中数学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的,教材内容集合了我国诸多数学专家、教育家、学者的智慧。教材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数学知识载体,更是数学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教师只有充分对教材进行讲解,学生才能在教材中感悟到数学真谛。但是,注重数学教材讲解,并不是在数学教学中,对课本内容照搬照抄,而是要求数学老师尊重数学教材,理解教材每一章节的目的,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宝贵财富,理解编写教材专家们的创作意图,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对课本内容有效利用。例如,数学教师在教学函数这一章节时,应该先对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进行充分讲解,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脱离教材大纲,应让学生明白课本上的函数列表、图像、文字是何意思,编写教材者创作意图,让学生充分把握和理解课本知识。研究分析高考数学题表明,有60%以上的高考数学题重在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而基础知识就体现在数学教材之中。因此,数学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懂得从教材中提炼教学内容,带领学生一起吃透教材,找到数学学习规律。
        结束语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在尊重学生学习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出高效且和谐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在舒适的课堂学习氛围中,提高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提升也促使学习效率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蔺红帅.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方法[J].第二课堂(D),2020(12):62-63.
[2]张铭显.优化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836-838.
[3]孙志成.新媒体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0):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