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分析 韦丽勤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0月   作者:韦丽勤
[导读]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的内涵有了新的定义,具有新的价值。小学数学教学不再仅仅是数学理论知识的“教学”,而是通过引导学生独立于数学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

柳州市柳江区新兴小学 韦丽勤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的内涵有了新的定义,具有新的价值。小学数学教学不再仅仅是数学理论知识的“教学”,而是通过引导学生独立于数学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并独立探索,以感受和内化并吸收相关的数学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问题是激发小学生独立探索和深化学习的基础。教师要注意创造有效的问题情境,优化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况
        1.使用故事教学法对问题情境进行讲故事 
        每个小学生都很爱听故事。同时,对于刚开始的新奇有趣的数学知识,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教师应充分结合这两个特点,并运用古代诗歌教学方法。使用有趣的数学故事来创建有效的问题情境,为课堂教学营造高度互动性和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节,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根据显示的数学现象采取主动行动。思考和分析涉及的数学问题,扩展数学思维,挖掘数学知识的深层内涵,发现数学的魅力,并爱上数学主题。
        2.根据生活经验,将问题情境变成生活
        为了匹配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小学水平的数学知识点很容易理解。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数学教材中知识点的安排和展示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创建有效的问题情境时,教师应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维发展的需要,并符合学生的认知和爱好,以使设计的问题情境更合适,更有趣。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并引起共鸣。同时,应该认识到,由于生活经历的不同,不同年级的学生的爱好和关注点也大不相同。建立有效的问题情境时,应注意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将知识点整合到生活元素或生活经验示例中。例如,在“百分比的意义”的教学中,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实际生活理解百分比,了解百分比的具体含义,感受百分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我创建了一个实际的问题情况。我拿出两个杯子A和B,用等量的水装满它们,在杯子A中加一勺盐,在杯子B中加半勺盐,然后问:“哪杯盐水更咸? “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实际的演示过程,然后再次品尝,然后得出结论:“当水量相同时,盐分较多的水就会更咸”,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如何显示哪杯盐水呢?咸吗?”将问题引入本课的学习重点,以便学生可以更轻松地进行投资,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内化和吸收知识点。
        3.使用游戏活动使问题变得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时,他们才会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望,才能够自动调动所有的感官,并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教师应善于在教学中创造有趣的问题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小学生更加嬉戏和活跃,并且非常喜欢游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游戏活动创造有趣的问题情境,将学习的新知识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并允许学生通过游戏进行探索和获取知识。



        四,动手实验操作,问题情况活跃
        练习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思维始于行动,如果行动与思维之间的联系被切断,则无法实现发展。”它也是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过程和解决问题全过程的“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概念之一。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不应仅依靠老师的解释,而应让学生在实际的数学实践活动中自主地理解和掌握它们。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变得活跃起来,这意味着学生参与“问题情境”以参加观察,实验,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从而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能够经验丰富的知识形成过程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已得到积极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造作业活动,让学生自由地进行作业,并让他们在作业过程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
        5.产生悬念并使问题处境变得悬念
         “学习是贵在质疑”,小学生还很年轻,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并且喜欢问根。如果教学内容中的新知识和新方法可以在教室中充分利用来建立悬念,则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老师如果从这一趋势着手进行教学,您将获得两倍的结果。一半的努力。例如,在教授“乘法和分配率法则”这一节时,我一开始就产生了这种悬念:老师展示了以下计算集,即9999×9 + 9999 =? 138×27 + 72×138 + 138 =? 108×125 =? 98×46 =?我请老师与全班同学竞争,看看谁能正确,迅速地计数。当一些学生刚刚开始计算时,我已经说过了计算结果。这时候,学生们非常惊讶,您想知道为什么老师能这么快地计算出结果吗?只要您仔细学习本课的知识,就可以像老师一样迅速地计算出这些问题的结果。学生渴望找到一种计算方法,使他们能够悬而未决地学习,并且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特别强烈。这样,每个学生都急于寻求知识,并且学生愿意积极地探索和发现。
        6.注意过程评估并保持问题情境创建的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创造有效的问题情境,抛出问题并让学生思考和回答教学模型,如果只注意考试成绩,很难通过笔试成绩反映出来。将很难确保问题创建情况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注意教学活动发展过程的评估和评估设计,量化学生参与问题情境教学模型的积极性和知识吸收程度,纳入最终评估,促进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上的数学知识,并充分客观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并及时调整所产生的问题情况以确保有效性。
        综上所述,作为极大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和提高的小学数学教学,有必要加强教学策略的优化和改善,创造有效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并提高素质能力,所有方面的改进将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燕.小学数学课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6(08).
[2]朱国森.精彩的小学数学课堂源于高效情境的创设[J].数学教学通讯,2016(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