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技术为媒介,优化幼儿园班本课程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0月   作者:沈婷
[导读]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幼儿教育中。

江苏省张家港市白鹿幼儿园  沈婷   215600

【摘要】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幼儿教育中。教师会挖掘信息技术的价值,通过影像、图片、声音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提高幼儿在活动参与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课程氛围变得更加活跃,继而推动活动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在班本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借助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带领幼儿一起感受信息技术的奇妙,让班本课程的学习更加有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班本课程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我国已经正式步入到“互联网+”时代,各项“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应用已经融入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大家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幼儿园日常教学注重“互联网+”思维的培养,充分挖掘互联网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优化集成作用,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多媒体同步课堂、网络视频教学等信息化载体,让班本课程的开展更加深入有效,让幼儿在直观感受和亲身体验中获得经验,让幼儿得到成长。
        一、以信息技术为媒介,优化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方式。
        1.班本课程准备阶段的信息技术运用。
        班本课程已经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班级开展班本课程的过程中,幼儿与教师一起寻找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符合幼儿当前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能激发幼儿思考的内容。在众多内容中,健康相关的内容一直备受关注,正如《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结合幼儿现阶段的饮食习惯——不吃有味道的蔬菜,教师和幼儿一起围绕《有味道的蔬菜》展开一系列活动,希望借助活动,让幼儿了解有味道蔬菜的外形、气味、生长方式,逐步喜爱并能尝试有味道的蔬菜,不挑食会让身体更健康。
        在活动准备的初期,幼儿与教师一起看实物、查图片、看视频,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有味道的蔬菜,并通过绘画拍照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让图片、视频等信息技术形式融入班本课程的准备环节中,让幼儿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和体会有味道的蔬菜。
        2.班本课程开展过程中的信息技术运用。
        为了让班本课程得到持续有效地发展,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引入必不可少,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让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得到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能够有助于活动目标和任务的达成,对教学的开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是教师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应该关注和运用的。
在班本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幼儿的记忆是短暂的,所以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播种和观察的过程中,都借助照片和录像等方式,记录幼儿的观察和发现,一个阶段后再和幼儿一起回忆和总结,让幼儿看到多种有味道蔬菜生长的过程,感受植物生长的奇妙。
        二、以信息技术为媒介,优化幼儿园班本课程的推进方式。



        1.建立家校共育的桥梁
         幼儿园和家庭都是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场所,在幼儿成长道路上,幼儿园和家庭要密切合作,建立家校沟通桥梁。教师要本着合作、尊重、平等的原则,多和幼儿家长交流沟通,获取家长的理解和配合,让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活动中来,家庭和幼儿园相互配合,给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们身心健康成长。如,搭建幼儿园网站,增进家校互动沟通。我们可以搭建家校合作网站,定期在网站上开展家校合作互动,教师可以在网站上向幼儿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理念,传递幼儿教育思想,给家长讲解幼儿园的文化主题,为教师和家长互动打造一个形象、生动、快捷方便的交流平台。再如,成立QQ群和微信群,保持家校沟通。教师可以成立QQ群或微信群,给家长和教师沟通提供良好的平台,保持家校联系顺畅。教师可以在群中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向家长传递幼儿教育心得,帮助家长进行幼儿教育工作。另外,家长可以在群中询问想要请教的问题,打破时空的限制,灵活进行交流探讨,达到消除教师和家长距离的目的,将家长教师双向互动发挥得淋漓尽致。
        2.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图片、声音、文字等融为一体,在任何阶段的教学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在学前教育活动中发挥出来,肯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使用信息技术为幼儿创建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互动,学习知识,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例如,在给幼儿讲《小熊的尾巴》这个故事时,教师照着书本念,幼儿开始会认真听,但没一会儿就流露出了疲倦感,如果我们将故事做成Ppt,将故事内容转变成形象生动的图画,再配上音乐,这样幼儿的注意力瞬间就被吸引了,眼睛紧紧地盯着大屏幕。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和幼儿教育相结合可以极大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同时也能降低教师教学的难度,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三、以信息技术为媒介,优化幼儿园班本课程的评价方式。
        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帮助,幼儿园可以努力打造网络评价系统,主要包括多媒体记录、一键式汇总、个性化评价报告等功能,也可以根据幼儿园学前教育需要添加定制化功能。在幼儿园学前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评价系统来上传多媒体信息,并且设置相关的教学评价细则。当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观察评价时,网络评价系统可以第一时间关联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技能、教学时长、教学任务,并生成可供编辑的记录模板,让教师从做“问答题”变为做“选择题”,从而减少了课堂教学工作量,推动各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除了网络评价系统,还可以继续挖掘传统评价体系的价值,如师幼评价、幼幼评价模式,让评价更加多元化,从评价中提高幼儿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让幼儿对班本课程理解得更加深刻,并喜欢参与活动,让同伴之间的相互评价促进幼儿自身成长。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班本课程课程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作为媒介不断地优化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更好地加强幼儿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推动幼儿得到健康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培养幼儿的愉悦情绪、督促幼儿养成卫生习惯、直观地实施安全教育、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真正实现理想当中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冰.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幼儿园教育实践[J].新智慧,2018(24):33.
[2]林彩霞.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幼儿园教育教学[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4(09):62.
[3]杜玲.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05):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