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挖掘、渗透--再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0月   作者:李周超 叶志豪 温兴河
[导读] 2015年,我国教育工作者首次提出将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目的,教师应当在课程教育中加强德育的力度从而帮助学生进行人格培养。

温州大学附属第一实验小学   李周超  叶志豪  温兴河

摘要:2015年,我国教育工作者首次提出将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目的,教师应当在课程教育中加强德育的力度从而帮助学生进行人格培养。体育课程教学对于小学教育具有十分明显的比重及作用,其不仅本身蕴含有很多德育的内涵,还具有极其重要的德育教育的责任,体育教学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日常优秀的言行举止以及坚毅奋斗的优良性格。作为人类教育的启蒙阶段,小学课堂教育对小学生的学习成长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抓住这个时机进行完整的德育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德育;研究
        引言:在小学体育的实际教学场景中,教师应该对于德育的重要性具有充分的认识,并且积极应用到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的在于教师传统教学模式及思想的转变,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发挥体育学科的优势将德育渗透进学校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当中。
        1在课堂常规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不同时段的学生,来制定相应的较严格的课堂要求及措施。要把一些课堂常规的内容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他们规范且标准的行为框架。如:在老师规定的地点,要在铃声结束后马上站好体育排,不能擅自离队、如不能参加体育活动需提供假条、课上要求穿运动服运动鞋、课堂练习要有秩序等要求;这是在开学初期的课上就要传递给学生这些信息。尤其是作为低年级的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要求。这些要求可以使学生明确行为是非的界限,让低年的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高年的学生思想道德品质逐步提高。
        2、在课堂教学中多运用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合作精神
        体育课堂教学与一些游戏常常会被联系在一起,游戏教学模式中的德育渗透能够最大化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游戏常常可以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场景,教师通过创设一些具体的、趣味性较高的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进入教学场景中。学生可以透过不同的情境游戏来学习不同的学习内容,而且还可以在游戏中主动调节与区分不同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高效的合作关系,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水平。与此同时,学生自身的内在品质(诸如:责任心、自信心、同理心等)能够得到充分的训练与提升。以二年级的游戏“击打活动目标”为例。在活动的开始先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相比大家都看过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吧。现在,灰太狼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的领域想要把同学们吃掉。在这种危机时刻,大家是不是应该共同努力把灰太狼赶跑呀”。此时在目标人物上贴上灰太狼的图片。在这样的情境教学引导下,学生们开始了击打活动目标的游戏活动。教师通过在游戏中不时提醒学生们灰太狼做过的坏事,从而诱发学生内在的正义感而能够准确击打目标。情境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在很大幅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内心深处的正义感和自信心,又可以有效加强学生们的集体协作技能,生动地向学生表明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


情境教学这一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帮助学生们最大化地表现自己并且取得进步。学生在进行团队活动竞赛的过程中,其思想品德可以在较大幅度上得以充分训练与体现。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场景中需要设定教学目标的对象不仅仅在于课程内容,更加在于德育教育。比如说,在途中跑的教学实际场景中不难发现,小学生在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没有表现出足够的热情,仅仅坚持了一会儿就放弃了。教师仅仅口头劝说“克服困难、坚持就是胜利”并不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但是当把途中跑这一枯燥的教学工作设计成春种秋收的小游戏时,学生就可以在实现途中跑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能够收获到快乐。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使德育教育于润物细无声中。
        3让德育教育贯穿于体育课的全过程
        我认为体育课堂教学是多元化、多层次、繁杂的教学过程。要想在每节课中都有良好的德育教育的效果,就要把德育教育有机的浸入各个教学环节中,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契机,看你如何的把握跟传授。怎样在每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得到全面且协调的发展呢?
        (1)在队列和准备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传递给学生的应该是严格的口令及威严的态度。让学生可以深刻的体会到纪律的严明,从而培养学生听从指挥的品质及良好的组织纪律性。(2)在基本部分中,也可以把德育教育融人进来。如: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有些学生会产生恐惧的心理,不敢跳。我首先通过表扬可以完成动作的同学,让一些胆怯的同学克服心理障碍,在把跨越的高度,降低到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的高度,来增强这些胆怯学生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在慢慢的提高跨越的高度,这样便可以再有自信的基础上也发展了学生的进取心。课堂上组内的讨论与交流,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如何去相互关爱。(3)在常规的教学中,我会对有小组合作的教学进行评比,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可以完全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或哪组同学合作的好而得到的小红花多等一些需要集体合作才可以得到的奖励。这样的评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完成本次课的教学目标。(4)总结本课情况时,教师一定要肯定学生的成绩,应采取多鼓励少批的方式,指出本课不足的同时也要讲清努力地方向。让学生懂得应该取其之长补己之短。(5)每节课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取放器材。这样即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又对学生无形的进行了如何爱护公物的教育。
        结束语:综合以上论述,本文认为相对于乏味的口头劝说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将德育与小学体育的教学游戏有机结合可以起到更加高效的作用。在体育日常教学活动中,不可否认最重要的事情在于用身体去感知各种体育活动,学生在亲身感受并且自我领会以后可以形成更加深刻有效的印象,从而积累更加丰富的人生经验。
参考文献:
[1]李传安.刍议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当代体育科技,2013,3(027):54-55.
[2]曲伟东.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00(011):211-211.
[3]包慕昌.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剑南文学(下半月).
[4]赵晓丽.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考试周刊,2011,000(091):143-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