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开展的实践困境与挑战 王婷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0月   作者:王婷
[导读] 尽管自主游戏已经成为现阶段幼儿园游戏的热潮,但在实际开展的过程,教师们都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境和挑战,有些困难来自幼儿园内部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安福县幼儿园  王婷   343200

摘要:尽管自主游戏已经成为现阶段幼儿园游戏的热潮,但在实际开展的过程,教师们都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境和挑战,有些困难来自幼儿园内部,如管理者的理念和水平、教师的专业素养、课程质量、园舍和资金等,也有些困难来自外部大环境,如行政管理机制、教育评估、社会文化观念、家长育儿理念等。基于此,以下对自主游戏开展的实践困境与挑战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自主游戏开展;实践困境;挑战
        引言:幼儿园阶段是幼儿大脑发育的黄金阶段,而此阶段又是他们最热爱游戏的阶段,因此,投其所好地将游戏与学习相融合,通过游戏指导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培养,是一种势在必行的方式。但由于目前这种游戏指导的教学方式还不是很成熟,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一、规约游戏行为的游戏环境
        游戏的秩序和效率是幼儿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否定游戏的秩序和效率不仅助长了幼儿的极端自主,而且会使游戏处于无序和低效状态,并导致游戏的解体。赫伊津哈认为,一切游戏都有其规则,拥有绝对的约束力,不允许怀疑,规则并不是凌驾于游戏之上的一种枷锁,而是游戏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是幼儿完成和实现游戏目标的保障措施,规则一旦被打破,整个游戏世界就崩溃了。外在的游戏规则往往会让幼儿产生逆反心理,只有当游戏规则被幼儿理解和接受,转化为主体的一种意志自律,才能维持游戏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通过协商等方式共同探讨游戏开展的过程和方式,探讨游戏奖惩方式。幼儿自觉形成的规则意识成为幼儿游戏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能有效防止其注意力分散。其次,教师帮助幼儿巩固规则。鼓励幼儿用图片、文字或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现规则。再次,促进幼儿践行规则。教师运用物质奖励或语言等精神奖励及时表扬在游戏中遵守规则的幼儿,形成游戏规则践行榜样,供其他幼儿模仿学习,促进幼儿自主游戏在秩序中有效进行。
        二、充实游戏内容
        毫无变化的重复游戏,会让幼儿渐渐失去活动的兴趣。例如,幼儿园在一楼小班教室与操场连接的地方有个角度适宜的斜坡,一楼左右楼梯间作为户外器械的存放点,方便幼儿自主取放,而孩子们总喜欢“不走寻常路”,一群大班的孩子竟然想将运输器械的坡道变成了小推车和平板车的挑战车道。因为在安全、平衡和力量上存在问题,孩子们稍一尝试就打了退堂鼓。教师不失时机,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引导幼儿想办法慢慢解决:如何能够顺利、平稳地滑下。得到教师肯定和支持的孩子踊跃尝试,呼朋引伴,最终有两个孩子合作用小推车玩耍,一个双手抓住推车的手把避免下滑速度过快,一个用脚边撑边下移保持平衡,顺利地到达平地。如此这般尝试几次后,孩子就学会了很轻松地坐着小推车自由滑下了。


其他的孩子们也纷纷模仿尝试,越来越多的孩子学会用控制身体倾斜方向的方式独自滑下。经过一段时间活动后,孩子们开始挑战新的难度,由下往上骑行三轮脚踏车。如此这般。幼儿在教师的支持、指导下不断地将游戏的内容有效充实起来。同时在活动中也慢慢使自己的运动能力逐渐提升,有困难事项求助同伴的社会性能力得到发展,因为坡上坡下的运动,也让孩子们逐渐学会判断环境的安全性,形成规避危险的自我保护能力。此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大量准备的低结构性材料,鼓励幼儿采用替代的方式,自由发挥创造性。
        三、适切的指导
        适切的教师指导是指在自主游戏中,教师并不是游离于游戏的局外人,也不是控制游戏的局内人,而是以多重身份指导幼儿游戏。对幼儿游戏活动的有效支持主要是指教师要尊重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权利,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不强制、不替代,让幼儿有充分体验和表达的机会。在游戏结束时,教师是游戏的总结者和评价者。幼儿在游戏中的不当行为需要教师及时地点评从而促进幼儿的反思;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零散经验需要教师进行总结提升。只有这样,幼儿才能体验到成功感。
        四、丰富游戏材料
        在材料的准备上尽量讲求低结构化,放置材料的玩具库设置在活动区域附近,便于幼儿取用,并且要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增加和丰富,因为幼儿每天游戏都会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在组织幼儿用轮胎进行活动的过程中,一开始孩子们只是单纯地用轮胎玩推滚或摆在地上当跳圈。慢慢地,这种单个化的分散玩法不能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孩子们便开始将轮胎进行组合、堆积、搭建,形成累高的立体结构后开始钻爬;再后来孩子们又想用轮胎搭房子,但不稳固的圆形结构达不到幼儿的操作目的,孩子们就尝试去找大型积木进行补充。这种不断的活动到后来加入了越来越多的类似油桶、木梯、平衡木、梅花桩等材料,渐渐使幼儿每一次的活动都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可以不断丰富游戏材料这件事的本身,也暗示幼儿——只要游戏需要,随时可以增加其他材料,这一点绝对需要得到教师的支持和肯定。
        结束语
        游戏是幼儿生存、生活、成长的基本方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力求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在幼儿园游戏的开展过程中,自主游戏以其独特的属性逐渐成为幼儿及教师的首选。何为自主游戏,自主游戏是否需要教师的指导等问题都需要学前教育教师和科研人员进行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建英.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实施的问题与策略分析[J].中华少年,2020(15):23+26.
[2]莫娇.区域推进幼儿园自主游戏优化的路径和策略[J].早期教育(教育科研),2020(03):45-52.
[3]田甜.自主游戏,全面发展——浅析幼儿自主游戏的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1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