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探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0月   作者:王小雨
[导读] 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频繁,地球就像一个村庄,一有风吹草动就能被全世界的人得知,但这也逐渐弱化了我国固有的传统文化。

广西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罗湖幼儿园  王小雨  533400

摘要: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频繁,地球就像一个村庄,一有风吹草动就能被全世界的人得知,但这也逐渐弱化了我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现在很多人追求西方的文化,导致很多中国文化消失,甚至是灭绝,得不到很好的传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接触民间艺术,认为这些民间艺术早晚都要淘汰,不符合现代化发展的趋势,而那些西方引进的文化才是时代发展真正需要的东西,应该以学习西方的文化为主,不是在学这些没有而迟早要淘袋汰的老东西,正是因为这种思想,导致传统文化越来越衰弱,我国的文化自信很难实现。本文主要探究把民间艺术文化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相结合。
关键词:民间艺术文化;幼儿园;传统文化
        现代生活的丰富,让学生接受的教育不再像以前一样辛苦,没有足够的教材,现在基本上每个学校都有完善的教学设备,教学环境基本上都一样,唯一的差距在师资力量上,教学设施再好没有强大的教师资源,只会让这个学校越来越差。很多的学校都在进行特色教育,引进不同人才的教师,进行差异化设置,突出学校的特色。民间艺术文化有幼儿园课程的结合是一个新的尝试点,很多学校又在进行改革,突出民间艺术文化特色的同时加深幼儿课程内容的深度。
        1 学习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性
        民间艺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失传,没有人愿意学习和接受民间艺术文化,导致很多民间艺术的丢失,对我国的文化自信一定程度上的打击。科学技术和通讯设备让各国之间的来往密切,文化之间的传播越来越深入,文化的深入交流让人们逐渐抛弃本国固有的文化,学习外国文化,以外国的文化为自豪和骄傲,以本国文化为羞耻,造成了本国文化的消失,甚至可能名副其实,空有其名,实际早已名存实亡。加强对国家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学习,实际是加深人民对国家的认识,让国家的人民从内到外都显示出一种中国人的风范和文化底蕴,而不是不敢承认自己的国家,不了解自己的国家。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文化熏陶和教育,幼儿园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让幼儿园的学生从小接受民间艺术文化的教育,培养幼儿园学生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兴趣。民间艺术文化既可以丰富幼儿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人文风俗,也可以让幼儿对民间艺术文化有初步的了解,形成基本的认识。民间艺术文化当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文化和一些思想道德教育,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幼儿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责任感,让民间艺术文化不断融入新的血液,帮助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2 民间艺术渗透到幼儿园教育的方法
        2.1 营造民间艺术的环境氛围
        学习不能是单向的输出,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营造民间艺术环境的氛围可以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举止,激发出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在幼儿园环境的设计风格中要体现出民间艺术文化,尽量用各种民间艺术的元素设计各种人物或者让幼儿园的学生自己参与设计,既能增加学生的满足感,又能加深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印象。幼儿园还可以增加不同民间艺术的文化角落,让幼儿园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化角落动手操作和学习,文化角落可以设置文化习俗区、川剧变脸区、民间舞蹈区、戏曲区等具有民族特色和民间文化的区域,幼儿可以在一个星期内不定期的参与进去。例如,文化习俗区的老师可以在学生上课的时候,讲解民间不同的习俗,对这些习俗的来历进行详细的讲解,给幼儿输出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如春节的习俗和来历,春节过程中贴春联、卫生大扫除、吃团圆饭、包饺子等,这些都可以一个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解,增加幼儿倾听的欲望和兴趣。而且还可以根据幼儿能力层次的不同和学习能力的高低,设置出不同的学习材料和学习环境,让学生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保证幼儿能够充分的学到知识,能力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2.2 课程与民间艺术文化相结合
        民间艺术与人们的生活内容有着很深的联系,其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来自于现实的生活或者是根据实际的生活进行改编,促成艺术文化的发展。我国是由三十六个不同的民族组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和优秀的部分,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些优秀的部分,充分了解中国的人土风情和习俗文化。很多人认为民族文化是简单、粗俗和无聊的内容,没有任何可以学习的价值,其实却不是这样的,民族文化它不仅显示出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活动,同时也代表了这个区域人民的审美和独特风格,通过这些我们可以更加充分了解这个地区和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如何去适应这些,可以说民族文化是民间艺术文化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幼儿的课程中添加一些民间艺术文化的课程,是学习和领会民间艺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民间艺术文化不仅可以提高课程的实用性,让幼儿学到更多的知识,还可以让整个幼儿学习阶段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增强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更好的接受自己所生长的环境和不同民族的人,不再是以单一的学习为主,让童年变得枯燥乏味且没有任何可以回味的东西。例如,在幼儿学习画画的课程中,老师教学生不同形式的画画,不在以单一的画笔作为工具,添加入更多丰富多彩的画画内容,如剪纸、编织、玉雕和泥塑等。老师拿出一个做好的剪纸,先教学生怎么做好这个剪纸,再让学生根据自己做的形状在本子上画出来,让幼儿进行更多的尝试,拓展幼儿的视野,不在以单一的课程进行限制。
        2.3 组织民间艺术文化活动
        任何的学习要以实际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空洞、乏味的讲解和操作只会越开越降低幼儿的学习兴趣,甚至是开始出现厌烦的情绪,把学习和生活相结合可以减少学习过程中的枯燥,换一个心情学习、适当的进行放松会出现不一样的效果。幼儿的世界很简单,他们喜欢那些搞笑、轻松的动画片和有趣的玩具,如果把民间艺术文化打造出幼儿喜欢的风格,幼儿就会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不再需要老师和家长进行督促。民间艺术文化活动符合幼儿放飞自我、无拘无束玩耍的心理,容易让幼儿参与进去,真正的形成双向之间的互动输出。例如,组织一个名叫“畅游中国”活动,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带幼儿对民间艺术文化进行一个实地的参观,把所学到的虚无的知识进行实体化,让幼儿把自己无法理解的东西在这个活动中进行一个深化。每个月组织一到两次,每次活动都要幼儿带着家长一同参加,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另一方面是加强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每次活动的目的地根据幼儿园讲述的民间艺术文化的地点,活动结束后,老师布置一些与这次有关的任务让幼儿园的学生独自完成,之后又老师对学生的任务进行统一的检查,完成好的幼儿老师可以奖励一朵小红花,进行表扬。
        3 结束语
        时代的进步必然会促使教育界进行不断的改革,现在教育大多数主张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进行综合教育,不在以单一的学习为主。把民间艺术文化逐渐进入到幼儿园中,顺应了现代化教育的改革,符合国家倡导的教育方针,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民间艺术文化在教学中的应用,是重视幼儿教育环境的一种体验,强化幼儿园学生认识的基础上使幼儿从小就对民间艺术文化产生浓烈的兴趣,为以后的成长和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在民间艺术文化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和认识,只有教师先进行一个充分的认知之后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成为幼儿艺术文化道路上的领导者,好的领导者是成功而的一半,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为幼儿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殷金萍.浅析幼儿 园 教 育 教 学 中 渗 透 民 间 艺 术 文 化 的 策 略[J].课 程 教育研究,2020(18):27.
[2] 皋润玺.试析民间艺术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渗透[J].才智,2020(10):163.
[3] 史国娥.在 幼 儿 园 教 育 教 学 中 渗 透 民 间 艺 术 文 化 的 策 略 [J].学 周 刊,2019(03):175-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