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褚建萍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0月   作者:褚建萍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对微课资源的合理应用,往往能够使微课更紧密地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并与教学内容建立起联系,在优化教学模拟推动课程数字化的进程中辅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

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文笔学校  褚建萍  6741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对微课资源的合理应用,往往能够使微课更紧密地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并与教学内容建立起联系,在优化教学模拟推动课程数字化的进程中辅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为了教师能够更好地推动微课在教学环节之中的融入,教师应该首先做好微课资源应用意义与应用方针的分析工作。基于此,本文章对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应用策略
        引言:教师要重视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微课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更具有趣味性,适合学生的教学引入到教学当中,使学生可以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生动性。教师可以在微课教学当中和学生建立更加亲密的联系,解决学生在学习完成作业当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解题方法以及锻炼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当中逐渐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一、微课用以辅助课堂教学的优势
        微课是近年来受教师学生欢迎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确定教学重难点,借助信息技术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将教学重难点呈现给学生。微课具有高度概括、内容精简、形象生动的优势,通过辅助课堂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快速理解并掌握教学重难知识点。另外,由于微课短小精简,教师可以将制作的微课发送到班级群中,供学生随时利用零散时间观看,使学生的学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所限,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同时,对于微课的播放,学生可以借助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灵活操作,可以反复根据需要观看,有助于学生对重难点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感悟,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微课应用策略
        (一)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提升趣味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对于课本中的知识,学生只能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课本上简单的描述来进行初步的理解,导致语文课堂非常枯燥。如果将微课应用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之中,则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善这个问题。如在进行《安塞腰鼓》这一课的讲解时,大部分的学生并没有亲眼看到过安塞腰鼓的表演,不能切实地感受到其壮阔的场景,自然也就不能体会作者写作时激昂的心理状态。教师可以提前收集一些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在课堂上通过微课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安塞腰鼓的宏大气势,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也能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用微课提升习作能力,切入“疑难点”
        小学是习作的启蒙阶段,而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微课如一缕春风,以其“短、小、精”的优点,丝丝缕缕渗透到学生习作的方方面面,尤其解决了学生“不知道怎么写作文”的难题。事实上,学生在进行某次具体习作时,困惑点、疑难点都不一样,如果按照传统的大班化、共性化的方式去指导,势必不能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微课恰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


学生在习作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选择合适的微课去观看,解决自己的疑问,从而提高习作水平。例如,笔者在指导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话题“记一次有趣的游戏”时,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制作了六节微课,分别是“如何从侧面刻画人物内心活动”“如何进行场面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开头怎么写”“结尾怎么写”和“我们一起赏美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对应的微课,如果一遍没看懂,还可以看第二遍、第三遍
         (三)创设微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也没有建立完整的思维模式,常常会因为好奇心而对一些事物产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相关的微课情境,用具有趣味性和个性化的微课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对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找出课本中的重点内容,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适当的加工,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视频或动画,让学生投入到这种情境当中来,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向语文靠近,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语文,缩短学生与语文知识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带着真情实感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感受文章中作者想要抒发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学习《猫》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通过微课,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能够近距离地观看猫的行为,猫的生活作息。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当中看到的猫和视频中的猫进行对比,对自己眼中的猫进行评价。将课本与学生的详细情况以及感受结合在一起,从而调动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兴趣,然后教师再开展猫的教学,最大化的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四)用微课助推整本书阅读,延伸“拓展点”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着较为丰富的课文,它们涉及生活中各个方面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引导学生读整本书,经常借助微课的形式,将一本本书推荐给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感受图书的特色,并生发出强烈的阅读愿望。例如,《芦花鞋》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制作微课“青铜葵花”,介绍书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及精彩章节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欲望;学完《海的女儿》,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走近安徒生”,用一个个生动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这样,微课就为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资源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环节拥有多方面的教育优势,通过教师结合微课应用意义所制订的应用方针推动微课资源在教学环节中的有效融入,往往能够赋予课程教学环节更强的教学活力,使学生在微课资源的辅助下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卢云霞.浅谈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8):54.
[2]朱爱民.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0(29):122.
[3]杨楚莺.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05):6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