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与传承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0月   作者:白卫英
[导读] 作为一种优良的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音乐具有优美、动听的特性,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第二中学   白卫英   653300

摘要:作为一种优良的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音乐具有优美、动听的特性,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将民族音乐与初中音乐教学进行融合,有助于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提升学生对音乐课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无论是从教育的角度还是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将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学中都是一件具有极大意义与价值的事情,既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添砖加瓦,又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基于此,本文章对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与传承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民族音乐;应用;传承
        引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有着丰富的内容,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推陈出新,以其独特的样式存在于世界的东方,并且在我国多民族的环境下,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族民间音乐各具特色,形成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民间音乐受到流行音乐的冲击,渐渐被人们遗忘,对于学生来说,民族民间音乐是感受各民族音乐魅力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的美感和丰富艺术体验的途径。
        一、民族音乐的含义
        民族音乐,指在民间发扬、传播并体现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音乐。民族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发源地的风土人情、饮食文化、地域特点、传统习俗,由此可见,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之魂。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并且地域广阔,民族音乐也因地域和民风而变化出了多种风格。西部地区的民族音乐更高亢嘹亮、南方地区的民族音乐则有温柔委婉的特点,各少数民族的音乐也具有浓厚的本地特色。通过对各地风格迥异的民族音乐的学习,也能够提升对我国各地民土民风及优秀民间文化的了解程度。
        二、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与传承的策略
        (一)加强民族音乐背景教学
        要想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的教学以起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教师就必须加强对民族音乐背景的教学,需要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不仅要重视音乐课上传授的乐理知识与鉴赏知识,更要重视对歌曲背后的含义与历史的教学,从而在音乐教学的同时完成对学生民族文化内涵的熏陶与培养。为了取得好的效果,教师必须加强对民族音乐背后的历史背景与故事背景的重视,将民族文化的知识与音乐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一一讲解,让学生通过民族音乐学习到历史知识,学习到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知识。这些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可以很好地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通过音乐课学到更多的知识,并通过对背景知识的学习加强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共鸣。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到更加广阔的世界,认识到民族音乐的美妙之处与民族音乐蕴含的丰富情感,这对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来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教师应该避免枯燥地进行课堂教学,在音乐技巧方面应该让学生多参与实践,去切身感受,将民族音乐如《信天游》《茉莉花》这类歌曲有效地插入课堂,然后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民族音乐,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律感的感知,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分辨能力;第二,加强学生对音乐形式结构的熟悉和理解,例如,教师在音乐教育中向学生介绍新疆舞曲《青春舞曲》时,可以以模仿等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在新课开始的时候,可以用民谣为学生歌唱《青春舞曲》,让学生欣赏现代版的《青春舞曲》,此外,教师还可让中学生模仿现代版和民歌版的歌曲,鼓励中学生在此过程中领悟民族音乐的趣味性。
        (三)提高对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视程度
        初中要提高对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视程度,毕竟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活动的物质基础还需要初中提供。学生教师也要积极准备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活动的材料,场地布置、墙面装饰、民族服饰和音乐都要求学生教师悉心准备,学生教师也要积极和家长、社区进行沟通,将民族民间音乐引入家庭和社区,让学生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感受到民族民间音乐。家长也可以将民族民间音乐中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多方面的感受民族民间音乐。社区中可以开展活动来传播民族民间音乐,使整个社区形成良好氛围,由点到线、有线到面地影响到每个人。
        (四)修订初中民族音乐
        教材为提高民族音乐文化的吸引力,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各初中首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本校音乐教育教学需求进行民族音乐教材的修订工作。初中教研工作者在进行民族音乐教材的修订工作时,首先,需要充分地融入创新的元素并结合现代音乐的特色,选取具有潮流性、符合时代特点的曲子,以此来吸引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其次,音乐教材的内容需要突出我国不同地域及民族的音乐特点,让学生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及知识,能够认识到民族音乐的多元化特点。最后,民族音乐教材的内容需要充分地展现我国的优秀经典民族音乐文化,让学生通过对民族音乐教材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鉴赏能力,增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在初中阶段加强民族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在音乐课程中,教师应该适当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民族音乐文化,促使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浓厚兴趣,最终实现课堂目的。
参考文献
[1]杨琳.论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北方音乐,2020(24):170-172.
[2]孙阳.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传承初探[J].新智慧,2020(34):23-24.
[3]刘炜煜.初中音乐课堂中民族音乐的融合[J].北方音乐,2020(22):112-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