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的策略探究 黄杏仁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0月   作者:黄杏仁
[导读] 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用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各领域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都十分渴求,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印茶镇第二小学  黄杏仁    531506

摘要: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用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各领域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都十分渴求,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从小奠定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发展基础,为其未来学习和成长提供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数学思维训练;策略
        引言: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索、思考、合作交流,从而掌握和理解基础性的数学知识和概念、数学思想和技巧。在过程中利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进行数学思维训练,使其获得必要的数学活动经验。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普遍注重解题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开发教学,导致部分学生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出现思维僵化。为此,现阶段的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整体感知学情,对比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系统化的特点,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般来说,数学教材中知识的划分是为了满足教学需求,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深入分析教材,这样才能够从整体上把控教学节奏。比如,以某一个知识点为例,教师需要了解全部教材内容,弄清楚这个知识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在这个基础上再组织教学,效果会更显著。教师可以整理和归纳同一类知识点,再结合这一类知识进行分析解读,通过类比教学法渗透数学思维,引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课堂上,教师通常都是按照教材讲解知识,这种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效果甚微,也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形成。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先前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制定教学大纲:先引导学生复习之前的知识点,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有整体上的了解,如果大部分学生做得不好,教师则有针对性的调整目标,增加联系;如果学生掌握都很好,教师则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延伸和拓展。通过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对比,强化学生数学思维培养。
        二、善于启发,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小学阶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其职责不仅仅是告知,更应该是引导学生探知,甚至让学生自知。单一的、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和说服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挥,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很难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所以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授学生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之一,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教学的引导性和启发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在教学《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设计一些简单的教学活动,如让每个人拿出一张纸,先用圆规、剪刀等工具制作一个圆,然后组织学生将裁剪出来的圆进行对折,然后打开,接着在对折打开,多次重复,然后打开观察纸片上的痕迹有什么样的特征。经过学生们认真的对折打开后发现“多次重复对折打开后可以看到纸片上有很多折痕,而这些折痕都相交于一点,而且多次的对折总能将圆的两半完全重合。还能发现所有的折痕都是相等的。”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一定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只有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习惯,才能养成爱思考的习惯。接着教师将时间留给学生,让其充分的发挥思维的空间,通过主动阅读思考折在书中怎么说,交点又是什么,在寻找的过程中很快就能学到想要的知识。通过组织学生用直尺测量自己的纸片很快也会发现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课堂一直是学生自己在寻找、在发现,学生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中,不断地用眼睛观察,用手实践、动口去讨论,积极主动的寻找结论。
        三、重视教学难点的转化性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很多好处,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初始阶段都是兴趣盎然、信心百倍的,但随着课程的深入,难度也相应加大,只有少部分学生坚持了下来,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随着难度的加大,学生之间的差距就越来越大。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提高学生数学水平和数学思维的关键,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将教学的难点进行转化,变抽象的、枯燥的知识学习为具体的、形象生动的感知过程。通过这样的转化来对学生进行教学,既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还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以下是一道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我校有学生465人,女生比男生少20人,问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如果沿用传统的解题思路,难度很大,经过讨论之后,学生们发现可以对其中的特殊情况进行转化:“女生比男生少20人”,如果各数同时缩小2倍,女生就比男生少10人;如果同时扩大3倍,女生比男生少30人。很显然,针对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可以视为特殊情况,如果将其转化为情一般情况更利于学生解答。
        结束语
        数学学科本就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并重的学科,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思维能力。为此,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自主思维的习惯。本文从几个角度探讨了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的策略,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春苗.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的方法[J].黑龙江科学,2019,10(17):92-93.
[2]张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思维训练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5):139.
[3]蒋亚文.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的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07):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